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特征、价值与保护

2019-12-15黄国勤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贡米稻作江西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5)

20个世纪90年代,中美考古学家联合对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了为期3年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距今1.2万年到7 000年之间的地层中,发现了水稻植硅石标本,由此将世界稻作起源由7 000年前推移到1.2万年前,此地则被称为“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1]。这一考古成果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年百项考古发现之一,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010年6月,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Wannianrice culture system)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名录;2013年5月5日,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又被农业部列入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of China, China-NIAHS)[3]。那么,到底什么是“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其特征和价值是什么?未来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又将如何保护与发展?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出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促进新时代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概况

江西省万年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位于116°46'48″~117°15'10″E,28°30'15″~28°54'5″N,属于南方中亚热带典型丘陵地区。国土总面积1 140 km2,总人口40万人。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万年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分明,春多寒潮阴雨,夏多暴雨高温,伏秋易旱,冬少严寒,全年日照时数1 887.2 h,无霜期258天;大于等于10℃的持续天数为246天,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1 766.9 mm。全县地形以高、中、低丘陵及冲积平原为主,基本上是“六山(丘)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4]。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系由东乡野生稻、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万年贡米、稻作文化4个部分构成[5]。

(1)东乡野生稻。东乡野生稻分布在江西省东乡县(现东乡区,116°20'E~116°51'E ,28°2'N~28°30'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高、分布最靠北(东经116°36',北纬28°14')的野生稻。东乡野生稻被誉为中国水稻种质资源“国宝级”的野生稻资源。东乡野生稻与其他普通野生稻不同,其最大的优点,也是最突出的性状,就是“抗寒”“耐冷”。此外,还有“耐旱”“耐瘠”,且抗病、虫等许多有利基因。

(2)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该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大源镇附近的小荷山脚和吊桶环山顶,坐落于小而湿润的大源盆地内,相距约800 m,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洞穴遗址。遗址内发现了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硅石,被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考古界、农业历史界公认为世界最早的稻作起源地。2016年11月9日,在万年县召开的“第54期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发表的《科学家建议》(亦称“万年宣言”)写道:“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1万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野稻驯化,万年之源’。建议这一结论可在国内外宣传、交流上广泛使用”[6]。

(3)万年贡米。万年贡米,又称万年贡谷、万年贡稻(原名籼稻“坞源早”,俗称“芒谷”,名列香稻之首),产于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东南部山区龙港荷桥一带,属野生稻,一年栽一季,全生育期为175天。该稻吸取四季清泉,根植水土特异(该地位于怀玉山北麓的丘陵峡谷地带,山泉涌流,水温在15℃左右,水质富含氮、磷、钾及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土壤属偏酸性黏土,土层深,当地均称“冷浆田”),营养丰富,据测定,万年贡米中蛋白质含量是普通大米的数倍,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亦高于普通大米。米色如玉,颗形如梭,口感松软香醇,堪称米中极品。起源于南北朝。明正德七年(1512年)进贡朝廷,皇帝食用后大加赞赏,遂传旨“代代耕食,岁岁纳贡”,贡米因而得名。1958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好评。1959年中共庐山会议期间选为食米,颇受赞誉。

(4)稻作文化。稻作文化是指人们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生存和发展方式的文化。万年稻作文化,则是由万年贡米(万年贡谷、万年贡稻)的种植、加工、储藏等技术,人们食用万年贡米(万年贡谷、万年贡稻)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以及由此形成的“传统”“精神”等构成。万年稻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孕育和体现了先民的5种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衷共济的合作精神、坚忍不拔的执着精神。

2 特征

与一般农业文化遗产相比,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古老性。根据国内外对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考察,以及对出土文物(稻属硅石、陶器等)考证,万年(包括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种植栽培稻已有1.2至1.4万年历史。即是说,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该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7]。

