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利用“互联网”形式让不可移动文物活起来

2019-12-16武慧民

文物季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巡查文物保护大众

□武慧民

不可移动文物(或称古迹、史迹、文化古迹、历史遗迹),是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包含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市街、考古遗址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为有效掌控不可移动文物状况,我国曾发起三次文物普査,2011年完结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对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的又一次全面清查登记,也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全国性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其在获得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各项数据的同时,也暴露出日益重大的文物损毁乃至消失问题。据统计,占登记量4.7%的文物已经消失,而究其根源,除有处罚力度不够、执法权缺乏,制度保障缺乏等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大众没有确切认识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与重要性。

一、目前不可移动文物情况

2007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截止2011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情况显示,我国目前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达766722处,其中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536001处。国家文物局表示目前部分不可移动文物的保存现状差或者较差。

二、目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现状

目前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存在较多问题,常规的文物单位仅仅能做到对文物的消防、防盗及一般性保护,基于人力、知识等方面诸多条件的限制,文物保护面临重大难题。

1.记录手段呆板落后

伴随着不可移动文物数量的增加,文物单位需要统计记录的内容不断增加,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记录当前仍以纸质为载体呈现。手工逐一填写文物的类别、年代、级别、公布日期、文物本体现状、巡査人员处理建议等,形成记录信息卡,虽然能够达到反映实况的作用,但书写、保存大量纸质册页与填注、存档电子表格相比较为笨重。巡查记录作为开展日常文物保护工作所得的第一手信息,对其通览、检索与发掘更是发现问题及规律的重要途径,对此,逐页翻检形成数据库并进行检索低效显而易见。

2.信息采集不全面

《文物保护单位执法巡査办法》规定巡查人员需对被巡查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摄影、摄像,但经调查,能够完全按照要求实施的情况少之又少,设备、知识等问题成为无法实现的重要原因。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存档,图文并茂是理想的呈现方式。影像资料以其直观、实况全方位地展现情况,文字则以扼要提示处于辅助作用,两者结合才能对各类情况做出直白说明,并为后续采取正确措施提供必要帮助。

3.信息资源传递滞后

巡査记录是文物保护单位对相关情况的重要载体,也是问题反馈的渠道,在利用纸质记录进行交还、反馈的机制中,文物管理机构在收集、分析辖区内各地传回的记录上需要定时间,这对部分呈分散分布,特别是偏远地区文物的突发情况的反应与获知极为不便。纸本的运送迟滞不仅对文物问题的及时处理构成了障碍,除此之外,无法实现电子图片的发送也是其产生的一大弊端。

4.实时检测设备配置难度较大

由于不可移动文物存在经济价值,部分文物屡受不法分子侵袭,乘夜盗掘古遗址、古墓葬,非法买卖文物,致取使部分古遗址、古墓葬盜洞遍布的状况时有发生,文物保护工作面临极大挑战。针对夜盗文物,一般通过安置摄像头以策监控,文物在监控下对不法分子存在一定的威慑,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犯罪分子对文物的偷盗行为,但目前的文保机构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现象,对所辖文物实现监控设备全面覆盖难度较大,当前条件下难以全面推行。

三、互联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新时期的管理模式

1.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

新时期下互联网创新模式已逐步进入各行各业,其成果对于提升国家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具有重大贡献,并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201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所强调的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物安全管理网络,加强科技支撑,充分运用“互联网+”推动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为文物巡查工作的改进与革新指明了道路。

通过手机APP形成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新模式,主要对文物登记、文物巡查登记、文物破坏情况登记、文物与大众互动模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让文物实现远程监控、实时查询、登记造册,使文物真正活起来。

2.文物登记

通过对文物普查对文物情况进行图像影像资料存档,层次分明、种类齐全的分布管理,较资质管理更加便捷,也更能详细记录文物情况对与信息传送提供便捷的条件,信息接受部门只需要对上传信息进行核实与归档,免去因地域原因造成信息传达不畅,同时也便于信息需求人员的查阅与检索。

3.文物巡查情况登记

通过对APP主页板块划分,便于文物巡查人员实现方便快捷的登录、记录模式。文物巡查员只需要选择相应的巡查单位,填写巡查记录表单,生成记录并提交到系统;管理员在核査巡査记录后,将存在问题分配给具有资质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巡查员可以在这里查看分配任务,填写处理性意见,也可以申请延期处理;同时也可显示排班计划以及签到模式,管理员在规定时间内将巡查计划后发布,文物巡查员可查看自己的作息日期及本时间段内班次大概进行签到,管理员也可通过APP下发各种业务通知。

4.文物安全、消防、防盗情况监测

APP功能综合运用多媒体、GPS定位等技术构建实时监控框架,通过划分具体板块进行远程监控与实时监控,巡查人员可在管理允许的情况下查看实时监控录像以及文物本体情况,更方便与偏远地区不可移动文物情况建立紧密联系,其经济价值相对于投放安保人员等更加合理。

5.文物与大众活动开展情况实时通报

社会教育与大众参与是让文物活起来走近大众视眼的基本途径,通过APP将文物活动推送于各大宣传平台与公众号,通过平台介绍文物详情,推动文博知识宣传与文物活动开展情况,让大众有更强的互动性,大众可以通过APP搜索近段时间内文物活动开展情况,便于提前安排、报名、参与文物活动。可使大众在参与、交互体验过程中感受、学习文博知识并理解文物保护的真正意义。

相对传统的文物保护办法,互联网的尝试无疑会更加深入大众,其携带方便、操作简易、快捷智能的操作方式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更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与实用性。

猜你喜欢

巡查文物保护大众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