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与有效预防火灾的措施研究
2019-12-14邢晓鹏
邢晓鹏
摘 要: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是由化工生产工艺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而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引进,在带来活力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火灾风险。本文分析了石油化工生产火灾危险性,并对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火灾有效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维护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提供一份参考。
关键词:石油化工 工艺火灾 预防措施
石油化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产业,并且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科技的进步,使得石油化工生产工艺更加的先进,但随着易燃易爆等石油化学品的问世,也增加了石油化工生产的火灾风险,会给石油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如果不能及时扑救,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危害较大,所以要加强对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火灾的预防。
一、石油化工生产火灾危险性
(一)原料、中间体、成品的危险性
石油化工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中间体、半成品成品以及所加入的试剂和催化剂等,大多数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很多比较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例如:压缩气体、易燃液体、氧化剂、腐蚀品等,都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被使用或者储存,而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工艺操作的条件比较苛刻,使温湿度达到了物质的自燃点,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二)生产工艺的火灾危害性
一是,超温或者加料过量会导致反应失控,从而发生火灾,在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温度过高、加料过剩,会直接影响到反应的速度,然后使反应产生更高的热量,造成低沸点介质气化、不稳定物质分解等,引起系统内压升高出现爆炸和火灾。二是,低沸点介质气化造成系统超压,一些低沸点介质在达到沸点以上的温度中会发生相变,然后产生蒸气,在高温系统中气化超压,从而引起爆炸和火灾。三是,高热物料喷出,在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如果物料的温度高于自燃点,一旦喷出就会着火燃烧,而使物料喷出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设备故障、管线腐蚀、设备超压、空管位置不当、管道维修保养不及时等。四是,生产工艺系统中产生爆炸性混合物,石油化工的生产工藝系统中正常是不会发生爆炸,但如果设备发生了故障、操作失误、物料错投等,使其产生了爆炸性混合物,就会引起火灾事故。另外,反应装置如果在贮存的过程中混入杂质,引发化学反应或者危险性副反应,也会导致爆炸和火灾的发生。
(三)特殊工艺的火灾危害性
在石油化工生产的停车、检修以及生产过程中,会通过置换设备、工艺管线等,对易燃易爆物质进行处理,从而保障生产的安全。但在置换的同时也会引入一些特殊的火灾危险性,例如:被置换的易燃易爆气体,置换不彻底,使得取样分析结果与标准不相符,或者被置换后的气体无法排入到安全场所,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二、石油化工生产工艺火灾有效预防措施
(一)进行温度控制
温度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需要进行控制的一个主要参数,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保障化工产品质量的一个要求,也是有效预防工艺火灾的一个途径。在生产的过程中,如果温度超过控制指标,就会使液态物料急剧沸腾,出现爆炸或者自燃的现象,而如果温度过低,会使物料凝固冻结,从而堵塞管路,导致设备胀裂,所以要做好温度控制工作。首先,要合理选择传热介质,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热载体有电阻丝、水蒸气、熔融金属以及矿物油等,常用的冷载体有气体和制冷剂等,在选择载体时,要避免使用与物料性质相抵触的载体,其次,要及时的转移反应热,在有机合成中的氧化反应、聚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要采取措施避免热量积聚,常见的移出反应热方法有冷料循环、稀释剂循环、惰性气体循环等,也可以采取一些工艺措施。
(二)加强各阶段的防火控制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设计源头做好防火控制,合理选择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等,充分考虑消防设施的配备,尽量选择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对于一些危险性比较大的地点,要合理布置防火间距,消防通道要顺畅,最好形成环形通道。二是,做好生产阶段的防火控制,一方面要做好生产过程的防火工作,生产现场配备相应的消防器具和防火安全员,加强对现场生产人员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和质量的监督检查,以此保障防火设计得到了落实。
三、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石油化工行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时刻存在危险。由于石油化工的产品通常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一旦引起火灾则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结合生产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的选择工艺,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尽可能找出潜在安全隐患,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惠志刚,王龙.石油化工火灾的处置与对策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2):77—78.
[2]姚泽胜.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性能化评估技术研究[D].四川:西南石油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