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重庆地区唐宋墓出土下颌托的文化内涵

2019-12-14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奉节县下颌

冯 爽

前 言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下颌托的研究一方面注重对下颌托的年代、形制、源头、墓主人族属问题的探索,另一方面多在讨论下颌托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近几年来,学界对下颌托的文化内涵的争论十分热烈,但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就国内来看,1998年王银田、王雁卿等在整理《大同南郊北魏墓群107发掘报告》①王银田、王雁卿:《大同南郊北魏墓群M107发掘报告》,《北朝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时首次关注下颌托,并对该器物的定名、时空分布、功能及传播等方面做了初步研究。经王雁卿整理后,发表在《大同南郊北魏墓群》下编第三章《葬俗》中。两位学者认为下颌托源自西方,是由古希腊文化地区传播至中国,但未详细说明下颌托的文化内涵。2010年吴小平在《三峡地区唐宋墓出土下颌托考》②吴小平:《三峡地区唐宋墓出土下颌托考》,《考古》2010年第8期。中对三峡地区唐宋墓出土下颌托的形制、年代、源头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他判断该地区下颌托的年代自安史之乱的肃宗时期至北宋晚期,是胡人的传统,使用人群主要是唐代中期汉人官吏,但该文也未对下颌托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索。就国外来看,宋馨研究在古希腊文献中都已经提及下颌托的使用,并称之为othone,原意是女性穿着用的白色亚麻布,古希腊公元前6-前5世纪时祭祀用的陶瓶上常绘有陈尸哭丧仪式的图片。③王银田、王亮:《再议“下颌托”》,《暨南史学》第九辑,2014年。国内下颌托的文化内涵研究主要以王银田先生为代表的“萨满教说”和以冯恩学先生为代表的“祆教说”。

(一)萨满教说

2013年吴小平的《论我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在三峡地区唐宋墓出土的下颌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其他地区出土的下颌托,推测下颌托的流传路径是从新疆至大同到两京,最后到三峡和南方地区。同时他赞同宋馨的观点,认为下颌托与草原游牧地区流行的萨满教有关联,其形制的由来及文化内涵或是在游牧地区萨满教灵魂不灭观、丧葬面具盛行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其作用就是将头颅固定,以便灵魂认识和返回,承担着与丧葬面具同样的角色。并在文章中借用王银田先生的观点,对祆教说进行驳斥。①吴小平:《论我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考古》2013年第8期。2014年7月付成章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下颌托问题初探》中,也赞同下颌托是受萨满教的影响,认为中国北方民族墓葬中出土下颌托多与丝织覆面相结合,是充满萨满教色彩的器物②付成章:《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下颌托问题初探》,《赤峰学院学报》第35卷第7期。。

(二)祆教说

冯恩学先生在《下颌托-一个被忽视的祆教文化遗物》中,提出下颌托源自祆教文化。理由如下:这些墓葬中发现了祆教管理火坛的浮雕、月牙托太阳的装饰等与祆教相关的图样;宝塔坪出土的下颌托使用了乌银工艺③将银器表面镶嵌或者涂敷银、铜、铅的硫化物的工艺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乌银”,该工艺兴起于古罗马时期。这种工艺通常的制作方法是在银器表面錾刻花纹,然后将银粉末填充进花纹凹槽,最后加热到溶解后与银器表面相结合,另外一种就直接在银器上喷涂,奉节宝塔坪正是使用了这种喷涂工艺。乌银工艺在西方广泛流行的时期粟特系统时期,罗马—拜占庭系统时期,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证据。参见崔健、刘爽、魏东、吴小红《中国乌银工艺的首次发现和初步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七辑)2008年第9期。,所以冯老认为下颌托可能是中亚草原游牧民族在祆教的影响下创造的一种遗物,随信仰祆教的粟特人在北朝隋唐时期入华定居和迁徙而在我国传播④冯恩学:《下颌托——一个被忽视的祆教文化遗物》,《考古》2011年第2期。。王春燕在《关于吐尔基山辽墓金下颌托的一点思考》中从契丹与胡人在历史上交往密切为切入点,认为吐尔基山辽墓下颌托的宗教内涵应该是萨满文化吸收祆教文化形成的新组合。⑤王春燕:《关于吐尔基山辽墓金下颌托的一点思考》,《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冯恩学先生从民族学的角度考证“带金片圈成的冠帽”是较成熟的萨满帽盔,“可以确定吐尔基山辽墓的墓主人是以萨满入殓的契丹萨满”,但并未说明这种带下颌托的“冠帽”就是祆教遗物。⑥冯恩学:《下颌托——一个被忽视的祆教文化遗物》,《考古》2011年第2期。2014年8月王春燕、佰嘎力在《内蒙伊和卓北魏下颌托的前世今生》中同意下颌托的前世可以追溯到阿富汗西伯尔汗“黄金之丘”六号墓的金质下颌托的观点。⑦王春燕、柏嘎力:《内蒙伊和卓北魏下颌托的前世今生》,《中国文物报》2014年8月15日。该墓的时代为公元前1世纪初至公元1世纪末,墓主人为中国敦煌的游牧民族大月氏,同时在该墓周围发现了祆教的祭坛遗址。

