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结构构件进行建筑电气设计讨论
2019-12-14陈逸群
陈逸群
摘 要:重点探讨了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利用结构构件进行防雷与接地、电气管线设计等问题。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建筑电气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类管线逐渐增多,对防雷等保护措施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结构构件来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建筑电气 电气设计 结构构件
一、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
电气设计人员在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结构构件,应当明确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这样才可以促进后续施工的有序进行。首先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与需求结合在一起,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应当秉承着绿色环保的理念,注重建筑电气在安全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构建节约型的社会。电气设计人员在利用结构构件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全面地了解在整个电气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且提出良好的解决措施。比如在对防雷设计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电气设计人员需要从这一方面入手来提出良好的解决措施,首先是对防雷装置的设计,在当前大部分建筑中所运用到的防雷装置大多数都是以专用防雷装置方式为主,但是这种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这就需要电气设计人员应当借助建筑物金属导体来作为防雷装置,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果。
二、防雷、接地设计中利用结构构件的方法
在安全、使用、经济的基础上,以最小投资保证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性。电气设计人员应当根据我国当前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来选择恰当的方案。在防雷引下线焊接选择的过程中,利用本建筑物的整个钢筋体系,包括梁内钢筋和柱内钢筋均作为引下线使用,从地下室至屋顶贯通,并利用屋顶板内钢筋使所有引下线形成电气贯通。假如钢筋直径为16毫米及以上时,应将两根钢筋并在一起,作为一组引下线。此时的截面积为402平方米,
如果钢筋直径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16毫米时,应利用四根钢筋并在一起,作为一组引下线,此时截面积为314平方米,此时仍大于规定最严的日本的截面300平方米。当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具有贯通性连接并符合规范要求时,竖向钢筋可作为引下线;当横向钢筋与引下线有可靠连接时,横向钢筋可作为均压环。利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既节约了钢材又比较安全,因为框架结构的本身,就将梁和柱内的钢筋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对防止侧击和平衡室内的电位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混凝土中的硅酸盐与水形成导电性盐基性溶液,所以潮湿的混凝土就成了较好的导电物质。另外混凝土的电阻率在其含水量约在3.5%及以上时趋于稳定。所以基础采用以硅酸盐为基料的水泥并且周围土壤的含水率不低于4%时,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宜作为接地网。
相关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图纸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现场的施工环境,将各个地端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且在设计图纸中应当全面的标出。在对屋内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房屋的用途以及需要确定焊接的位置以及焊接的重点,与此同时还应当做好地排线的安装,从而从整体上保证整个设计图纸的可靠性。
三、電气管线设计中结构构件的合理使用
相关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管线设计中时,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结构构件来满足实际的需要,在对砌体结构承重墙的管道埋设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全面的了解砌体结构的组成。一定要将水平预埋管线埋设在砌体结构中的圈梁中,需要在砌体结构中留出深凹口的位置以及结构,深凹口的宽度应当是管线数量的一半。在对混凝土结构的填充墙进行电气管线设计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性,所以在进行电气管线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电气管线的开槽不宜超过墙体厚度的一半。水平预埋管线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的敷设时,应当注意不要让电气管线在现浇板内出现交叉的情况,也不要进行并排的设计。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部分第5.1.9条中指出: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内的电线管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从而有效地防止在后续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混凝土结构开裂的情况。埋设于现浇板内的管线的弯曲半径应当大于管外径的十倍,从而预防水平预埋管产生机械损伤。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现场浇注楼板、现浇墙体、叠合楼板现浇层、轻型装配式内的电气导管其敷设方式和普通建筑相同。预制构件内的导管与外部现场敷设的导管要进行一对一的连接,为方便与现场管线连接,应在构件内导管连接处预留操作空间并设置连接头、连接管。
四、结语
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效率以及质量, 电气设计人员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结构构件来起到一个良好的辅助作用,相关建筑电气工程师需要了解其他专业的知识,并且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从多个角度来综合性的考虑现场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方案,在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利用结构构件。
参考文献
[1]陈彬.合理利用结构构件进行建筑电气设计讨论[J].智能城市,2018,(0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