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社区,大江湖

2019-12-14

现代苏州 2019年23期
关键词:江湖街道社区

记者丨亦安冉

一个社区里有江湖吗?答案是: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社区的地方,更有大江湖。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临近年终,我们盘点了一下苏州的社区,发现个个有想法,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有主张。

社区虽小,卧虎藏龙。一个个社区身手不凡,有一眼就看得见的美好,也有深藏不露的幸福,社区江湖,风起云涌。

社区江湖“绝招”多多

江湖有门派,社区有绝招。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绝招秘技,而秘技的作用也是各有千秋。

话说古城西南的道前辖区,有着十几条蜿蜒的小巷:富郎中巷、庙堂巷、余天灯巷……这些巷子里的老宅遗址颇多,姑苏区沧浪街道道前社区由此打造了一条“红印道前”微旅行路线,挖掘辖区的红色资源,把各种省级市级文保单位、以及控保建筑和乘骝桥、剪金桥巷等历史遗迹都串联了起来,可谓是体会苏州古城风起云涌“江湖往事”的最好社区。

桂花社区,则非常会玩绿色,闲置地上建起了“百花园”、 “百草园” 、“百景园”,各种花卉、中草药、盆景植物,景色宜人,气味清新。不少居民还喜欢养花种草,一不小心这个社区就得了个“绿色桂花”的称号。

苏州工业园区西北部的苏安南社区是老人居多的小区,但是这些爷爷奶奶们可都是琴、棋、书、画各显神通的,又是棋乐文艺社,又是丝韵艺术团的,不仅强健身体愉悦身心,还拿下了不少奖项!

身在最繁华商圈的社区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作为古城众多社区里企业比例大于住户比例的社区,平江街道观前社区一直致力于让居民们得到商圈的辐射。比如苏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机关党支部结对清洲里10号,新华书店支部结对清洲观前20号,光大银行支部结对干净东路716号等等,这些单位以认领大院、楼宇的形式,开展卫生整治、环境提升、普法宣传、公益服务等活动。观前街老字号那么多,关于老字号的传承和发扬,观前社区也不断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与老字号携手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还有一个地处商圈的社区是石路社区。为了让商家、居民、社区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石路社区建立各种阵地,举办各类活动,社区携手商家,成立了石路商圈党建联盟,目前有72家单位、46家党组织、2650名党员参与其中。这么多优质的联盟资源来服务居民,怎么能不好?石路社区不仅购物方便,社区还特别有文化味呢,梅竹书苑、和平里书场,以及山塘书院都是极好的证明。

社区巷子中的美食更是寄托了苏州人对生活的期许和用心。像锦帆路社区的那家藏书羊肉,每到冬日让很多人心心念念;苏安南社区的哑巴生煎,隐身在小区里,本地人都爱去这家老店尝一口家乡烟火气;旧学前社区的杨招娣糕点,据说吃过这家的赤豆糕和赤豆猪油膏的人,没有一个不上瘾的;金狮社区的老王蛋饼,蛋饼油水很足,面饼被炸的酥脆,仿佛永远都在排队的节奏中……

社区江湖学不来的文化秘籍

不敢说苏州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不敢说苏州的名人和名家比其他地区多。但是2500多年,各朝各代,几多文人墨客定居驻足,苏州里里外外,多少富商贵胄退隐此间,成就了苏州文化昌盛,文艺发达。园林,丝绸、刺绣、昆曲、苏剧、评弹、吴门画派、状元榜眼,千百年来苏州文化闪烁生辉,就连小巷的名字都是带着文人墨客的印记的,比如:书院巷、仓街、丁香巷、范庄前、大儒巷、锦帆路、马医科、颜家巷……这些文化气息十足的小巷,是社区里的寻常小径,也串起了古城的细密脉络。