综上所述,赞成祆教说的学者占有多数。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下颌托是华化祆教的遗物,其形制是由祆教祭司佩戴的口罩演变而来,是随信仰祆教的粟特人在北朝隋唐时期入华定居和迁徙而在我国传播。持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根本没有确凿的证据与琐罗亚斯德教有关,此外,下颌托是用来托住下颌,与祆教祭司的口罩的形制完全不一样。并且在粟特人墓葬中极少发现下颌托。①王银田:《下颌托与祆教无关》,《中国文物报》2014年10月24日;王银田、王亮:《再议下颌托》,《暨南史学》(第九辑),2014年。学者对于下颌托的宗教内涵到底受哪个宗教影响讨论的如火如荼,至今未有明确的结论,对重庆地区下颌托的文化内涵研究也寥寥无几。笔者基于前人的讨论,利用相关文献、考古资料,拟从重庆地区唐宋墓出土的下颌托为出发点,对重庆地区出土下颌托的时空分布作出解释,采用类型学、文献研究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重庆地区唐宋墓出土下颌托的文化内涵。

一、重庆地区下颌托的考古材料分析

(一)重庆地区下颌托的考古发现

重庆地区墓葬中出土的下颌托数量较少,依据考古发掘资料,仅发现6件,具体如下(表1):

重庆巫山县江东嘴唐墓②南京大学历史系、重庆市文物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巫山江东嘴遗址发掘报告》,参见《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ⅡM5,1件,银质,托于墓主人下颌骨上,下端护托为勺形,上部为银丝状,缠绕于头部,左侧上端向外卷成钩状,残高20.5cm,厚0.5cm,护托宽5.3cm,厚0.1cm,随葬有青瓷盘口壶。

重庆奉节县宝塔坪北宋墓①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重庆市文物局、奉节县白帝城文物管理所:《奉节宝塔坪2001年唐宋明清墓发掘报告》,见《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ⅠM1006,1件,铜质,宽约0.5cm,残破。下端护托为勺形,从下颌环绕颅顶,在颅顶拧绕成小圈。随葬有“乾元重宝”“开元通宝”。

奉节宝塔坪北宋墓②南京大学历史系、重庆市文物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巫山江东嘴遗址发掘报告》,参见《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ⅠM5001,1件,铜质,残存一些下颌托残片。墓中随葬有乾元重宝,咸平元宝,皇宋通宝。

奉节县上关唐墓③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奉节上关遗址发掘简报》,《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M34、M44,两墓各有1件,铜质。M34:2 为椭圆圈形,下端护托为勺形,顶端扣合,两边呈弧形,长径21.2cm,护颌片长6cm,宽3.6cm,M44:2与M34:2相同。

奉节县宝塔坪唐墓④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重庆市文物局、奉节县文物管理所:《奉节宝塔坪唐宋墓葬的发掘》,见《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M1010,1件,铜质,由铜丝弯曲而成,铜丝两端缠绕呈小环状,中部宽扁。

