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扶贫车间”火了
2019-12-14包涛李熙临张旭
文 包涛 李熙临 张旭
“儿子有脑瘫,常年需要人照料,我也想出去打工,可是条件不允许。现在好了,街道把‘扶贫工厂’建在了家门口,每个月能挣1500—2000元又能照看儿子。”说这话的是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四屯社区的贫困户敖风仙。
“在家门口就业,收入每个月在2300元左右,还能照顾家人,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楚雄州大姚县六苴镇红光村委会贫困村民余志香激动地表示。
据了解,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像敖风仙、余志香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云南省把“扶贫车间”作为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创建就业“扶贫车间”,为留守贫困人员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增收岗位。截至2018年10月,全省已有20多万贫困人员实现乡镇内就地就近务工。
“扶贫车间”火起来了
2018年以来,云南省在文山州西畴县、砚山县、永平县等地先行先试,建成了一批“扶贫车间”。这样一些建在田间村口的工厂,切实解决了贫困人口家门口就业的难题,实现了顾家、务农、打工三不误,在助力弱势群体“站起来”方面有巨大的作用。通过前期探索,去年5月份,云南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为“扶贫车间”创建条件,并从就业补助资金中给予就业“扶贫车间”一次性1000元、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奖补金额,对全省各地“扶贫车间”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
在省级层面的重视和推动下,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项目几乎涵盖了蔬菜育苗、水果种植、手工艺、农产品加工、服装加工、电子产品、藤编等各个行业,并不断推动吸引一批批企业或市场主体,组织企业下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回乡参与建设“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使无法外出的贫困群众实现了顾家增收两不误,全省“扶贫车间”建设呈现如火如荼的景象。
对于“扶贫车间”,今年3月,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解决好易地搬迁群众的收入来源和生产生活技能问题,它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现在全国3万多个“扶贫车间”,有200多万人在里面就业,其中贫困人口接近100万。
毋庸置疑,从全省乃至全国,对“扶贫车间”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就近就业方面的重要性的认知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并从各个角度、各种渠道,整合资源,加大支持和帮扶力度。而“扶贫车间”作为脱贫攻坚战中助力群众脱贫、巩固脱贫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一下子“火”起来了。
形式是多样的“扶贫车间”
云南省多地根据渠道整合资源,发动企业、部门和个人参与建设“扶贫车间”,既缓解企业“用工荒”,又激活贫困村寨空闲劳动力、带动贫困群众就业。通过盘活资源,利用村集体或单位闲置用房、土地资源、村集体林地等就近就便发展生产。在精准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身体条件、就业情况等信息,分门别类采取相应措施,提供适合岗位。
目前,云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种“扶贫车间”建设方式,分别为厂房式“扶贫车间”、居家式“扶贫车间”、合作社式“扶贫车间”。
在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当地按照“一乡一业”的要求,紧扣产业扶贫,采用“党支部+企业+扶贫工厂+贫困户”的就业扶贫新模式,先后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到街道、居民小组设置扶贫工厂,帮助农村留守妇女特别是贫困家庭妇女就地就近就业。
2018年8月,当地引进云南鑫喜莱家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藤椅、茶几、大圆桌、小圆桌、方凳等编织工作。“我们的扶贫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不算高,既能帮助贫困群体中因缺技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而致贫的贫困户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摆脱贫困,也能帮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云南鑫喜莱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通过这种厂房式“扶贫车间”,可以激发县、乡龙头企业社会扶贫正能量,鼓励当地中老年人、妇女等劳动力进工厂、进车间从事农特产品加工。
