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新乡古戏楼研究

2019-12-14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戏楼新乡神庙

周 舟

(新乡市博物馆,河南 新乡 453000)

新乡地处河南北部,南临黄河,明清时期为卫辉府,系豫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这一地区也是河南戏曲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明清以来,当地出现大量戏曲文物,而古戏楼是当地戏曲文物的重要代表。戏楼,古时也称为“乐楼”和“戏台”,是我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戏曲结合的产物,也是城乡居民集会、举办文娱活动、进行贸易的重要场所。明清时期,新乡古戏楼众多,这足以显示当时戏曲在新乡的繁荣和活跃程度。有鉴于此,笔者以方志为基础,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对新乡地区明清戏楼进行探究。

1 新乡明清戏楼大量出现的历史背景

经济发展是戏楼出现的物质基础。明清时期,河南人口迅速增加,商业日趋繁荣。新乡地处豫北平原,卫河贯穿其境,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四周多种红花、小麦、花生、棉花,皆为远近商贾贩运之大宗。同时,随着明清卫河航运的发展,沿河两岸商号林立,摊贩麇集。“卫河蜿蜒千余里,东达天津,又会通州河至于北京,元明清三朝潜漕运故道也。乾隆而后,河南漕米改征折色,独江浙漕米犹自山东之临清州以入天津。故此河虽不大,然北数省转输命脉,实恃此一线长流。漕运外,以盐粮为大宗。舟于载盐入河南,复自河南载粮而北。其他杂货转输,亦为数不少”[1]。由此可见,卫河航运的便利进一步推动了新乡地区物资运输和商品贸易的发展,也带动着与此相关其他行业的发展。

新乡西北部的辉县,地处豫晋两省之交、卫河之源。隋唐时期,辉县百泉的祭河神活动逐渐发展成为当地重要的庙会。到了明代,各级官吏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亲祭神明,以报神功。当地官员依次排日祭祀,会期延长,规模扩大。“赶会客商逐年增多,范围扩向外县外省。年长日久,逐步形成全国性药材大会,以药材交易为主、同时交流土特产品、日用器物”[2]。明代以来,农历三月中旬至四月下旬,全省及邻省客商云集辉县,从事药材贸易。百泉药材大会也与江西樟树、河北安国并称全国3大药材大会。

戏曲的繁荣是戏楼出现的文化基础。明清时期,河南戏曲活动日益繁荣,各种演戏活动更加频繁,香火庙会、商业聚会、敬祖祭祖、喜庆酒宴皆借演戏渲染气氛,民众也热情高涨。雍正年间,时任河南巡抚的田文镜注意到河南的戏曲繁荣,“查得豫省,每于集镇冲要处,所扎搭高台,演唱罗戏,动辄三五日不散”[3]105。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原武县志》记载人们在集会活动中,“多以秧歌为娱,扮演故事,男女观者塞路日间”[4]。公元1935年的《获嘉县志》载:“春秋暇时,必演戏三日,或曰酧神,或曰还愿,实则人民娱乐之一种,当演戏时必召集亲朋前来听戏”[5]。田文镜在总结河南戏曲活动的成因时也指出,“盖小民每于秋收无事之时,以及春三二月,共为神会,挨户敛钱,或扎搭高台演唱罗戏,或装扮故事鼓乐迎神”[3]254。从上述史料记载中,不难看出当时演戏活动普遍且频繁。由于戏曲演出活动的兴盛,戏场建筑的需求量也极大增加,各地纷纷建造戏场建筑,戏场的数量剧增。

2 新乡明清戏楼的基本情况

2.1 区域分布

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统计,新乡古戏楼的总数为229个[6]。但笔者查阅大量史料,统计出的新乡古戏楼总数为201个,具体为新乡县23个、卫辉38个、辉县60个、获嘉41个、延津12个、封丘11个、原阳9个、长垣7个,与《中国戏曲志》的统计略有出入。根据戏楼分布情况,位于新乡西部和北部的新乡县、卫辉、辉县、获嘉4县戏楼数明显多于南部和东部4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乡戏楼分布的不均衡。