(二)重庆地区下颌托的类型学分析

从考古发掘报告可以看出,重庆地区墓葬出土的下颌托的年代多集中在唐代,最晚到北宋。质地多为铜质,托颌片多似勺状。所出土的下颌托形制差异很小,仅有以下颌托两端的结合处有差异,所以以此作为分类标准,将重庆地区的下颌托分为两式,第Ⅰ式为两端缠绕成环,第Ⅱ式为两端扣合,与两京地区的下颌托形制十分相近⑤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任家口M229号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55年第12期;西安市文物委员会:《西安唐金乡县主墓清理简报》,《文物》1997年第1期;洛阳博物期馆:《洛阳关林唐墓》,《考古》1980年第4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东明小区C5M1542唐墓》,《文物》2004年第7期。。

第Ⅰ式:两端缠绕成环。重庆奉节县宝塔坪M1010,出土有青瓷盘口壶、方形铜镜,长沙窑执壶。重庆奉节县宝塔坪ⅠM1006.ⅠM5001 虽然该墓出土的下颌托已经残破不能见,但是同出了剪边的“乾元重宝”“咸平元宝”“皇宋通宝”,年代或为北宋。

第Ⅱ式:两端扣合。重庆巫山县江东嘴ⅡM5出土青瓷盘口壶,奉节县上关唐墓M34、M44。出土青瓷盘口壶、开元通宝(背面穿上仰月纹的“开元通宝”)。根据青瓷盘口壶的类型学⑥吴敬:《三峡地区的土洞墓年代与源流考》,《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研究,可以将年代定为唐中晚期或五代。

根据以上类型学分析,北宋时期下颌托的形制为两端缠绕成环,唐中晚期下颌托多为两端扣合。时空分布表现:从年代上看,集中在唐中期到唐中晚期墓葬,北宋时期的墓葬仅有两处;从区域上看,集中在奉节地区。从考古发掘报告可以看出,重庆巫山县江东嘴唐墓ⅡM5,重庆奉节县宝塔坪北宋墓ⅠM1006,奉节宝塔坪北宋墓ⅠM5001,奉节县上关唐墓M34、M44,奉节县宝塔坪唐墓M1010的墓葬形制都是土洞墓,这种墓葬形制并不是重庆地区的传统,而多为中原地区墓葬形制。

二、重庆地区下颌托时空分布分析

(一)重庆地区下颌托时间分布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下颌托出土的时间集中于唐代中晚期至北宋时期,出土下颌托的墓葬形制为土洞墓。唐宋时期的土洞墓都是唐中期以后的墓葬,经吴敬先生考证土洞墓是安史之乱之后出现在三峡地区。①吴敬:《三峡地区的土洞墓年代与源流考》,《中原文物》2007年第3期。有些学者认为土洞墓在重庆地区的出现和流行,“很可能与安史之乱中原地区南逃避祸的人们密切相关。”②吴小平、崔本信:《三峡地区唐宋墓出土下颌托考》,《考古》2010年第8期。笔者认同这种说法,这样说来下颌托很有可能与这些人有关。关于南逃至三峡的人们,主体可能为中原人士,其中应夹杂着粟特人。因为安史之乱后,唐朝境内掀起对胡人的攻击和对“胡化”的排斥,并开始对胡人进行驱逐,甚至杀戮。建中元年(780),对于回纥和粟特胡在中原的实行暴乱,张光晟曾上奏朝廷:“回纥本种非多,所辅以强者,群胡也……请杀之。”③(五代)刘昫:《张光晟传》,《旧唐书》卷127《列传七十七》,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朝廷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准许,但在张光晟杀掉回纥的首领后,朝廷仅是实施了轻微的职位贬谪。这也说明当时朝廷对西域胡人的排斥及杀戮之心。面对唐朝上下对胡人的排斥,“大量的粟特人迁徙到河北地区,在安史部将建立的藩镇求生存和发展”④荣新江:《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暨南史学》(第二辑),2003年12月,第116页。除了在河北地区,“自至德(756—758)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湖,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乃置荆南节度使。……领郎、硖、夔、忠、归、万等八州……”⑤《旧唐书·地理二》卷39,荆州江陵府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唐代后期诗人刘禹锡曾著诗一首:“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江下蜀江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⑥《竹枝词二首》,《刘宾客文集》27,《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077册。“楚山巴水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萝。”⑦《夔州竹枝歌九首》,《石澜诗集》卷16《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159册。也说明当时有不少中原人迁至重庆地区,其中就有粟特人。此外,唐代中晚期,唐朝上下都有使用下颌托的习俗,风气尤甚,这种风气很容易随难民南逃带入重庆地区。