(2)活态性。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是“活”的,不是“死”的。第一,无论是东乡野生稻,还是万年贡稻(万年贡谷、万年贡米),都是活生生的一年生植物,年年生长、年年成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第二,应种植水稻的农民而言,在种植水稻、加工稻米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传播着“稻作文化”,这种文化生生不息、世代流传;第三,由“稻”和“文化”结合而成的“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不仅其本身是“活”的,且由此形成和衍生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技术系统、社会系统,以及人类-经济-社会-技术-生态复合系统,显而易现是“活”的,是“永久”的,是“可持续”的。

(3)复合性。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是由以下多个系统复合而成:①稻田生态系统,包括稻田生物系统和稻田环境系统;②稻田技术系统,如水稻种植技术、水分管理技术、合理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以及稻米加工、稻谷储藏技术等;③稻作文化系统,在水稻(万年贡稻、东乡野生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和“精神”;④稻作社会系统,是包括人(村民)、稻(以及整个农业生物)、技术、文化、村规民约、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和各种“人文”层面上物质和精神等。

(4)双重性。如上所述,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不仅是一个稻田自然生态系统,而且还是一个受到人为调控和社会制约的稻作人文社会系统。因此,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能否有序发展、高效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受到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显然,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是一个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双重”制约的复合系统,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5)高效性。与一般稻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或农作物生态经济系统相比,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是一个高效生态系统。据《粮油市场报》2017年10月31日(B03版)报道,“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江西万年县,其生产的优质大米(万年贡米),最贵的售价363.6元/千克”[8]。这种大米(万年贡米)之所以如此昂贵,就是因为有了“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万年贡米”这种“无形”的“金字招牌”和驰名世界的“品牌”。

(6)唯一性。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具有不可移植性和不可复制性,或称具有唯一性[9]。这是因为:①万年贡谷的生长具有不可移植性。据专家考证,万年贡谷生长要求水土含有多种矿物质、山高垅深、日照奇特、泉流地温变异等特殊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万年贡谷仅分布在万年县裴梅镇荷桥、龙港一带。如将万年贡谷移植到万年县其他地方,或从万年县移植到江西其他县(或全国其他地方),都不成其为“万年贡谷”——或是不能生长(死亡),或是不能正常生长(没有正常产量和应有的米质——变“性”、变“味”)。②从形态特征看,万年贡谷可能是古人不断从生产实践中逐渐选育而成,是带有显著野生稻特性的原始栽培稻品种。万年贡谷作为原始的栽培稻,也有专家认为是栽培的野生稻,是人类保留下来较早的栽培稻之一,同相隔不远的东乡发现的世界最北的普通野生稻一样,其蕴藏着丰富的抗病虫、抗逆境的基因及其他有利基因,特别是万年贡谷的耐瘠性是其他栽培稻中不多见的。从这一意义来说,“万年贡谷”具有不可复制性。③万年贡谷仅适宜于生长在山垅中,由山上流下的山泉带着树木的凋谢物以及土壤中的矿物质常年灌溉农田,为贡谷的生长提供营养,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是不可复制的。

(7)国际性。1993年和1995年,由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马尼士博士领衔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先后对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距今1.4万~1.9万年前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水稻植硅石和花粉的完整驯化遗存,这一考古发现把从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提前了7 000年,也把世界栽培水稻的历史推前了7 000年,万年仙人洞成为现今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遗址之一,由此成为世界稻作之源。近年来,万年县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稻作文化,先后举办了4次国际稻作文化节、4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以万年稻作文化标识物为名称的高层论坛,并提出用“稻祖”作为万年稻作文化标识物名称,进一步夯实了弘扬稻作文化的理论基础。不言而喻,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国际性”将越来越凸显[10]。

(8)濒危性。“濒危性”即是当今诸多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实际上也是面临的共同问题[11],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也毫不例外地具有“濒危性”的特征和问题。

