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的探讨

2019-12-13吴文群

时代金融 2019年30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策略研究

吴文群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新金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成为当前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整体经济管理核心制度的主体部分,从而有效的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施行发展进程。普惠金融的核心技术依据是电子互联网技术,同时通过结合传统金融形式,从根本上拓展了经济金融的服务渠道和涉及范围,更好的完成了金融服务业务的广泛普及情况,进一步改变当前社会金融的生活方式。本文主要以互联网金融背景为实际探究基础,通过分析广西农村的实际案例总结归纳出农村范围内普惠金融的相应发展策略措施。

关键词: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策略研究

一、农村普惠金融的根本含义特征

(一)普惠金融的根本含义

普惠金融的根本含义是指面向全体社会公众成员范围进行提供经济金融股服务的全新金融模式,充分满足社会公众群体对于经济金融方面的实际需求,其中特别是对于偏远乡村地区的社会公众的金融服务需求。普惠金融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全体社会群体组织金融服务需求的平等性要求,提供全民的金融服务;从具体微观层面分析,普惠金融是通过借助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为一些低收入的普通人群拓展网络金融服务渠道,更好的满足此类群体的金融需求全新金融形式。

(二)普惠金融的具体特征

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形式有明显的不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普惠金融的具体特征那个所决定的。普惠金融是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基础依据,从根本实质是针对所有客户可以通过自主服务进行办理的互联网理財产品。在互联网信息化蓬勃发展的当下,社会公众群体通过借助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体形式完成金融理财产品购买办理,再节省时间的同时简便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参与流程,为持续获得经济金融服务,有效的扩展金融服务客户影响范围面积,深入挖掘获取金融服务客户资源信息,推动互联网金融企业产生更为明显的经济效益提供了重要建设性指导意见。与此同时,由于最初普惠金融的主要依据基础是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因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作用于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在当前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的全方位优化完善,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普惠金融也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的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二、互联网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持续性发展,在跟大程度上为推动普惠金融的全方位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从根本应用技术层面上为解决信息交换共享的不对称问题提供了重要核心依据的同时有效延伸了金融业务的影响范围面积,增强了金融服务空间维度。但是我国目前互联网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形势依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局限性。

(一)普惠金融的实际普及范围相对较小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进程获得了极大的推进,但是从具体影响用户范围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实际认可程度不高,整体普惠金融的普及范围较小,社会群体的普及率较低。随着互联网网络的安全问题频发,互联网网络漏洞的相继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诈骗事件,个人金融信息盗窃的层出不穷,继而导致社会公众群体对网络金融缺乏所必须的安全感。同时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群体是中低阶层社会人群,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互联网网络接触较少,不愿意改变原有传统接收金融服务形式,参与互联网金融投资。

(二)缺乏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机制

从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相对滞后,缺乏完善的网络金融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制约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金融工程的具体实施有效推动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继而使得原有传统金融监管制度体系中的疏漏更为明显,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督控制。我国的监管机制主要依据“一行三会”完成金融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实施,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之间相互分工明确,但随着金融产品形式的创新发展变革速率较快,严重阻碍了网络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使得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未建立高效的信用评估体系

在当期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进行分析,是通过充分收集实际普惠金融参与客户的网络信息并加以筛选利用,继而完成普惠金融用户的金融信用资质,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因此,在实际金融服务提供平台对于普惠金融参与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途径并不统一,继而实际获取的用户信用信息也有所区别。同时由于客户信用资源信息不是共享的形式,会出现网络金融提供平台的信用信息获取能力不对称的情况,因此未能够及时建立高效的信用评估体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增强了网络金融平台的监控风险,容易引发网络金融风险。

(四)虚拟网络与实体金融缺乏一致性

互联网金融是实体金融的网络化的集中体现,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传统金融的发展。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目前金融市场上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是单纯依靠网络发展普惠金融,没有对应的实体企业,促使虚拟网络与实体金融经济缺乏一致协调性。普惠金融的侧重点主要是针对社会闲散资金的投资利用,客户群体范围广,实际金融成本低,但是缺乏实体支撑易产生金融泡沫,所以有效加强虚拟网络金融与实体金融两者之间的发展步调一致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三、互联网金融下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为普惠金融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信息纰漏制度,促使投资者通过现有路径手段获取有效的投资信息,制定适合投资者并切实可行的投资决策,有效促进普惠金融的推广范围,构建所必须的良好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平台信息披露内容。以广西农村普惠金融过程发展来看,所管辖的全区范围内建设“三农金融服务室”,实现广西行政区内普惠金融全面覆盖。通过加强金融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制度,更好的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评估机制。有效推动国家宏观整体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政策方针策略,构建国家层面的金融政策环境。例如广西自治区的农村地区,顺应国家金融政策影响,建设开展并成为全国首批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

(二)加大普惠产品的认知程度

普惠金融为从根本上获取全体社会成员范围内的关注参与,提高大众的可得性,加大普惠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大力开发移动媒体客户端的多功能使用效果。与此同时,始终坚守普惠金融产品的个性化特点,不断增强创新产品类型的涉及范围,满足多元化人群的不同投资需求。

(三)注重金融教育及权益保护工作

有效加强金融教育的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供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借助多重媒体形式完成普惠金融的宣传教育工作,有效增强互联网金融的全体社会公众的认可度。除此之外,充分重视互联网金融投资者的自主维权意识,通过举办讲座和交流会等多重形式增强法律教育宣传工作,进一步扫除互联网金融的投资服务障碍。

(四)增强普惠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为有效增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风险防范能力,需要在金融业务的过程开展之前对参与客户的资质完成全面的审核工作,采用多重形式完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普惠金融资质评定工作。及时跟进业务状况,有效降低金融风险,注重信息管理工作,做好持续跟踪服务,有效增强金融防范能力。

四、总结

以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影响下,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普惠金融问题,有效的通过借助实际广西农村普惠金融案例分析,提出具体实践策略措施应用,更好的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马九杰,吴本健.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普惠的作用:经验、前景与挑战[J].农村金融研究,2014,(8):4-11.

[2]罗永进.制约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原因分析及建议——以衡水市为例[J].河北金融,2014,(9):22-23,26.

[3]曾鸿.网络金融发展对金融统计的影响初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02,000 (006 ):37-38.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广西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研究(2018KY0684)。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