基于美育视域下培养初中音乐素养意义探析
2019-12-16王秋婷
王秋婷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在学生成长中音乐素养教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的音乐教育课堂上,对于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充分的挖掘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一、审美教育渗透到初中生音乐教育中意义重大
(一)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
音乐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层次,保持心情愉悦。传统的音乐教师往往采用讲解的方法展开审美教育,单纯的说教使学生体会不到音乐中的无限趣味。笔者认为,为达到理想的初中生音乐教育效果,最重要的途径是增加学生的音乐欣赏机会,重视心理体验。在体验中,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感悟,领会到艺术真美,放手的学生自我体验,可以在音乐氛围中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
(二)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源于人们对自身精神面貌的描绘,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心灵感知。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运用大量的想象和联想,同时不同学生的感知状态建立在不同学生的生活体会和人生价值观之上,要想实现在音乐熏陶中提升学生的审美力,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欣赏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会伴随音乐感知故事情节发展,花鸟虫鸣,悲欢离合,在瞑目聆听时,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升。
(三)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源于学生接受的精神熏陶和生活经验,开展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明辨美丑善恶。除此之外,在感受音乐中,学生陶醉于情感体验,实际就是和作者在心灵对话,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同时,学生在感悟美好中,必然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渊源,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实现读者与作者的精神聚会,提升审美观念。
二、音乐审美教育历史久远
利用音乐开展审美教育历史久远,在教育中不但提升了被教育者的身心素质,促进了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更推动了社会发展进步。在欧洲,亚里士多德提出音乐的三大功能:教育、净化以及精神享受;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主张自然教育过程渗透对学生的音乐美育。我国古代周朝时,就开展了最早的音乐教育,学校教育出现“六艺”,其中“乐”就是类似当今的舞蹈和音乐的美育课程。孔子高度肯定了这份最早的审美教育。到了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主张对学生开展美育,陶行知创办“工学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三、初中生审美教育的若干问题
(一)审美认识不足
音乐美育教育在初中教育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完善品格、提升品德修养,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一般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往往采取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模式,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在开展美育活动时,将美育教学看作一门副科,一般不开展教学评价,或者采取非常简单的评价方式,从而初中音乐教育缺少相关的教学方案。
(二)缺乏美感教育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的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寻找不到美的切入点,无法描述自己的感受。实际美育过程中出现了至少三个问题:首先,实施审美教育的设施落后,其次,审美教育学生体会不到美感,最后,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足。限于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缺少音乐器材,教师开展音乐教育时无法呈现音乐作品的美感。同时由于教师水平的层次不一,学生不能掌握音乐技巧,单纯的依靠学生想象,无法产生思想共鸣。
(三)实践机会缺乏
初中生的审美教育首先需要广泛学习音乐理论知识,通过理性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感性审美能力。但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继而完成审美教学效果。因此,初中教育开展审美教育要以音乐基础理论为基础,学校安排较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如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时,应在音乐欣赏必修课的基础上参加多种形式的和音乐学习以及表演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审美实践活动中侧重于乐队演奏和歌伴舞等实践活动。在初中生的音乐教育中真正体现:实践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最重要方式,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的意识、丰富审美的知识以及创造审美能力。
四、在初中生音乐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审美教育成为音乐教育的动力源
由于初中生身体处于发展期,而音乐教育属于一门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科目,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身强烈的感受力,对音乐的敏感性。但是,如果让学生以沉重姿态面对音乐教育,负重前行,是违背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也是不符合学校审美教育的初衷,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正确处理音乐中的审美教育与放松特色的关系,营造预约轻松舒适的教学环节,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笔者认为,只有让音乐充满积极因素,课堂充满欢乐,才能正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审美教育并非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在潜移默化中的感悟提升,无论学生和教师,都应该致力于使审美成为音乐教育的目标,而非音乐课堂的羁绊。
(二)改变音乐教育的传统观念
在现实教学环境中,部分教学管理者轻视音乐教育,教师和学生也都认为音乐教学可有可无,造成现代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偏低。作为教学管理者,应当积极制定音乐教育的实施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音乐授课人员更应该顺应时代变化,结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安排学生易于接受,容易产生思想共鸣的题材。同时学生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学习态度,生活中主动接受健康向上音乐的熏陶,感悟音乐魅力,用最新的音乐元素丰富自己的音乐体验,积极实践,促进自我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形式
在传统音乐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按照教材提供的曲目,照本宣科,让学生欣赏。久而久之,学生出现因听不懂,而产生抵制情绪,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不利于学校审美教育目标的实现。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心目中呈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生能够从音乐中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从而产生思想共鸣,提升审美能力。
五、结语
新时达的现代化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影响学生一生的能力,在学生的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的审美教育应立足于丰富审美知识,培养审美意识和培养审美能力。由此可知,初中音乐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美学教育研究者热衷研究的课题。同时培养中学生音乐的审美教育应多方入手,多管齐下,需要学校,家庭,教师的多方协作,创造审美教育的良好环节,需要从音乐、审美和教育多方面共同努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开展音乐教学时,秉承先进的教学理念,甄选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