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三种意识,跟着作家学表达
2019-12-13周芳
周芳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发现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主题,没有思想;写人叙事空洞,叙述简单粗糙;脱离学生生活,缺乏真情实感等。怎么办?——方法读中找。我们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优美,每篇课文都有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点,同时又蕴含着基本的言语表达规律。如何凭借课文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笔者认为我们要树立三种意识来设计好读写迁移,让学生跟着作家学写作,才能在课堂实践中把语文素养落实到位,让学生实现精神思想和语言智慧的共同成长。
一、树立主题意识。设计主旨一贯的读写迁移内容
学生由于受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的影响,往往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写起习作来自然也透着幼稚。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范本,传递着作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阅读作家的文字,带领孩子们通过细读,深入理解作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部编版的教材编写是按照双线并进的方式进行的。如六上第一单元,人文主题为“热爱美丽的山河”,单元导语中写道:“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这一单元安排了课文《草原》《丁香结》,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王湖楼醉书》,还有带*的阅读课文《花之歌》。整个单元在人文主题的引领下进行学习,学生读了《草原》,体会老舍表达的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主题;读了《丁香结》,感受作者沉醉在丁香花散发的幽香中,领悟着“人生的结也是解不完”的人生哲理……教材不断发挥学科滲透、立德树人的育人作用。同时,我们更要充分意识到教材主题也是学生的写作主题。朱光潜先生认为,思想就是使用语言。作家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我们不仅通过语言理解作者的思想,还要向作家学写作,沿着他的思想再出发,去练习,提升语用能力。如,由《草原》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一句,我们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位主人或客人,想象当时的告别场景,写一段话:
师:“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写出当时告别的场面。根据前面的课文,想想你可以写什么?
生1:我依然想表达蒙汉情深的主题,可以写主客双方的表现:握手,热乎乎地握着不放;拥抱,紧紧地抱着不放……
生2:我可以写蒙古人不停把奶豆腐等特产塞到我们手里,让我们路上吃。
生3:我可以写他们骑着马送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生4:我还可以写夕阳下的草原美景,把依依惜别的感情融入其中来写。
师:现在,同学们和作家老舍“心心相印”,请你大胆想象当时的情景,写好告别的场面,注意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
读写迁移和文章的主题保持一致,同样写蒙汉情深,课文写相聚,迁移练笔写告别,同样要求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使教学设计呈现整体的融合之美,自然而又妥帖。读写迁移帮助学生走近作家老舍,感受草原景美人更美,了解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提高对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可以认识身边的同学各是什么民族的,促进大家认识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网或外出旅游时有意识地多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多关注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读写迁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跟着作家学写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素材或我们忽视的主题,凭借这些就能写出有意思、有思想的好文章。
二、树立语用意识,设计落实语文要素的迁移路径
部编版教材编写的另一条线索,即语文要素。编者精心把“语文素养”的各种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成若干个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语或课后练习题的设计之中。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单元导语、课后练习来寻找一篇课文的语文要素,也可以根据课文的个性化表达寻找独特的訓练点。
如何让语文要素在课堂上落地生根,需要我们从实践路径的设计来思考,通过一系列实在的支架协助来实现,帮助学生从原有水平到达潜在水平。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月迹》是作家贾平凹的力作,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课文通过竹帘儿上的月亮,通过“溜”“爬”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它的动态美,通过“先是一个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全没了踪影”写出了月迹的变化过程;接着又写了院子里的月,写出了月儿的静态美。当学生朗读、感悟时,就可以通过读写迁移来落实语文要素。笔者的读写结合设计如下:
师:作者没有用笔墨来写河水里的月亮,他只写“弟弟在上湾喊:‘月亮在这儿!妹妹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都去看了,两处都有月亮。”但具体是什么样的月亮,作者却没有写,让我们学着作者的样子,想象这两处的月亮会是什么样子的。用上作家的表达方式,尝试用上一处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或一两个叠词、儿化音,写出月儿的静态美或动态美……
(写后交流)
生1:两处都有月亮,一处倒映在上湾的水里,月光似水,就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玉掉入水底,山也映在水里,仿佛是想让月亮更美丽。月光银银的、玉玉的,灯光也没这般亮的。渐渐地,渐渐地,月亮爬得更高了,慢慢地消失了。
生2:那月儿静静地挂在天边,散发出柔和明亮的白光,以至于漆黑的天空也变得明亮起来了。河水伴随着月光,荡起了一层层涟漪。玉玉的月儿就像一个沉睡的孩子,静静地躺在水中,香甜儿地、美美儿地睡着了。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件。离开了语言学习,学生语文要素的落实将无从谈起。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帮助学生跟着作家学习言语表达。首先在朗读理解中不断积累语言;其次是引导学生努力发现作家独特的表达密码,对语言知识的不断梳理与内化,努力构建出自己的言语体系;最后在读写迁移的语言实践中主动地运用,帮助学生在真实且具体的言语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上面的读写迁移中,经历了“朗读理解——发现表达——实践运用——点评修改”的路径学习,特别是在“实践运用”中,学生主动运用作家表达的一些策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体会到言语增长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如把月亮比作“洁白无瑕的美玉”“沉睡的孩子”,表达了对水波映月的喜爱之情;用了叠词“银银的”“玉玉的”,以及“美美儿”等儿化音,写出了月之美,词语、句式的运用让想象的画面变得精致、细腻,学生学到了这篇课文的言语表达特色,提升了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
三、树立生本意识,设计联系学生生活的读写迁移
钱梦龙先生说:“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确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然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智慧往往由此而生成。”我们在设计读写迁移时,不仅要考虑到语文要素的落实,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儿童言语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六年级下册的《那个星期天》是当代作家史铁生根据自己的童年生活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记叙一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玩,结果没去,“我”很惆怅。特级教师孙庆博这样设计课文最后的“读写结合,深化认识”的教学片段:
师:学到这里,老师心中有个疑问,母亲承诺要带“我”出去玩,结果没有做到。母亲一直在忙,母亲一天究竟在忙哪些事?
生:做饭,买菜,翻箱倒柜,洗衣服……
师:这是作者写出来的,联系生活想想,母亲可能还会忙哪些事?
生:打扫卫生,喂养鸡兔,晾晒被褥,织毛衣,做布鞋……
师:你觉得晚上,甚至深夜了,母亲忙完了吗?她还会忙些什么呢?
生1:整理白天洗的衣服。
生2:缝补孩子的衣服。
生3:准备明天的早饭。
师: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来写写烛光下母亲劳作的情景。(出示)
我躺在床上,一声不吭,我看着______。看着______。我一动不动,想着______,想着______……我感觉______,忽然有点儿明白了______。
(适当插入环境描写,如烛光的描写。)
这篇文章离现在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读写迁移帮助学生走进作家史铁生生活的年代,理解母亲的辛劳,课文写白天,练笔写晚上。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激活学生的思路,把自己当成作家,通过自己的“看”(母亲的劳作)、“想”(自己的心情)、“感觉”(环境的变化)来写出母亲的辛苦。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体会到自己母亲为家庭的操劳:工作之余做家务、关心照顾病重的老人、抚养年幼的弟妹、辅导自己的功课……从而学会体贴、感恩。进而可以迁移观察身边的老师、门卫、路边的警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成为学生练习的源头活水,言意之间能顺利转换,向作家习得言语表达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