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故事情节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19-12-14刘世艳
刘世艳
情节是事件的组合,是故事的灵魂,是叙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尾声及结局,通常而言,故事的情节是最吸引读者的,而文本中的文字、插图、人物表情及动作等无不诉说着情节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聚焦故事情节,即教师设计有层次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从情节出发,关注故事的主题、内容、情境及情感,整体感知再分层输出,从而让学生在享受故事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语用能力。
一、阅读教学中聚焦故事情节的意义
聚焦故事情节,可以维持学习兴趣。故事情节是完整连贯的,如果我们把故事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则会让故事丧失完整性和真实性,这不仅会让学习变得枯燥乏味,而且不利于学生在语言输出时及时调用所学语言知识。反之,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故事,让学生徜徉在整个故事情节中,那便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体验英语、习得语言。
聚焦故事情节,可以提升语用能力。学习一门外语的目的是用该语言来交流思想、获取信息,而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聚焦情节的故事教学强调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和应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思想、体验情感,做到形式与意义、功能与结构、话题与任务的统一,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聚焦故事情节,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在故事情节的解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逻辑线索及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进而读通、读透文本,并在头脑中构建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语篇结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中聚焦故事情节的实践
(一)读前激趣启思,为引入情节做好铺垫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先根据故事的话题和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类似的经历,或教师提出一些与文本故事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从而为后面进入情节,听故事、看故事、读故事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提5W 问题(Where/When/Who/What/How),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使阅读由浅入深,由封闭走向开放,并将文本知识转换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问题链。
(二)读中聚焦情节,理解文本
1.多角度聚焦情节。
(1)从标题入手,激活思维,预测情节
根据标题预测情节是英语故事教学常用的手段之一。这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能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阅读兴趣走进文本。
如:在教学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5 A party 一课时,学生接触到这个标题,很自然地会产生疑问:Who will have a party?Why will they have the party?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t the party?Are they going to eat or play? How is the party? 带着这些疑惑,学生阅读文本。找答案的过程,也是理解故事情节,理清文本脉络的过程。
(2)从插图入手,理清脉络,串联情节
教材中的故事往往是由文字和图片共同叙述的,而文本中的插图往往呈现情节中精彩的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促进语言表达,教师可借助插图,如果没有插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为文本配图。将文字转化成图画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进行理解、消化、表达的过程。
例如: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1 Cinderrella 一课,这就是通过图和文共同演绎故事的。从Cinderrella 受后母刁难,到不能去参加聚会而伤心,到得到fairy 的帮助,再到聚会上与王子跳舞丢掉一只水晶鞋,最后因为鞋子又与王子相遇。整个情节,学生都能借助插图去体验和学习。
(3)从结尾入手,制造悬念,追溯情节
在读故事时,不一定都要采用从前往后的顺序,教师可以从故事结尾切入,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及好奇心对故事进行追根溯源。例如:在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 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出示文本中的最后一幅插图(见图1)。
(图1)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Who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接着播放与此插图相对应的文中故事结尾的录音:From then on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ame good friends. 教师紧接着抛出问题:狮子和老鼠这样两个大小悬殊如此之大的动物怎么会成为朋友呢?What happned? Why could they become friends? 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对故事情节产生好奇,也能让故事学习更具目的性。
2.多策略深入情节。
(1)制作思维导图,关联情节,理清脉络
根据故事情节制作思维导图,可以让学习轻松高效。基于话题,我们可以用圆圈图、树形图、括号图来建构话题概念、把握话题结构、梳理话题思路;基于过程,我们可以设置流程图,记录事件发展的过程;基于对象,我们可以用气泡图、桥型图来获取分析对象行为的依据,类比对象的要点信息。
例如:在教学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3 Holiday fun 一课时,笔者就用双向图(见图2)来对比两个主人公假期的不同活动。两个人物放在中心,左右两边的大括号里呈现两人各自的活动,中间连线处表示两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涉及过去时态,动词的过去式用彩色笔标出,让学生一目了然。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类比能力,破解教学难点。
(图2)
(2)填写表格,概括情节,提炼总结
在人物众多的故事中,为了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表格。表格能使复杂的内容得以归类整理,从而便于学生记忆和表达。
以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4 Then and now 为例,文本展现了Mike 一家四口的过去和现在。 通过对人物过去和现在的比较,学生可以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在教学时,以表格(见文末表1)的形式呈现人物的变化,提炼主要内容,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读后拓展,延伸情节
复述。在学生总结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故事,以此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复述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平台,学生在吸纳内化、重组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能体会到语言的无限张力与活力。
表演。故事类文本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适宜表演。学生自编剧本,制作头饰和道具,设计动作和造型,进行表演,可以更好地把握角色的语气、语音、语调,从而更充分地理解故事。
续写或改编故事。读与写,相辅相成。教材故事的人物、场景和主要情节已经“和盘托出”,那教材中的故事结束后又将如何发展?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碰撞,激发续编故事的灵感。如: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中,金发女孩闯进三只熊的家,看到三只熊很害怕,那三只熊又会有什么反应呢?它们最终会原谅金发女孩吗?教师可让学生续编故事。通过这样的续写或改编,可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表1 Mike 一家的过去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