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素与华丽并存
——贝多芬《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

2019-12-15

黄河之声 2019年8期
关键词:附点奏鸣曲乐章

沈 红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一、历史地位

这首《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属于贝多芬早期的作品写于1796-1798年间;从这首作品里不难看出贝多芬在继承海顿热情、典雅的音乐风格;吸收莫扎特的技法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带有“贝多芬”式的音乐形象。这首奏鸣好像是对他第一组(前四首)奏鸣曲的总结。前四首奏鸣曲都是四个乐章写成的,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最早写作的第一首三乐章奏鸣曲,他删掉了以往常常作为第四乐章的小步舞曲或诙谐曲,又回到了以前的三乐章制。此后,他便开始了探索奏鸣曲式发展的新途径。

二、音乐风格

c小调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通常有着悲怆、斗争、英雄、激昂的情感基调。这首第五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就是贝多芬早期在c小调上写成;整首作品在篇幅上虽然没有他后期作品般那样庞大,但他在这首娇小的作品里将斗争与发展表现的淋漓尽致,做到了朴素与华丽并存。这是一个有着热情积极的爆发力和对比鲜明的戏剧冲突性的乐章,它从头到尾都有着一种向上的生命力,有着男性刚毅的性格特征。

三、演奏技巧

c小调、3/4拍。乐曲开头第1小节由c小调的主和弦强奏开始,有沉痛感;弹奏时身体重心前移,力量通过大臂传到指尖音色要集中,弹完后立刻放松,让琴弦的泛音来完成一拍半的实质,此和弦像是贝多芬对自己的提问,带有疑问般的语气;紧接着第2小节和第3小节的第一拍是一连串的附点分解和弦的上行,这一句的弹奏要给人以上升的斗争感,像是要冲破前一拍有着疑问语气的沉重和弦带给人们的压抑感,附点的重音始终落在长音上,触键要准确、坚定;在这之后第三小节的第三拍和第4小节又短暂回到主和弦像像是对自己的提问的一次解答,但可惜的是并没有得出想要的答案;后第5-8小节又以模进的形式在属和弦上以同样的方法又提问了一次。乐曲在第9小节时开始发展9-16小节是像叹气一般的下行进行。16-21小节贝多芬用三连音为自己的问题做了最后的挣扎;第22小节用低八度的主和弦又回到了主题;最后28-29小节连续三个双ff的强奏且又结束在主音上,这似乎告诉着我们他的疑惑终于找到了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一定是光明、完满的。

在一整个小节的突然休止后,乐曲开始了圣咏式的旋律。这部分的旋律是由四个声部组成的像唱诗班的人们虔诚的歌唱。左手高声部保持,另一个声部下行发展;在演奏技术上,歌唱的旋律可多用指肚高抬指缓慢触键;右手的触键方式与左手一样,高声部的旋律要透亮,长音符的地方要运用手腕的力量推送出去。56-67小节左手低音是古典主义时期常用的阿尔贝蒂低音的变体,这样的变体加入了F音作为经过音出现,在音响上增加了和声的色彩。在弹奏上要突出低音旋律,同时控制住大拇指做到弱而不虚。右手4个小节形成一个呼应的乐句,弹奏时多用指尖给人渐强、向上、积极的感觉。64-65小节是一串音阶加跳音的跑动,手型保持自然的半弧状,手腕放松后指尖像小鸡啄米一样贴键平移,弹奏出集中明亮的音色。71小节的2个音横跨3个八度距离较远且是强奏,此小节需提前准备,固定好指法后反复练习,不要随意的更换指法;弹奏低音时整个身体的重心都要向左平移。82-85小节双手齐奏,做到整齐的同时突出右手旋律。86-94小节回到主题的附点节奏,四次附点节奏的反复再一次的强化了主题。94-104小节进入了尾声2个小节形成一个小乐句,尽量靠手指去将乐句连起来。

在展开部118小节右手的旋律变成了八度,贝多芬奏鸣曲中的八度弹奏是一个技术难点要做到整齐、实质准确、连奏。这一乐章突强突弱的力度转换要迅速。只有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才能更好的表现音乐。

四、踏板的使用

贝多芬奏鸣曲与同时期作曲家相比,最大的区别不仅是在和声、力度与演奏技巧的多变上;而是在踏板上的使用频率和技巧上。其中强调踏板的使用尤为突出,众所周知,贝多芬的奏鸣曲在力度上的变化会给人听觉上的震撼感,他的作品颠覆了以往人们对钢琴只能演奏抒情“轻音乐”的陈旧映象。双ff、sf等力度记号会经常的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而钢琴本身是一件击弦乐器,人们的手指力量是有限的,这时想要获得更加丰满、宏伟的声音就要借助踏板的运用。在第一、三乐章中更多情况下在标ff、sf的地方通常采用的是强调踏板;而小音阶的跑动则可以使用碎踏板(频繁的切换)在双手齐奏的时,为避免音响浑浊可采用先踩下1/4踏板然后慢慢到1/3、1/2等逐渐松掉。其他的地方应该严格的按照和声的变化来设计踏板的使用。总而言之,踏板的使用要对乐曲有锦上添花之效。

五、结语

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的桥梁,对音乐的前进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的《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只是主要从曲式分型、作品风格、演奏的技巧三个方面作了十分浅显的总结,这其中的内涵还有很多的哲理有待我们去发掘,我们只有不断的阅读、学习和聆听才能为弹好这奏这首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附点奏鸣曲乐章
惯性释放在白车身关键接附点刚度分析中的应用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论节奏中特殊时值的简快教学方法
饥饿奏鸣曲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祭献奏鸣曲(组诗)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