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创板时代 企业迎来新挑战

2019-12-13李雪娇

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板科创资本

李雪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国家对科创重视和支持持续加码,科创板的推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捷通道。在“全国科创”的浪潮下,企业如何把握机会,迎接新挑战?

天时地利的科创时机

科创板开市以来,上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截至10月18日,已经有166家企业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上交所已受理165家,已上市34家,融资金额共421亿元。

上交所副总经理徐毅林在近期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表示,预计11月上旬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将达到50家,今年底科创板企业数量有望达到100家。

当前我国经济亟需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所在,而间接融资的风险特征与投资期限在很大程度上与科技创新的业态并不匹配。科技创新一般具有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的特征,其需要的是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长期投资,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风险有着天然的趋避,其资产端可以匹配的是收益回报较稳定、风险属性较低、期限较短的信贷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力。

优势资本董事长吴克忠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科创板出现,未来很多投资会真正地涌向科技领域,使资本市场能够跟科技企业真正地对接起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将大力推动科技企业的成长。”

在吴克忠看来,在过去的很多年里,科技和资本是完全分离的,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并没有真正地支持科技企業的发展。“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很难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最大效果。”吴克忠坦率地表示,资本与科技的脱节正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选择海外上市的主要原因,但科创板会改变这一状态。

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抓住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同样是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关键。纳斯达克成立于1971年,当时只是一个场外交易市场,其定位是为那些尚不具备条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场外交易服务。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美国先后经历了半导体产业革命、互联网产业革命以及以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产业革命,在这期间,纳斯达克始终定位于服务创新经济,其制度设计也随着创新企业特征的变化而相应调整。最初纳斯达克的上市标准低于纽交所,为那些尚未盈利、规模不大的创新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渠道。在发展过程中,纳斯达克还经历了两次分层,目前仍分为3层,其中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的上市标准已与纽交所基本相同,使得纳斯达克成功留住了那些已经发展壮大的科技巨头。2008年纳斯达克交易量首次超过纽交所,目前美股市值最大的前6家公司全部来自纳斯达克。

吴克忠强调,科创板的意义是打造中国新经济的科技脊梁,新资本思维和新经济思维将双轮驱动中国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样地,科技也对资本市场起到转型作用,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更加成熟。

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吴克忠判断,科创板的时代会是科学家的“春天”,未来中国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进行创业。据吴克忠介绍,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主要围绕商业模式和市场需求的创新,科创板会使得创业逻辑发生改变,从靠做市场创业到靠科技创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5G技术的快速应用,新经济形态与模式发生的变化,创新生产力发展,需要科技保驾护航。”

融资高山依旧是最大障碍

“资本寒冬”一词似乎每年都出现在投资市场上,然而即使在资本寒冬中,各行业的融资情况也是冰火两重天。

6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首份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白皮书,对小微企业2018年的信贷情况,不同层次市场融资体系(如票据、债券、股票、基金等)的支持情况等作了概述与分析。

白皮书认为,科创型小微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之一,在推动创新方面作用显著。据科技部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占比超过70%。加强科创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金融支持创新驱动的关键。

“作为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作为传统企业,除了传统产品的技术改造,还要紧跟科技潮流,有权威的质量保证。”郑州福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宝青向《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讲述企业进行科创的艰辛。

由于中国传统的融资是以银行为中心的间接融资体系,要发展新经济,必须提升全社会直接融资比例。在传统经济体系中,企业可以用资产向银行抵押融资,而新经济企业最核心的价值在于研发能力、科技创造以及创新的商业模式等,这些都无法拿去银行抵押借款。因此袁宝青坦言,企业资金链紧张时,主要还是以民间借贷解决难关。

据了解,资金短缺仍然是科创企业发展的主要掣肘之一,间接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除了融资“难”以外,参与调研的企业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借钱变贵了”。

除此之外,华中区一家大型公募基金负责人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虽然国家有很多扶持政策出台,但投资科创板的难点主要是定价,因为科创企业属于快速变化的新兴行业,发展阶段处于高波动的成长中前期,而且科创板的交易制度更加国际化,波动会更大,需要具备更强的股票研究能力和定价能力。

