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当前基层文物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9-12-15刘东东

文物季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保护文物

□ 刘东东

一、当前基层日益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

1.基层文物被盗挖、盗窃案件日益增多

近年来,文物犯罪案件频发多发,尤其是基层文物被盗挖、盗窃案件呈现愈演愈烈趋势。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长治市、晋城市发生12 处壁画被盗案件。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成功侦破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11·25”系列团伙盗掘古墓葬案。运城市闻喜县侯金发、侯金海兄弟等人组成黑势力与盗墓团伙勾结,参与盗掘古墓葬案件39 起。包括县公安局2 名副局长、7 名公安干警、4 名辅警为其提供保护伞。尤其是2014年春节前后,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内盗掘古墓葬,将墓葬区域挖成“马蜂窝”,盗取多件青铜器并销赃,造成大量文物流失。这些案件表明我省部分地市文物犯罪手段不断升级,呈集团化发展态势,预谋更周密,分工更细化,装备更先进,形成了集盗窃、运输、窝藏、销赃“一条龙”的文物犯罪网络。

2.工程建设导致的文物损毁时有发生

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建设、文物保护工程建设和将文物保护单位用于经营等法人违法行为并不鲜见,发生违法案件后不处理不追责的情况较为普遍。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影响大的有湖北省国保单位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之“国共合作谈判旧址”被拆毁案、河南省省保单位南街民居被整体拆除案和哈尔滨市刘亚楼旧居等7 处文物点被拆除案等。山西有神池县龙元段长城周边环境因采矿遭受破坏,郭峪古城、平遥古城居民私搭乱建时有发生,对古城整体风貌保护带来不利影响。

3.古建筑消防安全隐患较为严重

2014年,晋中市国保单位唐代千年古刹圆智寺发生火灾,导致千佛殿屋顶几近烧毁,殿内壁画部分脱落。晋城市共有古建筑5547 处,占82.52%。全市有 65 处国保、34 处省保、501 处市保,市保以上600 处,居全省第一,其中古建筑461 处,占75%。这些现存古建筑量大、面广、分布散,多属砖木结构,耐火性能差,加之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迹罕至、水源缺乏等,消防安全难度非常大,大量市县保及登记文物消防设施严重缺失。

二、当前基层文物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基础工作薄弱,防范意识淡薄

有些文物保护单位主体责任不明确或履职不到位,还有些文物保护单位防范意识淡薄,对保护文物的认识不到位。有一些县区对本地文物犯罪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一些古建筑、文物古迹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有的被盗了都不知道丢的是什么,有些保护单位的档案资料不全,给侦查破案带来一些困难。目前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人力、物力和技术力量都集中在省级以上文物部门或单位,市县级文物部门人员、资金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目前,山西119 个县(市、区)的9000 多处市县级文保单位中,只有40 多个县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了本级财政预算。我省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存在分布点多、线长、面广、位置偏僻等特点,防范起来难度很大,有些力不从心。有些文保单位虽设有看护人员,但看护人员一般为村民兼职,待遇差,晚上并不在文保单位内看护,给犯罪嫌疑人实施盗窃提供了可乘之机。

2.发现报案不及时,文物损坏严重

由于还有一些文物尚未发现或未被文物管理部门列入文物保护范围,造成发案后不能及时发现,形成大量隐案,即使发现,往往是事过境迁,无法对被盗物品鉴定,也不利于侦查破案,客观上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案件发现不及时,报案不及时会给公安机关破案、证据的确定带来很大的困难。犯罪嫌疑人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盗窃古墓葬、遗址和壁画石刻等只拿走价值较高部分,其余全部破坏或者遗弃不顾。盗窃古建筑构件时,一般使用千斤顶、撬棍等作案工具,将古建筑中石墩、石鼓、柱础等物盗走,用砖块或者其他物品将整个建筑结构进行支撑,更有甚者不采取任何措施,很容易造成建筑整体坍塌。

3.文物安全防范工作有待加强

很多位于野外的古墓葬、古遗址和石刻造像技术防范措施很薄弱,缺乏必要的监控、报警设施,客观上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一些文保单位虽安装有视频监控等技防措施,但后期维护不到位,没有起到应有的安防效果;虽然对一些文物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增加了实体防护措施,但缺乏整体性的防护方案。

4.文物流通市场管理滞后

一些民间旧货市场普遍存在着超范围经营现象,不少地方存在以卖手工艺品为名兼营古玩旧货的市场,私下进行各种非法文物交易,成为犯罪分子销赃的场所,有的业主成为盗窃和非法收购、走私文物的中间人,从中渔利,为文物走私犯罪推波助澜。而对文物流通市场的管理却比较滞后,非法经营文物,特别是经营盗掘出土文物的现象比较严重,客观上刺激了文物犯罪的蔓延、发展。

5.办理文物案件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文物案件发案时间长、涉及地域广、范围大,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过程中,在调查取证、追捕犯罪嫌疑人以及追缴文物、涉案文物鉴定等各个环节都要跋涉千里,跨省区开展工作,需要大量人、物、财的投入。

三、做好基层文物安全工作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落实基层文物安全措施,更好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1.落实责任,努力构建完整高效的安全责任体系

联合国土部门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点)确权工作,进一步明确文物单位管理使用者的直接责任。文物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使用人、所有人,是文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有管理机构的必须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制。没有管理机构的文保单位,由所在地村委会、居委会履行文物安全管理职责。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文物安全领导责任。基层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把文物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整改重大隐患,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力量,提高文物保护员待遇。

2.突出重点,做好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文物保护的领导责任。将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前置审批制度落实到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防建设,加强应急值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加强安全管理和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对田野文物的安全巡查,高度重视年久失修的文物保护工作,及时抢修、加固、排除隐患,确保文物安全。

3.营造氛围,加大文物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全系统安全岗位管理工作人员和文保员参加安全培训,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各级各部门位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和微信等媒体,以及“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安全生产月”、“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广泛开展文物安全宣传教育,扩大向社会宣传、普及文物安全工作的覆盖面,营造文物安全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猜你喜欢

古建筑文物保护文物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创新初探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中国古建筑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