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是良药?
2019-12-15陈九霖
在经济周期的后期,类似降息的刺激手段对经济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小。
9月12日,欧洲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10个基点至-0.5%,与市场预期一致,而前值则为-0.4%。这是自2016年以来欧洲央行的首次降息。
事实上,今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风险,已经有几十个国家降息,或者是将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美国银行甚至认为,在2020年,全球将迎来“千年不遇”的低利率。然而,相较于低利率来说,更值得关注的却是负利率。
而今,欧洲各国纷纷加入负利率大军,开启负利率时代。据统计,世界各国已有超过16万亿美元的负收益率国债。其中,比利时、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10年期主权债券收益率都已经进入负值区域。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本轮负利率是针对全球量化宽松的补救措施。由于量化宽松后并没有使资金流入实体,银行系统出现逆向选择,大量的资金滞留在金融系统中。因此,欧洲和日本一开始都是想通过零利率来刺激银行放贷,倒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结果,却事与愿违。
耶伦和鲍威尔先后执掌美联储后,制造了一轮新的货币紧缩周期。后来,美联储的降息,又导致早已不堪重负的欧洲,在零利率之上挣扎后迅速转负。在美国,随着美联储连续推出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快速降至零利率附近。随后,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长期处于0—0.25%的最低水平。
大家都知道,如果每一次加息和降息幅度差不多,利率就还有操作的空间,不至于走向零利率和负利率。以往,每当经济走强,通缩显现,失业率上升,美联储就会开启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虽然美联储每一次降息的幅度都比加息幅度高,但是,经济就像一头“老牛”,不管怎么刺激都只是缓慢增长,而且,每次刺激的幅度都要大于上一次才能起作用。
而为保持增长,加息的幅度不能过高,因为经济就像大病初愈的“病人”。更要命的是,美联储越是降息,这个“人”的体质就会变得越差,导致美联储越不敢加息,最终只能是走向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
那么,负利率是拯救经济的良药还是毒药?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如果财政政策能够分担央行稳定经济的压力,负利率是完全有益的。不过,银行圈和资本圈对于负利率则是普遍悲观的,诸如“负利率是毒药”“负利率是量化宽松的延续”“负利率预示着危机即将到来”等言论,已经成为主流。
负利率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在信贷市场上,有两类企业是银行不敢轻易放贷的。一类是能接受极高利率的企业,其一旦出现资金链危机,极需资金输血,甚至不惜向高利贷商借款;另一类是接受极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的企业,它们往往缺乏核心竞争力。
但在负利率的背景下,银行只能接受这两类企业。而用负利率去供养它们,无疑是违背市场规律。一旦利率提高,这些企业就会出现亏损,引发债务危机。这将加大银行的风险,同时类似的次贷越多,利率和货币政策就会出现被掣肘的问题。
另外,负利率也意味着放贷方的损失。利率的降低,导致越来越多的资金从储蓄银行转向投资银行,投向股票及其它高风险金融资产。这无疑会恶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进而冲击银行的风险体系,加剧金融市场的资产泡沫。
像日本实行负利率,是为让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把钱花出去,促进日本经济重现活力。但是,效果并未显现。据IMF预测,2019年日本GDP或将仅增长1%。美国接近零的利率,维持了6年之久。其结果却是导致了美股、美债的暴涨,房地产价格再度恢复,普通民众的购买力出现大幅度的变相缩水。
总之,在经济周期的后期,降息这样的刺激手段,对经济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小,随着刺激手段的减少,货币贬值可能就会成为一种新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恶性循环,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