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2019-12-13孙伯元叶可汗

中文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恩格斯马克思

孙伯元 叶可汗

摘 要:社会主义学说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论证和改造,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要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需通过对社会主义起源、解读原始文献来进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比较全面的阐释了社会主义观,虽然尚未成熟,但社会主义观念的框架已基本确立,并体现出其科学性。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主义观 《共产党宣言》

中图分类号:A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2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经过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对这些概念进行科学的论证和改造,形成当前所理解之含义。

客观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应从三方面着手:1、社会主义的起源及发展;2、《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3、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一、社会主义的起源及发展

16世纪初,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撰写《乌托邦》,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出现。但相对应的概念并没有同时出现,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开始出现并传播。19世纪初的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通过著作阐释自己的理想社会,但没有提出“社会主义”的概念,而是以“实业制度”、“和谐主义”、“理想社会”等词语进行表述。

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两词的首次出现,分别是19世纪20、30年代的英国和法国。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期刊《合作》中,用“社会主义者”来表示认同并追随这种思想的信徒。随后,“社会主义”通过勒鲁、雷诺在其著作中的多次使用,使“社会主义”的意义逐渐接近我们所理解的含义,开始由英法两国流行并向欧洲其他国家传播。

通过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等词语的使用以及想表达的意义可以看出,这些词都是由“社会的”衍生而来。所表达的意思与个人是相对的,“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提出这个词主要是来否定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期望实现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1]

1830年前后,“共产主义”一词开始在法国巴黎的秘密社团中出现。当时的“共产主义”主要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主要是构建一种以公社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是实现各种物品的公有化。而其中“‘公社的概念与当时极左派的秘密会社联系起来,并且通过这些会社同流亡革命者的团体联系,从而,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和1848年发表的《宣言》便把‘共产主义一词用来作为名称了。” [2]

在19世纪中叶,“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含义上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两者都希望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而达到一个超越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状态。但这两个概念又存在一定的区别,共产主义相对于社会主义有着更加强烈的斗争含义,主张对资产阶级进行深入革命。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运动所形成的产物,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运动所形成的产物。在当时的中国大陆,社会主义属于上流社会的理论,而共产主义恰恰相反。因此在《宣言》中所使用的共产主义者更体现出斗争的激烈性。

但不管是社会主义的和平性特点,还是共产主义的斗争激烈性特征,他们都代表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评判和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时期,这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在一开始就注定了成为空想的,但是越是这样,他越制定的详细周密,会让人陷入到纯粹的幻想当中。因为当时的社会变革所需要的强大推动力并不存在,所以“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3]因此,日洛姆·布朗基将早期社会主义者称为 “空想社会主义者”,这个概念也被马、恩在《宣言》中引用。

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通过对《宣言》内容进行进一步解析,虽然在文章当中多次出现“社会主义”一词,但却并非我们理解的含义,是作为与“共产主义”所表达含义相对立的词汇而出现的伪社会主义,这其中就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而目前我们普罗大众思想中所认识到的社会主义,并没有在《宣言》被深刻的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解释是,因为当时所谓的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缔造者,另一方面是指各种各样的社会庸医,这两种人看似站在了工人阶级立场,但是他们的背后依然是资产阶级支持。因为当时工人阶级确信单纯的政治变革不能够公开表明必须根本改造全部社会的那一部分人,只能把他们叫做共产主义者。“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4]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用“共产主义”阐释自己的社会主义主张。

《宣言》开篇就指出,共产主义虽然成为公认势力,但由于自身概念的模糊,被很多党派误用。所以“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5]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所作《宣言》之目的就是在阐释自己的社会主义观点,并且可以看出,他们也通过《宣言》比较全面的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通過《宣言》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充分总结和认知到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规律之后,提出了私有制终究会被公有制所取代的理论。生产资料势必会向着公有化方向转变,阶级从整个历史舞台上消失,社会最终是个人自由的发展。从这种社会主义观下,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要素,一个是生产公有制,一个是阶级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资本属于集体资产,他是社会成员共同活动的产物,而且最终会回归到各个社会群体中,这样资本才能运作起来,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在无产阶级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私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并且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生产资料的转变和转移过程并不是将个人财产转变为社会公共财产,而是改变其社会性质,去掉其阶级属性。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带有资产阶级属性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对象的转变问题。

要想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就需要消灭私有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普遍认为共产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目标追求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民族的斗争、民族解放当中。共产党人普遍坚持各种利益的无产阶级公有化,不受到任何民族的影响。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各个阶段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共产党始终代表了整个运动的利益。而共产党人的这种坚持,并不是将所有制度废除,而是要将资产阶级所有制废除。综上所述,共产党在民族斗争和解放过程中,本质目的是为了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时,社会中的剥削现象、剥削意识才能不复存在。而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各个生产资料就能够真正实现公有,公共权力也就失去了其政治性。因为过去的政治属性是属于阶级压迫下的暴力政治。当无产阶级“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6]取而代之的是实现了人的自由发展。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当中,对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描述缺乏系统性概括,在他们的思想论断中都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联系十分紧密,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就不能走向最终的社会主义,也不会产生与社会主义相关的各种问题。所以他们一方面不断细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另一方面不对社会主义这个概念进行准确的描述,对未来进行最一般的暗示。在他们的思想中都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由未来人做主,那是后人的事情,现在设想的越具体,就越容易陷入空想。他们所处时代最为迫切的事情就是进一步揭露资本家的贪婪性质,让更多的贫苦大众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罪恶,并与之进行斗争。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个概念,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相继提出了这一论断,将自己的主张称为“科学社会主义”。而在《宣言》当中,虽然并没有发现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但是这一论断的提出是对超空想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总结,更加科学合理。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源于科学方法论下的逻辑分析。在科学社会主义提出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真分析和阐述了资本主义剥削大众的社会本质,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理论上得出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的结论。完全区别于单纯主观想象的美好生活状态的空想社会主义。它的科学性,重在揭示必然性,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新制度终将取代,而并非详细阐释实现新社会的过程。揭示必然性与弱化取代过程,是体现其科学性的主要方面。

其次,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还体现消灭私有制方面。《宣言》当中提出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是废除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明确了具体工作对象,只有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才能实现资产的共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认为,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谈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更好的认识无产阶级,也才能用更好的理论去武装革命者。因此那些所谓的无产阶级能够带来福音,却不能真正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点,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注定会受到批判。

参考文献

[1]秦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概念的源流梳理》.《科学社会主义》,2015年第5期。

[2][英]G·D·H·柯尔著:《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13页。

[3]《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780页。

[4][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385页、399页、422页。

作者简介:孙伯元(1984.04-),男,河北青县人,汉族,硕士研究生,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叶可汗(1986.11-),女,辽宁抚顺县人,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