延津、封丘、原阳、长垣4县紧邻黄河,黄河在历史上多次成灾,仅封丘县在明清两朝就被黄河水淹全县10余次,可见新乡沿黄4县河患之深。长期的河患使沿黄4县地表建筑大量被破坏,很多戏楼无法考证。同时,在很多的沿黄地区,人们往往会在乡村中搭建临时性戏台进行戏曲活动,“逢年过节,古庙会演戏,用木板搭起来的戏台,此种戏台在当地叫‘高台’,演戏结束后,即拆除”[7]。高台的流行,一方面使戏曲活动快递传播,但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戏曲建筑的修建。西部和北部的4县地理条件优越,加之有便捷的卫河航运,经贸繁荣,戏曲建筑众多。

除此以外,西部和北部4县离山西较近,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在历史上,西北4县也多有山西移民,山西的戏曲文化对此地影响较深,戏楼也因此成为山西移民联络乡情、加强两地联系的重要纽带。就获嘉而言,“地处怀、卫之间,境内各姓家谱里亦多有记述其始祖由山西迁居至此的文字”;“在地理位置上距山西不远,明清时期山西人多有到获嘉经商之习,山西的戏班亦多有到获嘉演出的情况出现”[8]。这也是西北4县戏楼较多的重要原因。

2.2 年代分布

经考证,新乡地区的戏楼,明建26个,清建91个。此外,还有少量民国时期修建的戏楼,其余时代皆无法确定。清代戏楼明显多于明代,辉县清代戏楼多达49个,由此可见当地戏曲文化于清代更加繁荣。以辉县为例,“到了清代,辉县的歌舞戏、高跷戏、板凳头戏、旱船戏十分盛行,古戏楼的建造也最多,山西的上党梆子,安阳一带的乐腔、四股弦,怀庆府的怀梆及封丘、阳武等县的河南梆子,在辉县的活动十分频繁”[9]。到了夜晚,当地戏曲活动也十分活跃,“喧闹之响,震及红尘,灯烛之光,明如白昼”[10]。

2.3 戏楼类型

在当地众多戏楼中,考证出神庙戏楼127个,会馆戏楼7个,祠堂戏楼4个,官府戏楼3个,村舍戏楼48个,神庙戏楼和村舍戏楼占大多数。可见,神庙戏楼和村舍戏楼为广大民众听戏的主要场所。

神庙是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中国古代神仙众多,凡有忠义贤存、灵异奇变的人和物,皆可称神。有神便有庙,故民间的神祠数极多。神庙戏楼就是在神庙里设置戏台,并有观戏场地的戏楼。明清时期,仅新乡县城及其周边乡镇就有18座神庙,每个神庙皆有戏楼。新乡县城内最著名的戏楼便是城东的关帝庙戏楼,据乾隆十二年《新乡县志》记载,“关帝庙在东门内,正殿五楹,拜殿三楹,舞楼三楹,东西并用耳门,元至正间建,万历、崇祯年间先后重修”[11]。同时,各村寨也集资修建戏楼。除了看戏以外,戏楼也成为村民举行集会,交流情感,进行贸易的活动场所。

除神庙戏楼和村寨戏楼外,会馆戏楼也极具特色。明清时期,商业的发达促进了各地商人之间的沟通。大量晋商在新乡经商,并在新乡许多地区兴建供晋商聚会、议事、娱乐的商业会馆。这些会馆内的戏楼逢年过节会邀请当地戏班和名伶演出,有时还有晋商出资邀请家乡的戏班前来演出。这些戏楼往往建造的十分气派,结构也较为复杂。

2.4 建筑结构

新乡明清戏楼大多为砖木结构,在西北山区也有少量戏楼为石木结构。屋顶样式多为悬山式和硬山式,还有少量的卷棚式。县城庙宇内的戏楼屋顶皆用琉璃瓦,而村舍的戏楼往往使用农村普遍的灰瓦。平面结构多3面为墙,1面敞开,以供观看。部分戏楼开敞面较大,除正面外,左右两面也有所敞开。戏楼的房屋结构主要为单幢式,构造简单,建设成本低,适于广大农村地区。但戏台面积较狭小,不适合大型戏曲演出使用。对于观众较多的大型戏楼,例如新乡何屯关帝庙戏楼、辉县山西会馆戏楼,往往都是双幢并联或三幢并联结构。戏楼基本上都是面阔3间,宽8~10 m不等,进深一间,深7 m左右,台高1~3 m。戏楼檐柱材质为石质或木质,多为圆柱和方形。