(二)重庆地区下颌托空间分布分析

重庆地区唐宋墓下颌托主要发现在奉节地区⑧图片来自《奉节宝塔坪墓地唐宋墓葬研究》。(图一)。中原衣冠移至奉节地区也有其原因。“夔州今理奉节县,春秋时为鱼国,后属楚秦,二汉属巴郡,三国时为蜀重镇,先主自为吴将,陆逊败于夷陵,退屯白,帝改为永安,其后吴将全琮来袭,不克,晋宋齐并属巴东郡,齐兼置巴州,领郡置于此也,梁置信州,隋亦为巴东郡,大唐武德三年(620),避皇外祖讳独孤信也,改信州为夔州,其后或为云安郡,郡城临江领县四奉节汉鱼复县地,又有鱼复县故城在北赤城是也,卽汉之江关有白帝城及诸葛亮八阵图聚石为云安汉朐䏰县地今县西万户故城是下湿各高五尺多朐䏰虫故名焉,巫山楚置巫山郡,秦昭王三十年伐楚取黔中,巫郡是也,汉为巫县,故城在今县北有巫山及高郁山,卽楚词,所谓巫山之阳高丘之岨也,晋置建平郡,于此大昌晋武帝,太康初置”⑨(唐)杜佑:《通典》卷175州郡5,(清)武英殿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从历代在奉节设郡来看,奉节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此外,奉节在古代的交通、军事位置格外重要,春秋战国时期巴楚混战时,就被设置为捍关,捍关为峡路上的重要关口,《水经注》引法孝直言:“鱼复捍关①吴致华的《四川古代史》附《捍关考》与童恩正的《古代巴蜀》,对捍关位置一直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在今湖北长阳县古夷水上,一种认为在古鱼复(奉节县)境内。,临江据水,实益州祸福之门。”古代以白水关、阳平关、江关为四川的三大门户,而江关就在古鱼复县境内,旧在瞿塘峡北岸赤甲城,后移至夔门南岸,汉代曾设置都尉,夔关又称为瞿塘关、铁锁关。在唐中期,夔州的农业发达,杜甫《客堂》中有:“巴莺纷未稀,徼麦早向熟。”《行官张望补稻水归》中也有表现夔州农业生产达到一定水平的诗句。对于迁入路线,从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唐诗·杜甫十二》卷8,(清)光绪27年广雅书同刻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可知,中原衣冠从中原迁入重庆地区,也要经过夔州再到重庆地区。所以,重庆奉节地区分布有较多的土洞墓和下颌托或许与中原衣冠在该地区停留有联系。

综上所述,重庆地区墓葬出土下颌托集中在唐中期之后至北宋时期,或许与中原衣冠和粟特人在安史之乱后大量迁入重庆地区有关,下颌托集中在奉节地区发现,或与奉节农业发达,处于峡关要口,是迁入重庆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等综合因素有关。

