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2019-12-16

黄河之声 2019年16期
关键词:舞者肢体舞蹈

李 冉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舞蹈属于一种艺术活动,主要是通过舞者的肢体行动进行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在大学开展舞蹈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身心全方面发展需求,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深受学生的喜爱。而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将舞蹈表演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加强舞蹈技能的实践,另外,还应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表演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白舞蹈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形象美感意识及舞蹈创新能力等逐步提高,增强舞蹈表现能力。

一、表演意识和大学舞蹈学习的联系

艺术性特点是我国大学舞蹈学习的主要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对舞蹈艺术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以此为基础,通过学习逐步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与表演技巧。大学舞蹈的学习目的并非是完成更多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而是以正确的方法将舞者及作品的情感相互融合,并以舞蹈肢体语言的形式将其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1]。因此,学生一定要对舞蹈知识内容就技巧熟练掌握,不断提高舞蹈艺术的感染力水平。总的来讲,大学舞蹈和表演意识间的相互关联主要在于内容上的统一,所以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对两方面内容的协调与融合,而这两方面内容间的关系可总结为:首先,相互渗透。舞蹈与表演意识二者间的相互渗透表现较明显,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需对两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例如肢体动作的练习、舞蹈节奏的掌握、舞蹈技巧的掌握和运用等等[2]。需要对相关表现手法加以综合,才能够确保舞蹈作品的完整性,吸引更多受众对舞蹈表演产生共鸣。其次,相互促进。表演意识和大学舞蹈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缺一不可,一旦其中任何一方面存在缺失,都将对舞蹈整体表现效果造成不好的影响。若是学生在舞蹈技能辅助方面不足,作品的表演就会显得缺乏灵性与感染力,若是学生失去了表演意识的支撑,那么就会使舞蹈表演的魅力水平降低,很难将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展现出来。可见,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缺一不可。

二、大学舞蹈学习中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能够提高舞蹈感染力水平。舞蹈艺术作为一种形象的肢体表现艺术,能够以肢体动作、服装搭配及舞者情绪等方面的配合将舞蹈内容及情感表达出来,在基础动作表现技巧方面,舞者可通过洋溢的相融及轻快的舞姿生动地展现出舞蹈中的明快氛围,是受众体会到喜悦之情,从而提高舞蹈感染力水平。其次,能够提高舞蹈灵性。通过表演意识作用,能够使舞者自发地配合相应的表演动作,继而提高舞蹈的灵性。例如,在杨丽萍进行孔雀舞的表演过程中,通过发挥自身的表演意识将孔雀的不同姿态全面展现出来,观众能够透过她柔美的舞姿动作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艺术魅力,不禁对大自然心生一丝敬畏之情。同时,其在舞蹈中各种舞姿的灵活变换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如梦般的仙境,观众似乎可以看到一只活灵活现的孔雀娇柔媚态、尽态极妍,使其与大自然的情景融合为一体,并且使整个舞台场景变得灵气逼人。再次,促进舞蹈的意境的体现。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言的状态,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表演,展现出种种不同的动态画面,引起观众的无限想象,加之以舞者情绪的流露与面部表情的配合,进一步展现了舞蹈的意境美。

三、在大学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舞台表演习惯

在进行大学舞蹈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舞台表演习惯,正如文章著作中确立好的立意一样,而良好的舞台表演学生就是这里的“立意”,尤其是在刚刚开始大学舞蹈学习时,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发展表演意识的原因之一[3]。在开展舞蹈教学前,教师需使学生全面了解舞蹈学习需要经历很多辛苦,需具备克服困难、勇于吃苦的决心,并且遵循客观规律,参与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从量变到质变。另一方面,教师需引导学生形成一种信念:舞蹈艺术的初级表演舞台就是开展舞蹈教学活动的教室,要将所有舞蹈表演技能视为舞蹈艺术结构中不可获取的部分来认真对待,认真做好每一个舞蹈细节,甚至是一个表情或者一个眼神,都不得马虎。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其对舞蹈这门意识形成敬畏之情,在学习及表演中能够始终遵循相关规则,培养学生积极严谨的舞蹈表演态度,奠定良好的舞蹈学习基础[4]。

(二)培养良好的形象美感意识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艺术,通过舞蹈作品的表演能够对人的情绪变化以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通过情感的流露对自身及受众的情绪加以渲染,而舞蹈表演的动态过程当中隐藏着人性的真善美,充分发挥了肢体语言的作用。借此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过渡还是造型方面,舞蹈表演者的所有动作都是一气呵成的,肢体动作具有较强的连贯性,能够给受众带来身心双方面的享受[5]。因此,形成良好的形象美感意识就成为了大学舞蹈表演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想象美感的培养是指在教师的教学指导条件下,使学生对舞蹈艺术从最初的感知美上升为理性美,然后将这种理性美上升为创造美,在这一逐步升华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对舞蹈美的含义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还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表现美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对舞蹈的文化底蕴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在大学舞蹈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指导。

(三)培养良好的舞蹈表现意识

在大学舞蹈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形象美感意识等方面的训练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将舞蹈内容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元素全面地体现出来,所以,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舞蹈表现意识的培养。在进行作品表演之前,需对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及情感主线进行全面了解,充分领略其中的意境与精神,然后通过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如此才能够有机会完美的展现作品。因此,大学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蹈表现意识的培养应分别从作品的解读能力与作品的表现能力两方面入手。例如,《天边的红云》这一舞蹈作品,该作品是以一部战争内容题材的作品,体现了战争年代中人们的敢于斗争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作品创作背景进行全面了解,然后要求带入自身情感进行舞蹈表演技艺练习,将战争的无情与冰冷与情境中那一抹艳丽的景色通过肢体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并对其进行鲜明对比,通过这种情景上的反差提高舞蹈的表现力水平。由此可见大学舞蹈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舞蹈表现意识的重要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舞蹈学习及表演意识的培养中发挥自身的创新精神至关重要,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够更好地将舞蹈这门艺术的价值与魅力展示出来。学生在进行舞蹈知识学习与表演技能练习时,始终注意自我提升,并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价与总结。而教师方面则应对学生进行及时提醒,防止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固步自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敢想敢做的精神,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舞蹈艺术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表演意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舞蹈教学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专业性特点,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明确表演意识对于学生进行舞蹈专业学习的重要意义,在进行舞蹈理论知识与表演技能的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方法对学生的表演意识加以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舞台表演习惯、舞台表现艺术、舞台美感意识,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综合表演意识,使学生不断提高舞蹈表演的艺术效果。

猜你喜欢

舞者肢体舞蹈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学舞蹈的男孩子
《郁金香》《孤独的舞者》
舞蹈课
肢体语言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肢体写作漫谈
Not to be Defined舞出风格 来自舞者的衣橱灵感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