河南古戏楼装饰有繁有简,主要取决于建造者的财力和观念,华丽的大多为会馆戏楼,如社旗山陕会馆戏楼、洛阳山陕会馆戏楼和开封山陕甘会馆戏楼等。新乡的戏楼以寺庙戏楼为主,雕饰较为简约,而村寨戏楼装饰风格更为朴实。神庙剧场演戏以敬神为主要目的,因此戏台的建筑设有固定位置,一般位于正殿之前,面对正殿。但也有一些神庙是将戏楼放置在山门之上,例如新乡东大街关帝庙戏楼、辉县宝泉玉皇庙戏楼、辉县平甸玉皇庙戏楼,此类戏楼正面为山门,背面为戏楼,过了山门便为正殿,戏楼与正殿相对而建。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建筑以坐北朝南为尊,庙宇的正殿往往坐北朝南,而与正殿相对的戏楼便是坐南朝北了。如果从有利于采光、观剧等实用的角度讲,戏台应坐北面南,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传统观念等文化因素在这起着决定性作用,实用性便退居第二位。

3 新乡明清戏楼的社会功能

3.1 祭祀功能

祭祀与戏楼的结合在中外早期戏剧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神庙内举行祭祀性的演出活动也自始至终贯穿了中国戏剧史。旧时唱戏目的多为娱神。因此,以庙戏为代表的祭祀性戏曲演出就成为广大人民参与祭祀活动的主要途径。神庙戏楼也是来源最古、出现最早、分布最广的戏楼。同时,由于新乡位于中原腹地,其城镇和乡村没有条件建造专门从事戏曲活动的场所,因此神庙也就成为民众听戏娱乐的主要场所。神庙祭祀与演戏合为一体的社会状况,向神庙建筑结构提出了要求,从而使戏楼成为神庙重要的附属建筑和标志性建筑。

新乡的神庙众多,有供奉自然神的火神庙、山神庙、东岳庙等;供奉人格神的关帝庙、汤王庙、玉皇庙、大王庙、龙王庙、奶奶庙等;供奉职能神灵的城隍庙、药王庙、财神庙、灶王庙等。除此以外,在山区还有牛王庙、马王庙、天爷庙等。这些种类繁多的庙宇遍布城镇与农村,每一处庙宇基本上都有戏楼,各庙宇内戏楼的戏曲剧目也依照本庙宇的性质而选择,“敬龙王演水戏,敬财神演关公戏,敬火神演火牛戏”[12]。

庙宇及庙内的戏楼也能反映当地民众的精神信仰和生活习惯。封丘、长垣民众长年受黄河水患影响,良田淹没、房屋倒塌、民不聊生。“大王”是封丘、长垣当地传说的河神,广大人民群众最怕黄河决口,便将希望寄托给大王爷保佑。“因此,黄河两岸的大堤附近,搭上很多戏台为大王爷唱戏。即是在其他季节里,有的商人要过河去开封做生意,也要不定时地在大王爷庙前唱戏敬神,以保过河平安。同时,商人为了生意兴隆,还给财神爷唱戏。天气大旱不下雨,官府、群众自发的敬关爷、敬天爷、敬城隍爷、敬使君,在其庙前搭台唱戏以示求神祈雨”[13]。

3.2 娱乐功能

明清时期,以神庙为核心的庙会活动,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的娱乐活动。庙会最早的形式也是隆重的祭祀活动,是人们敬祀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明清时期,新乡各县庙会众多,每年少则十几处,多则上百处。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民众寄希望于举办庙会,取得神仙欢心,祈求神仙佑护,以达万事如意。“于是就在传统的‘玉皇降临’‘神仙云游’‘城隍出巡’‘火神’‘马王’生日,‘关公斩妖’之日的先一天开始,唱三天大戏祈祷”[7]7。