三、重庆地区下颌托文化内涵分析

最早发现下颌托在阿富汗的席巴尔罕“黄金之丘”③樋口龙康:《出土中国文物的西域遗迹》,《考古》1992年第12期。,其年代在公元前1世纪初至公元1世纪末贵霜时代早期,由于“黄金之丘”这一发现,学界大部分都认同下颌托由西边传来。“黄金之丘”墓主人是来自中国甘肃的游牧民族大月氏,其重要发现是坟丘中间有灰的泥砖祭坛和祆教庙宇建筑遗址,这说明“黄金之丘”与祆教有密切关系。国内宁夏固原史道德墓的下颌托是金质的,史道德墓中的金覆面中的护额是1件圆形及月牙形组合的饰件,据考证这是祆教崇拜日月的反映。④罗丰:《也谈史道德墓族属及相关问题》,《文物》1988年第8期。明显继承“黄金之丘”下颌托。“黄金之丘”墓中发现下颌托与祆教痕迹,可以确定下颌托与祆教有关。祆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由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公元前628—前551)在波斯帝国东部创立。荣新江先生推测祆教传入中国大约在西晋永嘉五年及其后几年间(311—313)。⑤荣新江:《祆教初传中国年代考》,《国学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控制中亚时,粟特人就已经信奉祆教。⑥黄心川:《琐罗亚斯德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382页。然后“祆教传入粟特的同时又向北传入中亚七河流域的塞人部落”⑦七河地区塞人古墓出土的祆教祭坛的青铜器证明了该说法。[俄]A.H.贝尔什塔姆:《谢米列契和天山历史文化的基本阶段》,《苏联考古学》1949年第11期,转引自林悟殊:《火祆教的葬俗及其在古代中亚的遗痕》,《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尽管天山南北的塞人早在先秦时期就信奉火祆教,但是将祆教传入中原的是粟特人。《晋书·石季龙载记》⑧《太平御览》卷120引《十六国春秋·后赵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中记载祆教是十六国后赵(319-351年)的国教,也就是粟特石国的国教。根据《汉书·西域传》,在西汉成帝年间,粟特商人已经在中亚撒马尔干至长安的丝绸之路上频繁从事商业活动。既然祆教为国教,那么粟特商人中肯定夹杂着信仰祆教的教徒。在巴蜀地区,五代时期就存在过祆教崇拜和祆祠,主要表现在祆教赛神曲《穆护歌》的流行和灌口祆神庙的存在①姚崇新:《中古时期巴蜀地区的粟特人踪迹》,《西域文史》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峡江地区是穆护歌的流行区域,宋黄庭坚《题穆护歌后云》②《黄庭坚全集·正集》卷25,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648-649页。:

向尝问南方衲子云:“《牧护歌》是何等语?”皆不能说。后见刘梦得作夔州刺史时,乐府有《牧护歌》,似是赛神曲,亦不可解。及在黔中,闻赛神者夜歌,乃云:“听说侬家牧护”,末云:“奠酒烧钱归去”。虽长短不同,要皆自叙,致五七十语,乃知苏傒嘉州人,故作此歌学巴人曲,犹石头学魏伯阳作《参同契》也。

重庆地区穆护歌流行情况,火祆庙遗迹以及该地区的粟特人和波斯人的踪迹等作为该地区的粟特人和波斯人信仰祆教的证据③姚崇新:《唐宋时期巴蜀地区的火祆教遗痕》,《中古艺术宗教与西域历史论稿》,北京:商务出版社,2011年,第343-344页。。也就说明该地区确实有祆教的存在。换句话说,下颌托的出现也可能与该地区在唐中期以后的祆教有关。

结 语

本文根据重庆地区唐宋墓出土的下颌托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的分析,对重庆地区的下颌托的时空分布进行解释,认为重庆地区下颌托大量集中在奉节地区,原因或为奉节地区处于中原衣冠进入重庆地区的必经之地,并且自古以来地理位置重要,农业发达,适合定居。时间范围在唐中期,也就是安史之乱以后,或是因为大量中原衣冠的迁入。而同在该时期,中原地区盛行祆教信仰和随葬下颌托葬俗,那么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大量信仰该教的中原衣冠和粟特胡人迁入重庆地区,很有可能将该葬俗带入重庆地区。笔者推断,重庆地区唐宋墓出土的下颌托或是受祆教影响的产物。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奉节县下颌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BIM在重庆市奉节县高铁站站前大道设计中的应用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迷人的下巴
迷人的下巴
乡土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奉节县慈善会 荣获全市慈善工作三个“先进集体”殊荣
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剖析和对策研究
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