连平时穿梭的小路都这么有文化,社区自然也不乏带文艺范儿的,往往叫人惊艳。

比如沧浪街道巧妙运用宝贵的文化资源,创作了一部又一部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艺作品,早在几年前,姑苏区沧浪街道编排了独舞《粥担与老人》,当时作为全市唯一的舞蹈类参赛节目,一举夺奖。2015年,沧浪街道和姑苏区文化馆联合创作了表现力更张扬、内容更丰富的群舞《忆糖粥》,获得首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舞蹈类金奖,第十二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并两次登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非遗系列第二部舞蹈作品《木刻春秋》,2018年由沧浪街道和姑苏区文化馆合力创作,获得第二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舞蹈类金奖,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

要说最有书香味的社区,就当说到平江街道的历史街区社区了。靠近平江路,又与世界文化遗产耦园仅一墙之隔,作为位于景区的社区,“苏香历史”正是它的品牌,古城保护、文旅融合,书香的味道由此更有了一种体验感。2019年4月,融传统与现代高科技于一体的“人文平江”科技体验中心开馆,之后的每一天,它都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向人们展示着平江路的风情。

定慧寺巷社区可不得了,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定慧寺、双塔园林、周瘦鹃故居、顾廷龙故居、袁学澜故居、吴作人艺术馆……都深藏在定慧寺巷社区,是不是很羡慕住在定慧寺巷社区的居民呢?

要说古城内最有情调的社区,莫过于双塔街道的滚绣坊社区了。滚绣坊,在古代就是有“调调”的地方。在古代,滚绣坊是显宦大族居住的地方,目前有吴氏继志义庄、叶圣陶故居、顾宅、太平天国梁王府等遗迹,直到解放前,这里也是不少名流豪门的别墅聚集区。今天,这里又成了情调小店的聚集区。社区工作站,也是有情调的,耳边听到的是评弹、昆曲,在这里,每周会有老师为居民上课、排练,还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也经常在社区内展开。

关键还在修炼内功心法

社区治理,是看不见功名的江湖。归根结底,还是内在的修为。话说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花拳绣脚徒有其表,显然不算,只有刻苦修炼内功,才能练出真功夫。

对许多老旧小区来说,社区治理往往先从整治环境入手,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工作到位了,整个社区就仿佛新生一般。对小区环境的关注,也是对人们居住体验的最直接改观。有些社区不仅搞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还向居民发布了“垃圾分类义务监督员”招募令,让居民主动报名,开启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居民自治模式,全力打通小区环境提升的畅通路径,维持小区的长治久净。事实证明,让居住其间的人先开始修炼自己,老小区也可以有高颜值,周围环境舒心了,当然幸福感满满。

社区治理的江湖草长莺飞, 处理邻里之间的矛盾,水平高不高,真的非常重要。像新元新村,是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农村拆迁安置小区”,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陈年的老旧习惯导致小区环境问题不少,邻里矛盾纠纷时而发生,环境问题,停车问题都是老大难。新元新村所在的金阊街道运河社区党委组织集中区域网格联动站、共建单位、大学生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一番治理之后,环境好了,邻里矛盾也少了很多。

这年头,居住讲究环境和人文,办事也有科技的“加持”。这不,双塔街道第二联合工作站,就把信息科技结合到社区工作中去了,又是《全科社工办事流程》,又是机器人的,服务质量蹭蹭蹭地就上去了,大家都开心。

对于养老这个社会关注的话题,有个社区用了十年修炼。在古城核心区的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养老并不是刚刚开始的工作,早在十年前,它就在古城区办起了最早的“托老所”。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慢慢修炼,南山驿站已经成为了街道养老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保障、精神慰藉、价值体现服务。营造“孝爱”双塔,真正让辖区老人健康养老、快乐养老。

终究是苏州人性子慢,沉得住气息,像练太极八卦一般,慢慢练,天长日久,自会产生强大的内力,练就出深厚的内功来。

猜你喜欢

江湖街道社区
社区大作战
热闹的街道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街道生活
爱的江湖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风居住的街道
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