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混合学习模式实践研究
2019-12-13张国君
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在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多种问题后,提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最后针对该课程实践混合学习模式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高职院校 混合学习模式教学 对策研究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涵盖了多门学科的内容,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基础。从课程角度而言,其与会计实务有较为紧密的关联,但由于涉及到较多的法律条文并且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操作的内容较少,理论性的东西过多。这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未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可知,教学过程中有下述问题: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侧重应试,忽视运用
2017年之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参加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将着眼点放在让学生通过这一资格考试上,而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并未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关规范性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一般是从资格考试出发,让学生集中的学习理论知识并练习考试习题,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只能对这些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并没有消化有关知识,导致学生通过考试之后就将这些理论知识抛诸脑后。
2017年之后,国家不再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这方面的一些知识点被并入到《经济法基础》之中。随着相关考试政策的變化,对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也不再单纯因为考证进行课程设置,而是将着眼点放在基础课程的专业性上,对于课程教学来讲也应该变回本来该有的模样。
(二)教学授课的方式传统,缺乏吸引性和互动性
1.教材内容形式落后,部分法规过时。教材还是按照章节去编排,没有体现工作过程,知识点零散化,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本课程以往的教材内容法多条杂,案例少且陈旧;同时教材内容展现形式多是文字,图片少,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另外在法规条文方面,部分法规条款已更新,但教材还是旧版,知识陈旧过时,不能起到规范作用。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近几年在教学改革中,也采用过情境教学,但本质上还是案例教学,教学效果都没有很大突破,收效甚微。
3.教学学时不合理。通过调查了解到,不同高职院校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教学学时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总体来讲,本门课程总课时量在36个课时左右,严重不足,这与本门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零散知识点的课程特征是完全不匹配的。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混合模式实践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模式的实施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立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资源库
要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构建健全的资源库,以确保网络教学的有序开展。具体而言,教学资源涉及到两方面,及教师教学和学生在线学习资源库。资源库中的内容涉及到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计划、课程设计、课件讲义、课程微视频等,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充分的了解课程性质,并切实把握这一课程的重难点。并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和逼真,在微视频播放过程中学习法律法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有趣。
(二)构建适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在线的网络教学这两种典型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机融合,强调的是在“恰当的时间”应用“合适的技术”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笔者认为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拟达到的教学目标”应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设计,是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将整体教学内容依据重难点要求重新编排,并对每一个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资源建设,制作微课、慕课以及导学单。
第二,根据教学内容定制教学策略、完成教学任务需要的环节,确定每个环节采用哪种或哪几种教学方法,以及每种教学方法如何实施等细节。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相适用的及教学方法及手段,从而有效提升课程趣味性,并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编写配套的教材
根据我国高职高专职业培养目标,在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相结合,同时将已经过时的法律法规进行删减或者说明,将新的法律法规编进教材,做到与时俱进。另外,在教材内容的展现中体现多样化,图文表相结合,颜色设置上突破原来的黑白设计,不同颜色表现不同内容,增加学生的阅读热情。
(四)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采用的评价方式并非仅仅从书面考试成绩结果给予静态评价,而是从互动教学过程全过程出发开展动态评价。通过整合网络平台有关数据信息,一方面可以客观的评测教师在具体时间段教学行为的成果,另一方面能够评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收获。在此过程中,梳理各种具体的数据指标之后可以将教学活动全过程予以有效关联,分析其中存在的优劣势,以促进教师及学生针对性的改善教学方法。
三、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该教学模式是以网络教学资源为依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贯彻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该教学模式对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效果显著。第一,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这一平台,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自主的学习,教师也能够更加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及学生之间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有效避免教学课时欠缺导致的问题。第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每次课都会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确定适合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避免教学程序化的缺陷。学生在不同课程上都会获得差异化的体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完善的教学评价,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之前所采用的教学评价体系相对较为单一,无法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后健全了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展现出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采用这一评价体系便于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并且会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激发学生的潜能及创新能力。教师也会根据评价结果发现需要重点展开的教学内容,并对当前的教学情况予以重新审视,以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东风.信息化背景下地方高校混合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9(07):40-43.
[2]李蕊.“互联网+”时代高职高等数学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8,27(05):83-86.
[3]任桐慧.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学习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8,20(02):190-191.
[4]邢秀青.“互联网+”时代混合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6(50):195-196.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17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ZJG1713630),主持人:张国君。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