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2019-12-14李兆兴
李兆兴
摘 要:市政工程是政府基于责任和义务为城、镇、乡居民提供有偿或者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市政设施建设工程,而现在由于一些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让市政工程建设受到了质疑。因此,想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工程管理者对安全问题加以重视,明确的制定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对策。本文就市政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 安全管理 问题 措施
一个城市的建设重点之一就是市政工程建设。城市生活中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归属于市政工程的范围内,人们常见的城市道路建设与维修,桥梁的搭建,地铁站的采挖,还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管道管线,雨水污水的排通,电力电线的线路保障,热力燃气的供给,广场、城市绿化的建修等建设,都是市政工程的范疇。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的作业环境非常复杂多变,危险系数较大,因此对于安全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特点和问题
首先,市政工程在具体作业时的现实环境相对复杂多变,比如城市立交桥的高空作业、挖地凿山的隧道工程、山体滑坡的清理工程、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管道疏通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作业,在使用不同类型的辅助性机械器械时的工作人员比较多。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展开施工作业的安全控制就会非常复杂,而且很难控制施工安全的测定。
其次,承包的关系相对复杂,整个城市中的市政工程建设很多,经常出现多层级的分包情况。就是不同种类、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分开进行作业,这样就会导致施工不能用统一的管理制定来规范彼此。
再次,施工中整体队伍人员相对复杂,对于市政建筑施工的工人来说,流动性最大,一个作业的完成可能就会转到下一项不同种类的作业中,由于工种不同和文化水平不同的人一起工作就会造成集体沟通协调不顺畅,还有些人员专业技术较低,就会使建筑施工队伍里的人员对于现代化的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导致安全的意识非常薄弱。
最后,施工后安全质量的问题,安全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施工后由于质量引起的塌方和高空坠物等问题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从安全问题延伸到质量问题,将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结合起来控制管理。
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一)完善安全组织规章制度
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中,必须要制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安全管理规则和安全质量计划目标,实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除此之外,也要重视安全机制的责任制度,建立规范的各类安全合同文本和安全制度出台前的审核工作。
(二)完善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完善安全施工的责任制度要根据每个施工项目的特点和目的性质、规模大小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再根据实际项目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生产过程中各项规章制度都要以安全为核心,严格清查和处理违反纪律的行为,对安全工作的实行落到实处,奖惩分明。因此,市政工程建立安全生产施工责任制,既可以增加施工各级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又能调动各级工作人员和各级部门在安全施工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施工。
(三)加强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
由于市政工程具体施工的现场环境相对复杂,所以应该针对施工的环境进行控制。因为情况比较复杂就会对设立的管理部门要求多一些。例如在施工项目部设立一个专职管理现场的安全部门经理,经理下面还要分设安全主管和健康主管,安全主管主要管理的项目包括施工的安全问题、使用机械的安全问题、消防安全问题、劳动中防护用品安全的问题等。
(四)加强施工时的安全培训
由于建筑工地的队伍人员普遍技术水平较低,文化素质也不高,大多数工人都有冒险蛮干的心理特点,胆量也很大,所以对于一些事情的细节方面会有不太在乎的想法,但往往这些细节是出现问题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要重视上岗前或者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培训,而且要分为必须培训和适当培训两类。其中必须培训应该包括新来的工人,经过安全知识培训后才能进入岗位操作,再就是转岗、换岗的工人,要接受新工种的安全知识培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的安全事关重要,因此,建立并且完善安全的组织机制是安全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确定安全施工责任制,加强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和施工时的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范,一步步地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全面确保施工时的安全问题,让市政工程可以安心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出更安全更美好的城市。
参考文献
[1]朱雯.浅谈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措施与要求[J].建材与装饰,2018,(07):132—133.
[2]任学霞.如何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6,(4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