3 价值

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经济价值。万年县先民之所以栽培“万年贡稻”,就是因为其有经济价值,能够解决生计问题,解决经济收入问题。如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需要栽培“万年贡稻”“万年贡谷”“万年贡米”,就是因为其还能帮助农民解决生计、促进增收。如据《光华时报》2012年11月30日(第004版)报道,目前,万年县由稻米(万年贡米)派生出了年糕、冻米糖、米粉、清明馃、酒等产品,催生了以贡米系列稻谷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12家,年产值约占全县GDP的43%[12]。万年贡稻栽培技术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年县绿色(有机)稻米基地,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2)社会价值。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对促进万年县社会稳定、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通过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发展“万年贡稻”,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了“田有人种”“稻有人栽”的问题;二是通过生产“万年贡米”,解决了农民的粮食问题,“吃饭”问题有了保障,农村社会自然就稳定了、和谐了;三是发展“贡米”(稻米)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既可增加产品种类,丰富食物品种,实现食物(品种)多样化,又可增加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升社会“和谐度”“文明度”。

(3)生态价值。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具有多方面的生态环境价值。首先,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长年长久地“保存”“运转”和“利用”,实际上就是保护了该系统的“生物基因”,包括东乡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如抗寒、耐冷、耐瘠、抗病虫等基因)和“万年贡稻”的高产、优质基因;其次,该系统的“保存”和“运行”,就是保存、保护了其生长地的生态环境,包括稻田(农田)的土壤、水、大气、生物(如各种土壤生物)等各种环境要素、生物要素等,保护了环境(生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第三,在种植“万年贡稻”时,采用生态、环保、低碳的生产技术和措施,对于优化稻田、农田及整个农业生态环境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4)技术价值。保存、延续、保护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就是保存、延续、保护传统农耕技术,使这种农耕技术代代相传、永葆“活力”——这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延续不断,并将永远持续下去之根本原因所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必须与中国传统农耕技术结合起来,并不断吸收传统农耕技术之精华。这样,传统农耕技术才能发扬光大,现代农业才能行稳致远。

(5)文化价值。如上所述,万年县境内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了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从而被考古界公认为是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万年贡米原产地的传统贡米接近野生稻形态特征,被认定是人工栽培的野生稻。在万年县附近的东乡县,至今还保存着一片野生稻,这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北的普通野生稻。这些野生稻谷群落同围绕传统贡米种植生产形成的农耕器具、生产方式、民俗文化,以及万年稻谷在长期发展演变中形成了“野生稻-人工栽培野生稻-栽培稻-稻作文化”的稻作发展历程,共同构成了“百年贡米产业、千年贡谷遗存、万年稻作起源”的稻作文化系统。这种稻作文化系统孕育、蕴藏、培育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是无价之宝,是万年县、江西省,乃至中华民族经久不衰、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教育价值。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孕育和蕴藏着5种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衷共济的合作精神、坚忍不拔的执着精神,“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是一部适宜于对中小学生,甚至是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全民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教育的活生生教材。目前,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有关观点和结论已写入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教材《中国历史》中,这就足以说明其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7)科普价值。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蕴藏着许多科学道理和科技“秘密”。现每年都有许许多多的“外来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和研究生,到万年来参观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参观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亲眼目睹万年贡稻、万年贡谷、万年贡米,不仅增长了“稻作”的相关知识,还增强了对未来从事“稻作”研究、“稻作”事业之兴趣。

(8)科研价值。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东乡野生稻、万年贡稻(万年贡谷)都具有许多有利基因,如抗寒、耐冷、耐旱、耐瘠薄、抗病虫、抗逆境等[13],这些都是全世界从事水稻育种的科学家不可或缺的育种材料,这也正是为什么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水稻育种专家来江西东乡、万年之原因所在。

(9)旅游价值。万年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尤其是“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先后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全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作文化是万年独特的文化品牌,是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据《江西日报》2015年2月10日(第C04版)报道[14],该县围绕“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重点推出历史文化游、山水文化游和乡村生态文化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全县旅游业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2014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26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2亿元,与2013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4.2%、38%。2015年,来万年县的旅游人数增至31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27亿元,比2014年分别增长41.8%、18.33%[15]。

