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下生活化地理教学研究

2019-12-13于波

中文信息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知识点内容

于波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学好地理对于我们自身提高生活质量、支撑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应在教学中将这些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大胆创新并积极实践,以求最大限度的激发高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因而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研究中应用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几点生活化教学的实效性策略,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 地理教学 地理知识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1-0-01

高中地理教学采用合理的生活化方式授课,就要将地理授课内容与学生自身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进行必要的结合,并把生活中的必备的常识作为教学设计的导入点,注重生活化、趣味化内容的应用,创设的情境才更有意义,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也更能让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从而加快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新课改下,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必然性

与初中地理相比,高中地理学习难度更大,抽象性思维较强,而且有深度也有广度,不易理解,为了能更加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从实际出发,借助生活趣事地理,引导学生的思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在新高考、新课改的背景下,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实际,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生活化地理教学方式还能加强地理知识点的应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因而开展生活化地理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生活化教学实施办法

在新高考形势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学习,我们必须在具体多元化的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促进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浅见,提出几点自身常用的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办法。

1.地理内容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常识,便于学生的理解,促进表达能力的提升

每名学生都有一些生活常识的储备,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生活常识结合本课内容,可有效地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比如讲有关中国季风气候的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多个季风带图,并结合季风带的划分标准,让学生能够确认所指该地应属于哪种季风区,并能进一步能够提出学生对当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从而更好地掌握季风带动静之变化。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而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就需要文明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学习等高线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具或多媒体,将沈阳地形的图片展示出来,结合其地形图识别、分析,从而达到的掌握,并会利用地形图判断河流水、水库的修建及农业规划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对地理的热爱和掌握。

2.教学设计中要加强引入有效的生活化信息,能让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一堂好课最关键的就是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中关键元素就是生活化信息,如果想更好地促進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那就要将生活化的元素与地理所讲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比如在讲地球运动内容时,如果我们把抽象的内容简单化,采取图形转换形式,可能学生会更好的领悟。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更多的考虑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课堂设计之中,并通过学生的活动演示,及时清晰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地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进行内容教学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夏天的白天长、冬天的白天短以及冬季过得时间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再随着引导和多媒体及教学仪器的使用,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会自转和公转,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3.要有效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才能更好地消化生活化地理教学内容

对于一堂优质课,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问题的产生,还可便于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因而创设一个与内容相符的情境,才能更好地将生活化地理内容促进消化和理解。比如在教学有关《水污染的防治》的知识点时,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导致水污染的原因,可以让学生将平时生活中有哪些水资源利用不当的现象进行分析、查找资料,并汇总,再将工农业污染的城市调查结果进行绘制成图,总结特点,并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思考水污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哪些影响,从而得出导致水污染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就自然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空间上的分布不均、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以及气候干旱导致水资源的总量本身就较少,自净能力差。但是更多的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比如近年来,本地城镇化的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上工农业的生产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导致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紧缺。而这就需要教育学生具有较强的节水意识,注重水源的保护,树立对地理事物正确的价值观,并号召学生们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行动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选取有利于教学的生活视频,增强学生的主观理解力,加快学生学习的步伐

生活视频对学生来说是最直观、最能发现问题和理解分析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生活化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自我生活能力。比如播放新闻联播,可以有效的获取最新的实时信息,同时把握国家建设的意义与方向,理解政府的意图,还可以看到很多外地的自然和人文信息,扩展地理视野,提高地理情趣,综合了解方方面面的地理,对地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再比如,可以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外地地貌及气候、城市、工农业、交通、旅游开发等一些相关视频,可让学生充满好奇,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增加他们的理解意识,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提升他们的综合思考能力,进而通过兴趣进一步推动学生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爱想象、爱分析的学习习惯,这样做会大大提高学生自身地理思维能力的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注意事项

首先,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授课中,教师要恰当地利用资源将知识内容生活化,但要有选择,要典型,不能盲目地将生活地理与知识点结合在一起,所以选择有效地教学资源要慎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地理学习习惯的形成。其次,优质的教学不能偏离科学这一前提,否则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延续就显得牵强。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课堂内容,指导学生如何选择生活中的有用元素适合结合,这样才能迅速提升生活化地理教育的教学效果。再次,要注重地理教学中的地理知识点的关联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地理教学的同时,还应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借助新的教学新手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生活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地理知识点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加强对地理问题的应用,在紧密联系实际的同时,我们还要切实注重地理知识点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生活化,会更好地增进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更能使知识点清晰地理解、打牢,会让更多人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进而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因而将地理知识生活化对于地理教学来讲,势在必行,是学好地理的必要手段。

猜你喜欢

生活化知识点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主要内容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