在大理州永平县杉阳镇,返乡农民工肖永启在家门口创建以家用家具、圆钢钉为主导的手工制作“扶贫车间”。
肖永启创建的永启公司采取“公司向员工发放材料、员工在家编织制作、公司回收成品”的生产模式,把“生产车间”搬进了农家“院子”。为方便员工运送材料和产品,公司出资采购45辆货运三轮摩托车,免费发放给经济困难的员工,把生产线延伸到各家各户。永启公司已带动周边地区1380户、4000多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00人、残疾人260人,年均支付工资510多万元。
这种居家式“扶贫车间”,依托“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适合农户家中进行简单加工的产业,把车间建在千家万户,让贫困群众在家就可务工,增加收入。
而目前,在云南全省比较多的是合作社式“扶贫车间”,探索“入股分红、联养寄养、借母畜还仔畜”模式,引导贫困户以扶贫贴息借款、土地和林地等入股龙头企业,实现贫困户“股利分红+工资”双份增收。
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班母村富母乃村民小组,为了解决当地9户共29人无法依靠自身产业发展实现脱贫的问题,当地决定通过合作社组织成立各类专业化服务队伍,将有劳动力但无法通过自身发展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吸纳为“车间工人”,提供稳定保障机制,引入社会市场化手段,打破贫困僵局。
“扶贫车间”根据富母乃水源地生态保护需要,及其悠久的养蜂历史和蜜蜂产业良好发展前景等诸多因素为考量,在挂包单位巧搭“鹊桥”下,引入云南丁氏蜂蜜集团,通过生产合作,贫困群众将村集体土地、门前屋后的土地、蜂箱蜂群等生产资料提供企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实现共同生产。通过资金合作,政府注资56.32万元,为农户购买蜂箱等生产资料,交由企业托管三年,并在三年内按照注资的50%、25%、25%兑现红利到合作社,由合作社根据贫困户贫困程度进行二次分配,增强贫困户抗风险能力。
实实在在的效果
清洗藤条、捆绑、锁线,4个月时间,建档立卡户李芝梅编制藤椅的速度又加快了不少。从“扶贫车间”学会这门手艺后,她可是有了吃饭的法宝。“上次就业招聘会,有2家省内的企业等着要我。以前没本事都是人家挑我,现在变成我挑企业了。”说到这,李芝梅喜上眉梢。她介绍,这次昆明的这家工厂每个月给她开3900元工资,还包吃包住。
“扶贫车间”在脱贫攻坚战中,确实有效助力贫困群体摆脱贫困。
窗外阳光明媚,厂房内,工人们有的在低着头拧线、切线,有的在使用放大仪器进行细节操作……这是在文山州马关县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达凤村小组扶贫车间里的情景。
2019年,小坝子镇引进文山意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达凤村组建扶贫车间,雇用当地村民加工电子元件。
车间创建过程中,村里经过集体决议,把达凤村管理的闲置校舍无偿提供给公司作为厂址,并通过村干部挨家开展宣传动员,让村民了解扶贫车间的好处,短期内就招募到87名村民加入。
“扶贫车间的意义主要有三个。一是在家门口就业,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二是让人们有更多时间照料老人;三是用工作把人留住,守边固边。”意德电子总监高立葵介绍说,“因为家长每周五要接送孩子上学,所以我们安排职工每周五休息一天,这样可以增进职工们的亲子关系。”
车间内一条“就业一人脱贫全家”的标语引人注目,但是这真的可以实现吗?
对此,小坝子镇党委书记朱应霖算了一笔账:“今年的脱贫目标是年人均收入4500元,通过培训期之后,每人每月能拿到2000元以上,一个人工作一年有两万多元收入,以一家三口计算,年人均收入七千多元,所以实现脱贫的目标没有问题。”
目前,达凤扶贫车间覆盖达凤、酸汤寨等7个村小组230余户3000余群众,实际在岗工人87名,其中建档立卡家庭人口32名。车间成立三个月,已经有不少人受益。
村民侯景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夫妻二人在山东一家具厂打工。2018年底,家里70多岁的老人生病,他们决定留在家照料,扶贫车间的开工给了夫妻二人一个新的选择。
还处在培训期的侯景现在每月能拿到1600元左右。“在外打拼了10年,年年东奔西跑,十分不方便,两个小孩在读书,老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在这里方便照顾家。”她打算在这里长期干下去。
扶贫车间原则上招工年龄限制在18到40岁之间,“我们不允许学龄儿童来做工,发现了一定会送回学校,但年龄大一点只要肯学,工作也不复杂,还是可以做的。”高立葵说。
侯永平今年48岁,以前到缅甸栽过橡胶,到西双版纳当过搬运工,现在有了两个年幼的孩子,不能再外出务工,扶贫车间成为他新的选择。“每天管两顿饭,离家只有1公里,方便回去帮忙种田,我现在就是要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侯永平表示。
通过建立“扶贫车间”,到今年2月份,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已带动有劳动能力800余人到扶贫工厂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1人,员工每月工资最高能到2500元左右。
云南省积极推广“扶贫车间”扶贫模式,就近吸纳大龄、残疾、失地等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让贫困群众有了收入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