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舆纵览: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地图》简介
2019-12-14秋叶
18世纪中后期,跃居欧洲头号强国的英国曾于18世纪末期与19世纪初期不足三十年,先后向中国派遣三次外交使团,费用全部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承担。这三个外交使团分别是卡思卡特使团(Cathcart’s Mission,1787—1788)、马 戛尔尼 使团(Lord Macartney’s Mission, 1792—1793)与阿美 士德使 团(Lord Amherst’s Mission, 1816)。卡思卡特使团由于正使卡思卡特因肺病殁于航行途中而作罢,而阿美士德使团由于英使在京不听从朝廷的觐见安排而被逐出北京。因此,只有马戛尔尼使团达到了面见中国皇帝并与朝廷官员展开谈判的程序性目标。
18世纪,由于英国社会兴起“中国热”,英国对于中国的茶叶以及瓷器、漆器、丝绸等“奢侈品”的需求激增,他们开始重视与中国的贸易,且获利颇丰。有资料显示,在1775—1785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贸易上的年均利润率高达29%, 1785—1795年亦达21%。然而,这种贸易是不平衡的,因为英国的羊毛织品及金属制品等大宗货物在中国一直无法打开市场,他们将此归咎于中国政府对于外贸的排斥政策。英国人将“广州体制”与其占绝对主导的与印度的贸易关系相比拟,自然就对与中国通商的政治、经济环境越来越不满意,甚至感觉到窒息与屈辱。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他们决定绕过不愿意与他们直接交涉的两广总督及腐败的广东地方官员,直接以英国政府的名义与他们认为更为“开明”“公正”的中国最高统治者达成某种商贸与外交条约。
综合英国三个使团的使命,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条:1.扩大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尤其是毛纺织品及代表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的金属制品的出口;2.让中国开辟更多的通商口岸,尤其是北京等对于英国产品有更多需求的北方口岸,废除广州一口通商体制及其附属的诸多贸易“潜规则”;3.让中国在茶叶与丝绸产地出让一块土地或岛屿作为英国商人常住地,且不受中国司法管辖;4.与中国签订贸易协定并在北京派驻使节。英国使团的以上目标不仅涉及中英双方的利益,更与中国的主权与现有体制相抵触,大清朝廷由此将其一一驳回,最终让马戛尔尼使团空手而归,实属情理之中。后来的中外研究者往往将英国使团的失败归咎于大清朝廷的傲慢自大、墨守成规以及疑虑偏见,相比之下,英国的形象被塑造成了耸立在引领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力量,中国错失了一次走向现代化的难得机会。然而,我们也应该正视这样的事实:中英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各自对世界的认识及其与此配套的行政体制,两国在交往的过程中可以求同存异或者互相靠拢,但要让中国为了照顾英国的利益而单方面改变体制并放弃主权,这当然只能是英国人的一厢情愿,是任何国家在平等条件下都无法做出的让步。于是,英国只能于阿美士德使团失败后二十余年后诉诸武力,采用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者惯用的野蛮手段攫取上述觊觎已久的特权。今天,在中美商贸冲突的大背景下,我们再次回顾当时东亚地区性强国中国朝廷与西方第一强国英国高层的直接接触与碰撞,确实感觉有相当的可比性。(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