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城县现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2019-12-13王少辉

中文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蒙城县物种污染

王少辉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1

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需要我国乃至全球的人都要重视,它即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幸福、利益、生活环境,及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笔者现将一些环保知识及部分材料分享给大家,并就蒙城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谈一下个人的想法,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生态环境的概念

1.生态环境

1.1生态环境的概念。生态环境是生态和环境两个名词的组合。生态环境就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或作用的总和。

1.2生态环境的内涵。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环境。人类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称为地理环境,地理学把构成自然环境总体的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5个自然圈。

2.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

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或称为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时,各种对立因素通过食物链的相互制约作用,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环境负载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弱化或衰竭。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既有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测验表明,环境污染的危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上可分为四大类。

2.1大气污染。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大气污染的逐步增强,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得有害气体吸附力减弱,造成大量有害气体进入人体呼吸道,形成呼吸系统疾患;还有部分有害气体进入大气平流层,破坏大气臭氧层,使得生物体受到太阳紫外线伤害。

2.2土壤污染。随着农田无机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大量不科学地使用,土壤团粒结构受到明显破坏,农膜及农药长时间在土壤内的积存,漫长的降解过程,加重了土壤污染的集聚,加上较高的土地复种指数,使得土地自我修复能力减弱。土壤中农残药残超标严重,不仅污染了土壤同时也因雨水的侵泡污染了水体。

2.3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的超标排放,固体废物的水体污染,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其重金属随雨水进入水体,人类生活污水等的直接或间接排放,使得水体微生物、植物无法降解,形成生物体难以生存的黑臭水体。

二、生态环境破坏后给人类生存带来的严重后果

1.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約为230亿吨。比20世纪初增加20%。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这必将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生态系统破坏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据有关数据统计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20cm,到本世纪末将上升65cm,严重威胁到低洼的岛屿和沿海地带。

2.部分物种灭绝

据估计,地球上的物种约有3000万种。自1600年以来,已有724个物种灭绝,濒危物种,7240个物种为稀有物种。多数专家认为,地球上生物的1/4可能在未来20~30年内处于灭绝的危险,1990~2020年内,全世界5%~15%的物种可能灭绝,也就是每天消失40~140个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进化和保护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水资源枯竭

世界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米3,加之工业废水的排放,化学肥料的滥用,垃圾的任意倾倒,生活污水的剧增,使河流变成阴沟,湖泊变成污水地;滥垦滥伐造成大量水分蒸发和流失,饮用水在急剧减少。水荒,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流受到污染,生化需氧量(BOD)值超过6.5毫克/升,水中氮和磷污染,污染河流含磷量均值为未受污染河流平均值的2.5倍。

三、如何保护好蒙城县的生态环境

蒙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主要的环境污染重点体现在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虽然大气污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小环境的生态保护将会对本地大气环境的改善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通过近半年来我们生态环境专员的在一线工作成效看,环保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重视,更需要人人自律,自觉进行环境保护。现就蒙城县的环保工作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1.依法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措施并认真落实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蒙城县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开发,本着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制定好本级生态保护的规划及措施,措施方案一定要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对环保工作的执行力。要建立领导干部离任生态环境评价审计制度,对在职干部任职期间不抓环保或完不成环保工作目标的实行一票否决,出现问题一追到底。具体环保工作关键在一线在基层,因此环保点位的管理必须坚持属地原则,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不能走过场,做到真抓实干。

2.做好植树造林美化优化好我们的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因此,环保的规划、政策、法规、措施等要科学制定,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造福于子孙后代。植树造林与环境保护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生态与人为生态都离不开森林、绿地、湿地等环境因子。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大封山育林、退耕换林、废地造林、公共场地种草绿化的力度,确保城市人口人均拥有10米2以上森林或25米2以上的绿地(一个70kg体重的正常人一天产生0.75kg二氧化碳,消号0.9kg氧气;一公顷森林一天能消耗1000kg二氧化碳,释放730kg氧气)。蒙城县城南开发区的森林绿化做得很好,但是还要继续坚持,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3.充分发挥环境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

我们在抓具体环保点位整改核验时明显感到缺乏有说服力的技术支撑,比如污染程度、达标数值、问题企业的关停依据等。因此,要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环保链条上的关键设施及检测设备,发挥好设施、设备的技术支撑作用,监督、监管、监控好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做到处理问题有理有据。

4.环保工作要坚持群策群力齐抓共管

蒙城县的环保工作不能只局限在县环保局这一个单位上,需要多个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管行业就要管环保,必须落实到位,不得推诿扯皮。要坚持问题导向,谁污染谁治理,不治理就处理。对此,要加强环保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业务娴熟、执法严明、监管统一的环保队伍。要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的监管作用,除了加强业务学习和交流培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以壮大监察队伍力量外,最重要的是要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效能。责任分工明确,在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人员特点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同时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创新执法方式,将白天巡查和晚上抽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工作日检查与节假日检查相结合、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与日常监察执法相结合;执法形式多元化,将单一的执法模式转变为形式多样的执法模式,如本级和上级联动检查、辖区之间交叉检查、与环保内部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检查、与外部相关部门横向联合检查等;处罚有力度,把单一的行政处罚手段转变为综合制裁手段,在用好用足现有环保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采取挂牌督办、限批、限贷、一票否决、媒体曝光、向公众道歉等多元制裁手段,同时对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完善监管机制,探索建立环境监管的长效机制,对环境污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大对重点企业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强化整改监督建立整改后督察机制,防止违法排污现象反复,巩固执法成果。

5.牢固树立环保的全民参与意识

要将环保热线常态化设立,将举报属实有奖机制要落到实处,这样就能把环保隐患及问题及时暴露出来。环保专员的巡查、督察、协调反馈的职能要认真履行,只有全民参与才能确保区域内的环保监督不留死角;同时要认真解决好环保属地管理期间的乡镇有责无权问题。

6.要积极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

在环保工作方面,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工作方案,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凡是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都要去认真学习并借鉴,比如浙江的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经验就可以在本地推广。积极推廣杭州在治理城市生活污水中规定所有小区设计、施工监督、完工验收等环节必须有环保部门参与的经验。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频繁,人们的生活环境将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中。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就必须持之以恒的做好环境的优化和保护工作,我们作为环保专员有能力更有义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蒙城县物种污染
吃光入侵物种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县城地下空间需求预测研究——以蒙城县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为例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电咖再造新物种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