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型音乐会”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角色(下)
——“莫扎特声乐作品专场音乐会”后记

2019-12-16

黄河之声 2019年1期
关键词:威尔第女高音作曲家

王 荣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三、“主题型音乐”推动地方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一)从学术角度来说

1.建立对作曲家的纵向认知

作曲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不尽相同,导致作曲家的人生体验也不同,创作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就不同。比如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为什么可以说“他的艺术生涯本身就是一部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歌剧史”[1]?因为简单说来威尔第的歌剧创作经历的三个时期:初期(19世纪30-40年代)、成熟期(19世纪50-60年代)、晚期(19世纪70-90年代)总结出来他的人生经历就是:模仿期(民族革命时期)——受注重人物心里刻画时期(浪漫主义影响时期)——对人性的哲学性思考时期(受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影响时期)。在不同时期,威尔第的作品表现是有倾向性的,那么我们在演唱作品的时候,就要注意研究和分析不同时期音乐表达的特点,以达到遵循作曲家的意图的表现。

2.建立对某一时代的作品的整体认知

一个时代的政治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起到的作用举足轻重。以同时代的两位大师威尔第和瓦格纳的作品为例来说,他们在音乐上创作风格不同的体现是:瓦格纳深受叔本华“意志哲学”的影响,用作品阐述着德国浪漫主义深沉而澎湃的激情,而威尔第更加推崇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刻画,善于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具有强烈感人的力量。正如美国音乐文化史学家保罗·亨利·朗格所说:“他(威尔第)更接近我们,更接近我们的理解力和享受力。瓦格纳写的是理想,威尔第写的是人。”[2]

3.建立对声乐学习的系统认知

声乐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它是“声”与“乐”的结合,声乐艺术的表达是主观的,但声乐作品的审美是客观的。不论是西洋的美声唱法还是我国新晋提出的中国唱法、甚至是国粹戏曲唱腔,都是经过时代的选择和沉淀、经过前辈们不断努力改进、创造和完善才有了如今成熟的声乐演唱技术和声乐艺术表演。以美声唱法为例,从声部的划分上不仅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之分,拿女高音声部来说,它还分为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抒情斯宾托、戏剧女高音等等。出演不同的角色,需要用不同的音色来诠释这个角色的特性,使观众更加直观和印象深刻。可是在地方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很难普及到这个层面。

4.建立对不同国家作品的认知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尚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国家所孕育的不同文化体现在声乐艺术中更加的直接,这一方面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二)从现实意义上来说

1.区别于“个体”展演

大多数的地方高校都有很丰富的音乐会的举办的经验,其宗旨更多的是为了体现个体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传播能力。每个节目的诠释者有其自己擅长的领域,展演的也是为了体现出“个体”的专业性。而“主题型音乐会”从筹划到准备到展演,更多的是站在一个“整体”的基础上——首先是要确定音乐会要表达的主题;其次要根据主题来选择角色;再次根据角色来确定参演人员进行专项训练;最后进行演出。

2.强化声乐教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声乐学习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最终是为了达到“整身歌唱”的目地,它的系统性也贯穿在每一位声乐老师的教学当中。当我们放眼站高一点来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个体的“从属性”——为了表达同一个主题,必须将个体集结起来以更好的表达出音乐内涵和作曲家本身想要表达的目的。同时在特定的前提下,个体的表现会更加符合作品本身所要求的表现内容。好比绘画中每一种颜色单独看都非常美,当它们运用到图画中去的时候,则能表达出更加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四、结语

“主题型音乐会”在中国的各大专业院校并不少见,但是在地方高等院校中却不多见。目前地方高校的教师资源绝大多数来源于专业院校,甚至是国外的专业院校。这些来自不同专业院校专业人才的所见所闻相信都是积极、可行性高、成熟全面的,如果能够将各个专业院校的优势归纳融合,根据自身学校现有的条件来安排规划,相信地方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威尔第女高音作曲家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长空万里
——为女高音而作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祖国,我是你的一首歌
长大可当作曲家
“歌剧之王”威尔第的故事(一)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威尔第的《唐卡洛斯》
父女情真深似海——威尔第与《西蒙·波卡涅拉》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