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密度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探析

2019-12-15刘飞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高密度园林景观

摘 要: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高密度城市住宅小区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居住实际,还要考虑到生态保持。在住宅区中营造园林景观,对于改善小区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在住宅区中设计园林景观,需要考虑到住宅区空间、植被生长以及美观性等多方面的情况,从整体上把握园林景观设计效果。

关键词:高密度;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

一、 引言

高密度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对景观的整体性进行综合考虑。园林景观在住宅区中,从园林景观的植物生态设计、园林景观植被适当性选择、园林景观的高效优化管理、园林景观的生态保持机制等方面着手。

二、 高密度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现状

(一)园林景观植被单一

现在高密度城市住宅区中,由于小区绿化和建设方面的需要,一般都会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建造,在这种高密度的住宅区建造园林景观,与开阔区域存在不同之处。在有限的空间中应当尽量满足园林景观的美观性,这主要从植被品种和形态的角度入手。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小区绿化空间等方面限制,很多小区种植的植被非常单一,呈现的园林景观外观观赏性等难以满足需求,小区中的草坪虽然可以起到绿化作用,但由于草坪模式简单,与小区中人们的活动区没有进行有效结合,使得功能性和生态性体现不足。大面积利用草坪作为园林景观植被,还存在着单一性的生态机能性问题,如草坪生存期普遍较短,当草坪衰弱后将会直接影响到小区的园林景观质量,并且过度单一的植被种类也容易出现更加严重的植被病虫害等情况,这对城市住宅区的园林景观建设是极为不利的。

(二)园林树木选择不当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较大,这对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就会存在不同的需求。如果园林景观树木选择不当,不仅难以起到良好的绿化生态作用,还会浪费人力物力,不利于经济发展。园林景观设计主要应当考虑到美观性、经济性和适地性,但很多住宅区的开发商在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见效快或者迎合一些美观性的目的,其他方面考虑不足,造成园林树木选择不当的问题。如在北方的住宅区中大量引进南方的树木品种,这些树木在北方气候中难以适应,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养护,如利用营养液等外力去维持树木生长,这样极大地浪费了园林绿化资源,也不利于生态保持。另外,有的住宅区虽然使用本地树种,但由于缺乏幼苗移栽等必要过程,树木在原始山林条件下直接移植到高密度的住宅区内,环境空间的巨大改变也会造成树木难以适应的情况,导致树木死亡率攀升,为了保持园林景观整体性,需要不断进行补栽,增加了园林景观的成本。

(三)园林养护管理薄弱

高密度住宅区中的园林景观建设,不仅是栽种植被就算完成,还需要后续不间断的养护管理。小区中的园林景观养护管理,一般有物业等单位完成,由于这些单位缺少专业性的园林养护人员,对于园林景观养护管理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灌溉、除草等,对于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更好地修剪树木枝杈等往往知识和技术难以达标,这对于园林养护来说,难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持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

三、 高密度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

(一)园林景观的植物生态设计

选择景观植被时,应当遵循生态多样性的原则进行设计。园林景观的多样性要符合颜色、形态、布局等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利用植被的原始风貌来构建生态美化的效果。目前,可以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植被种类繁多,从颜色上考虑,有传统的绿色,以及红色、黄色等主要色系,还有能够随季节变化而出现不同颜色的變色植被,这些都是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积极利用的植被。由于高密度住宅区空间有限,在设计景观植被时,还要考虑到提高绿化覆盖的需求,尽可能选择大叶乔木和灌木等,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绿叶面积。在住宅区空间范围内,合理设计不同植被的科学搭配,使得住宅区园林景观错落有致,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园林景观植被适当性选择

高密度住宅区中选择园林绿化树木时,应当提高树木的环境适应性。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以科学的方式去考虑园林树木种类,应当尽可能选择本地树种,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选择树木前,应当对住宅区内的土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还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雨水、光照等。由于现代高密度住宅区中,建筑物密集,并且很多都是高层建筑,这对树木生长也会存在影响。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当在阳光充足的区域种植一些对阳光需求较多的植被,而在被建筑遮挡的区域,可以种植喜阴的植被,这样可以更好地符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在小区的休闲交流区域,可以栽种一些观赏性强的植被,如花季较长的植物等,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园林景观使用者带来赏心悦目的享受,提升园林景观的效果。

(三)园林景观的高效优化管理

园林景观管理作为长期性的工作,住宅区物业等单位应当重视管理专业化培训,使园林养护人员能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园林景观养护工作,包括土壤翻新、除草、施肥、剪枝、遮阳、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内容。这些工作需要根据不同植被的实际需求进行安排,对于除虫除草工作来讲,为了尽最大可能保证住宅区居民的健康,尽量使用生物方式或者物理方式,避免过多使用化学方式。

(四)园林景观的生态保持机制

在园林景观的水池等配套设施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到住宅区的承受能力。在设计人工水池时,应当考虑到存水的水质等方面,通过存储天然降水来替代自来水的使用,可以降低成本。利用雨水等天然水源,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净化的问题。在设计水池时,可以事先安装自循环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利用物理学原理,应用风车等装置使水流可以自然流动起来,提高风景园林的生态作用。

四、 结语

高密度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是城市发展进步的一种重要体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体验。高密度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从现有的不足之处着手,解决现实问题进而提升园林景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磊,万晓华.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管理策略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7):125-126.

作者简介:刘飞,江苏琵琶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高密度园林景观
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在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①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秘密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景观营造中的光与影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GIR—23D井高密度钻井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