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风流”的宝藏社区
——“桃花坞”
2019-12-14
记者丨蒋安琪
历史上的桃花坞,因明代唐伯虎而名满天下,却并不是因唐伯虎才有。唐朝诗人杜荀鹤所作的《阊门泛槎》中,已有“桃坞论今昔”。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确以《桃花庵歌》中描述的潇洒“隐居”生活,“挑逗”得后世对这里浮想联翩,循迹而来。现实中的桃花坞人家,千帆过尽是淡然,淡然之下又自带了几分双荷花池旁的风骨雅兴。
社区改造整治,提升生活品质
据说从前桃花坞里住的都是大户人家。因为笃信西北角可以聚财,受到了有钱人家的青睐,可这地方确实是块宝地。观前、石路、火车站是苏州城最热闹的三块地方,从桃花坞到其中哪一处,步行都不过二十分钟,可它自己偏偏还是个安静地儿。
想象是想象,现实是现实。从我们知道的昔日盛景开始,桃花坞一带日渐衰落,并没有想象得热闹。如今的桃花坞大街上,往来行人并不多,不复想象中的旧时繁华,却也十分闲适。大街两侧开着零零碎碎的小店,五金店、杂货铺、水果店,担负着居民的衣食住行。这样的节奏,倒像是昔日苏州清雅街巷本来的面貌。
廖家巷里,老街坊畅聊,这也是现在:桃花坞大街整改前,这一带尽是小路,走不出去,只有一条通往皋桥的小路。可别就此看轻了这地方,桃花坞还是桃花坞。纵横的街巷内“藏”了大量明清老宅,光有记录的文化遗存就有400多处。
随着岁月的更迭,原有的老宅生活也日渐“年老色衰”、“体力不支”。在现有条件下,如何让老宅里人们的生活平滑向前,是最重要的。而这里的生活,也确实在发生着变化。
从桃花桥弄一带曾经也算林立的工厂被逐一拆除、搬离开始,周围就变得清澈;定期对“桃花河”河道的清淤,令水质恢复见绿。
大杂院里逐一铺设了各种生活管道。弄堂里的景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阵阵生煤炉引起的黑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天然气;家家门口的马桶消失了,每家每户都有了卫生间;倾盆大雨不会再“冲了龙王庙”,下水管道、排水系统全部扩容升级。街巷的垃圾收集站也不会再污水横流,或腐败味四散,或黄鼠狼横行,带盖的桶装垃圾箱将负面影响尽可能降低,路面也得以长时间保持干净。
住在打线场的老街坊肯定道,环境整治令桃花坞人家的真实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提升。
风骨雅兴,社区生活的万千风情
桃花坞社区的居民们自带雅兴。
住在打线场的老街坊是位资深的沪剧演员,他的父亲也是沪剧演员。他在社区里成立了桃坞申曲艺社,没有演出的周日下午,就教唱、传授沪剧爱好者演唱技巧。听剧,是他的人生乐趣,哪儿有玩沪剧的地方往哪儿跑。晚饭过后,再沿着平门段环城步道兜一圈,这一天就算圆满了。
铁路新村里的阿姨嗜好种花养草,月季、睡莲、玫瑰花、海棠花、太阳花、绣球花……将老旧的院子装扮得风韵雅致,月季花开时,花香阵阵,沁人心肺,可以香遍整条小巷。
前不久,桃花坞社区还开展了一场“装点城市色彩传承桃坞文化”特色活动,组织30多名志愿者对辖区公共墙面进行美化提升,普普通通的墙面画上了一棵棵桃树,朵朵桃花跃然于墙面,极具苏式特色,无声传递着桃花坞文化的灵魂,焕然一新的墙面让走过路过的居民们纷纷驻足点赞。古朴的小巷里掀起的“涂鸦风”,让老年居民跟着年轻人一起,也赶了回文化潮流。
唤醒桃坞记忆,复兴姑苏文创
社区里,既有朴园及其内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也有含苏州美术馆、苏州市名人馆等众馆的苏州公共文化艺术中心,有五亩园内的昆剧传习所,还有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但于桃花坞人家而言,在最稀松平常的日子里,还是抬脚出门,往平门城墙下、护城河边信步一游,更加逍遥、洒脱。
最令居民骄傲的地方,还是能与风流倜傥的才子唐寅为邻,同居桃花坞,无论尘世多么纷纷扰扰,桃花坞里总是风平浪静。平门内西大营门双荷花池13号,是唐寅的故居遗址,也是桃花坞整个片区的灵魂,是社区老少们骨子里“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寄托”。2010年底,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启动,包括唐寅故居遗址在内,东至西大营门,西至廖家巷,北至桃坞才苑南墙,南至前新街,占地约7.1公顷的唐寅故居文化区整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桃花坞是苏州传统手工艺重要的生产地与集散地,以当时的品味与审美将文化、创意与产业融合发展到一起。今天,桃花坞依旧努力在用文创讲述着姑苏故事。连续两届苏州国际设计周在唐寅故居文化区举行,或许就意在此地,贯通古今,将桃花坞的文化记忆再度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