随着时代的发展,庙会不仅只作为宗教活动,而且也成为普通民众精神联络和社交活动的纽带,庆祝节日的娱乐活动常在庙宇周围举行。庙会的娱乐性特征表现在由娱神变为娱人,震耳的锣鼓、动人的歌舞依托庙宇内的戏楼,吸引着周围的民众,娱乐和演戏成为庙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庙戏楼也就成为民众娱乐的重要场所。

乾隆二十年的《汲县志》详细地描述出当地庙会的盛况,“常年香火会,以敬事神”,“正月初九日上人朝黄花洞,或扮秧歌杂剧,或备酒榼聚饮,是日香泉寺亦然。二十九日小河坡火神会,里人以仪卫迎神,扮秧歌,晚多放烟火。三月十八日济渎庙,二十一日城西龙王庙,二十八日东门外东岳庙、府城城隍庙,四月十五日吕祖阁,十八日西北天仙庙,而北关外庙尤盛,商贾皆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六月十五日城隍庙,九月九日小河坡庙,十九日西盐田店大王庙,皆演戏。若五月登麦,九月收秋后,各乡村多祭赛演戏,尤得古者祈报之意也”[14]。由此可见,当地庙会极盛,庙会中基本上都伴随着娱乐和商业活动,在庙会活动中显现着欢快和愉悦的气氛。

在辉县,每年正月二十八会于城西的城隍庙举办当地最大规模的庙会,“不但全县各村的社火、龙灯、竹马、旱船、背妆等彩会都来参加,而且还邀请邻近县各村的娱乐会也来迁会,各种表演团体达1 500班以上”[9]103。而举办庙会的花销,也多由民众分担,“为龙王献戏之戏价按地亩分摊;为关帝献戏,多由晋商共酬;‘奶奶庙’‘天爷庙’的庙会演出,则从香火田收入中支付戏价;为‘火神爷’献戏,有按房财摊派,有按丁口交付;为‘灶君’献戏,均由各饭庄集资唱戏”[9]101。

3.3 商业功能

随着经济的繁荣,民众在庙宇周围举行活动的同时也带动集市兴起,从而使庙会带有一定商业色彩。明代手工业高度发达,市民阶层和工商阶层日益壮大,众多商品通过庙会营销,庙会更加兴旺。至清代,南北交通发达,商贸的繁荣进一步促进庙会的繁荣。久而久之,庙会的敬祀神灵的祭祀功能逐渐退化,其商业贸易和经济职能异常突出,人们参与庙会的目的已不是祭祀神灵,而是一种商业和娱乐的需求,在戏楼上进行戏曲演出就成庙会吸引民众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明清时期,新乡众多庙会的商业性逐渐增强,娱乐性的戏曲活动大多由“娱神”转向“助兴”,用来配合商业活动。辉县西部的薄壁镇,为晋豫两省之交通要道,是山西、河南两省土特产集散中心。“该镇商号林立,市场繁荣,仅石板路上就有72家饭庄,较大的商号百余家,商行20余种,多系山西商贾”。由于商业的繁荣,薄壁镇每年的大型庙会多达7次,“每年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九月、十月均有庙会,每次庙会均请戏班前来助兴娱民,在该镇4个古戏楼上轮换演出。在薄壁的古庙会中,以正月初八的古庙会的规模为最,会期长达9日,常由山西商户请来两台山西上党梆子班子唱戏9日”[9]103。

4 结束语

新乡于明清时期建造的大量戏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与当地的民间信仰、歌舞娱乐和商业活动密切相关。新乡古戏楼是当地戏曲艺术、建筑艺术的宝贵物证,其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到新乡当地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影响。古戏楼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历史上当地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继承发展的结果。同时,古戏楼也与地方曲艺的发展相互推动。民间曲艺、歌舞娱乐的繁荣,促使新乡各地建造戏楼。另一方面,在大量以戏楼为中心的娱乐与祭祀活动中,戏曲表演皆在戏楼上进行,戏楼也因此成为民众观戏的主要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新乡地方戏曲的发展。

猜你喜欢

戏楼新乡神庙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化龙村柏树庙戏楼
书之帕特农神庙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及其戏楼考述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戏楼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为新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一道“法律保险”
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