科技不是企业的唯一武器

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来说,核心技术优势是保持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虽然技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但企业还是应该在前沿技术研发上保持稳定投入,争取突破现有技术边界,如此,才能保持长期优势。科创企业的商业逻辑大致如此,但近年来开始进行新变化。

今年前三季度,在并购重组政策“松绑”等利好因素作用下,科技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明显升温。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已披露重大重组事件的上市公司数量达328家,包含协议收购、要约收购、管理层收购、吸收合并等6种类型。而去年同期披露的重大重组事件公司数量仅为227家。分行业看,发起并购的上市公司最多的行业有软件业、医疗保健行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通信设备等行业,而电子元件、电子设备和仪器、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等科技类行业成为被并购标的的热门行业。

“拥抱”科技看似美好,其中也暗藏风险。在并购重组环境趋好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企业以收购作为创业目标,而科技巨头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初创企业进行围剿,例如模仿他们的功能,或是在初创企业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就将其收购,从而彻底消除潜在威胁,使得稍有前景的科创企业很难在当前的科技行业存活下来。

一直以来,行业巨头们就非常热衷于收购。今年年初,麦当劳斥资500万美元收购Plexure 10%的股份,随后又花费超3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算法公司Dynamic Yield,最近,又完成了对语音技术公司Apprente的收购。除此之外,麦当劳在硅谷还建立了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的新团队,靠着“买买买”,麦当劳大有转型AI企业的架势。

如今大型企业对于初创企业形成了一个“绞杀地带”,在科技行业非常普遍,这种“巨头收购”模式,在中国的一级市场也十分常见。

对于这一现象,亮风台联合创始人兼CEO廖春元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除了保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创新企业如何与传统行业场景、大众生活场景深入结合,创造价值成为核心命题,企业需要业务下沉,深入到行业中、场景中,挖掘需求结合点,形成生产力价值。另一方面,企业业务场景下沉,形成自身有效的业务模式,保持自身造血能力,如此,才能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生存下来。

“一个新兴产业,其技术和产品保持快速迭代,企业特别是创新企业在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同时,更需要快速反应市场、快速迭代技术与产品。”廖春元表示,“任何一个新技术,很难找到相同的‘成功模式,这需要企业自我探索,和产业链共同成长。”

科创企业的思路转变

近日,各地有望迎来各自的科创板第一股。迎接更多的新成员,是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由于科创板试行的是注册制,强调的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必然会对发行人、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中介机构等主体的信息披露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挑战。

虽然科创板试行的是注册制,但前期的把关依然重要。越来越多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接受科创板上市机构的审议,上市机构给出的审核意见除了“同意”和“不同意”,还出现了“暂缓审议”。

在设立之初,监管部门就对科创板提出了“高标准、稳起步、严监管、控风险”的基本要求。在科创板的五套差异化上市指标中,只有一套标准涉及企业的净利润,其余四套标准不关注企业是否盈利。整个科创板的制度设计与A股现行制度有着较大区别,在市值一定的情况下,主要考虑发行人的销售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研发投入等指标。因为销售收入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反映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经营,而研发投入则是判断企业是否具有科创属性的重要指标。

上市科创板,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5%不得不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硬性指标。袁宝青认为,在提倡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科技创新正成为支撑的一个重要基础。除研发经费投入外,无论是研发人员规模,还是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要进行相应的投入,未来,科研投入将占据企业成本中越来越大的比例。

科技型企业和过去这种互联网快模式的打法不太一样。廖春元表示,科创板推出以后,对亮风台以及同类“硬科技”公司来说,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延续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继续推进标准化、平台化的商业落地,保持快速发展,“拥抱”科创板。

对于什么特质的企业更受资本青睐的问题,吴克忠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很多企業家面临一个误区,他们往往在生死存亡时刻才寻找资本的介入,资本很难对企业做出准确的判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企业的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势头正猛的阶段,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以寄望能发展得更加长久。吴克忠谈道,“中国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实际上不在于资本是否支持,而是公司的理念问题,假设企业发展没有跟资本市场真正对接起来,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前景,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知名品牌,没有可扩张的商业模式,能够‘雪中送炭的事并不常见。”

猜你喜欢

创板科创资本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科创板/创业板观察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