(10)示范价值。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可谓浩如烟海、难计其数。而每年能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名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名录者却非常有限,寥寥无几[16]。“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能够同时入选GIAHS(2010年)和China-NIAHS(2013年)十分幸运。以“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为“样本”和“案例”,对其进行研究和保护,既可促进“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为其他千千万万“无名者”(未入选GIAHS和China-NIAHS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经验和范例,从而实现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和整体可持续发展。显然,“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这种示范价值非常之重要,可为江西、为全国提供“样板”和“标杆”。

4 保护

4.1 面临挑战

“濒危性”既是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特征之一,也是其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据调查,当前“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尚面临着以下突出问题,或者说,正是因为以下突出问题的存在,才导致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存在濒危性。这些突出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积缩减。万年贡谷原产地的面积在不断减小。新中国成立初期,裴梅镇贡谷种植面积为100.0 hm2左右,产量25.0万千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土地承包到户,进行良种推广,使得贡谷种植面积减少;90年代的退耕还林,使其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2003年达到历史最低值,仅为7.4 hm2。近些年,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尤其是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的影响下,种植面积有所恢复,贡谷种植面积达到15.8 hm2[17],但仍有进一步恢复和发展的空间。东乡野生稻面积同样面临缩减的问题。

(2)劳力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从事种稻的农民日益减少,是当前“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乃至整个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果没有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直接种植水稻,“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如何得到保护?如何得到传承?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3)生态破坏。“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所在地(万年县、东乡区)与全国各地一样,大搞开发和建设,对山体、道路、村庄、农田(稻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极为不利的[18]。

(4)环境污染。不施用有机肥,大量施用化肥,并喷施大量农药,这种生产方式在全国、在江西、在“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所在地,已是相当普遍了,这显然不利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发展,并将产生严重后果。

(5)物种减少。由于上述“不当”“不良”行为,必然造成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物种急剧减少,以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灭绝之危险[18]。

4.2 保护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严重问题,应积极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1)提高认识。各级领导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重要价值所在,充分认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2)搞好规划。科学制定《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对于推进“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与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要有县一级规划,还要有乡(镇)一级的规划、村一级的规划,级级有规划、层层抓落实,这样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才有希望。

(3)增加投入。要真正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必须有相应的人力(包括技术)投入、物质投入和资金投入,否则,只能是一句空话。如切实实现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与发展,就要下决心增加人、财、物的投入。一方面,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争取企业和民间的支持,要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争取支持,确保“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不因投入不足而影响其保护与发展。

(4)完善法规。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要从根本上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可持续”“不中断”,唯一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就是完善法规,做到以“法”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以“规”(规章制度)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当前,万年县要在国家和江西省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适宜万年县“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保护和发展的相关“法”“规”,真正做到以健全的、完善的“法”“规”实现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和发展。

(5)加强管理。有了好的“法”“规”,还必须狠抓落实。加强管理,做到管好、管细,对于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和发展至关重要。①要“严管”,即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管理;②要“会管”,要让既懂法规又知“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尤其是“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行家”来管理,不能让“外行”来“瞎管”;③要“常管”,就是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6)培养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关键。如果没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人才,特别是缺少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则无从谈起。因此,要确保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保护和发展,在万年县培养和造就这方面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上学校进修、网上选课、参加农民夜校等多种途径和措施,培养“本土”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文化遗产“专家”“能人”“科技带头人”等。

猜你喜欢

贡米稻作江西
江西银行
节水灌溉减施磷肥对黑土稻作产量及土壤磷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我爱江西奶奶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擦亮稻作(那)文化品牌 弘扬稻作(那)民族精神
稻作文化的生态史
贡米:两点之间,曲线最短
万年贡米:“一粒稻米”的富民效应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