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之书
2019-12-13秦子虚
秦子虚
一
常山虽不高,在我眼中却是一部厚厚的书,是坐在历史深处的一尊神。
在古代,很早已有对山川崇拜的祭祀,《尚书·舜典》所载“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说明那时就开始将山川神化了。矗立在诸城大地上的常山,自古就被尊为常山神,这里的人们对它的崇拜信仰自然又胜于别处。
常山,因祈雨常应,故名。而常山崇拜,正与此有关。
最早的记载源于《元魏地形志》,上面载有常山神祠,由此得知常山在北魏时期即为祈雨之地,而且常常应验而降甘露,为黎民百姓所敬仰,并建常山神祠供奉。
还有常山北麓之雩泉也是较早的佐证。
“雩”过去是地名的专用字,与中国的祭祀文化以及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周礼》载:“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雩祭是重大的祭祀活动,因为祭祀时伴有舞乐,所以也叫舞雩,用舞蹈与音乐来打动上苍,祈求降雨。雩祭时,在城之南为坛祈上苍,舞者八列六十四人,舞时有文武之分,文官执羽毛,武官执盾斧,载歌载舞。
殷末周初的古人发现每年冬尽春来时,有一组星就在黄昏后的东方天空出现,其形状与他们所刻的龙纹相似,这组星的出现和消失,正好与他们观念中的龙的隐没有一致的变化,由此,他们把这组连接起来的星象称之为“龙”。古籍记载:“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龙也就成了雩祭活动中的主角,龙文化便借着雩祭兴盛和发展起来。
古代都把雩祭作为一项重大的祭祀活动,如遇干旱,民间也自发地进行雩祭活动,一些地方因这一活动还出了“鄠县”“雩泉”的地名,只是陕西的鄠县已在后来改成了户县,后又改为鄠邑区,唯独诸城城南的雩泉至今犹存,诸城人如果知道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竟与中国的古代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会情不自禁地感到自豪吧!
提到雩泉,自然与宋朝大文士苏轼脱不了干系——
雩泉,得名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知密州,时大旱,轼亲临常山,于古泉祈雨得验,因古时称祈雨曰雩,轼以此命名,建亭于上,撰文《密州常山雩泉记》,云:有泉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若一,馀流溢出,达于山下……乃琢石为井,其深七尺,广三之二,作亭于其上,而名之曰“雩泉”。
十多年前,我与友人游常山寻访雩泉,正转来转去找不到路径,在半山腰上遇见了一个刚从树林里钻出来的男孩,就向他打听“雩泉”的位置,他刚开始还不知道什么是雩泉,只说有个叫什么水的地方往外冒泉水,我们一时好奇就随他去了。徒步翻过一块块巨石,是一条曲折的石阶,顺阶下行二百米,路上开始出现了字迹斑驳的石刻,虽大都模糊,却让人渐渐感受到了常山越来越浓厚的文化底蕴。
转过石阶,眼前出现了一丛竹林,竹林旁有巨石兀立,石上面隐约可见古人留下的斑驳字迹。沿阶而下遇一石碑,近前细观,上书“雩泉圣水”,果然是雩泉!细观泉水,清可见底,俯身下来,人影晃动,影动石壁,忽见壁上石梁数根,古迹俨然。据在附近居住的一位叫司马荣的老人讲,这些石梁原来是雩泉亭上的,1953年被一姓李的石匠拆毁。他约略记得好像是当年修水库工程弄不到石夯,这李石匠就将雩泉亭拆了,用它的四根柱子为现代化水利工程做贡献了,可能是李石匠觉得在新社会里人们已不需再来此祈雨了吧。
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雩泉亭才得以重修。今年与友人重访了雩泉,虽然泉口已被锁上了铁盖,但透过缝隙所见人影晃动,影动石壁,泉水依然清澈。
二
我一直觉得常山亦是人格化的,是雄壮的山。
在当地,老百姓还称其为“卧虎常山”,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像一只卧虎。
常山蹲在密州城南,确实就像愣头愣脑从沃野间冒出来的一只猛虎,久居城市的人登楼远望,不禁精神一振,它让见惯了平原旷野的人们一下子领略到了大山的不羁野性,因而自己的名字也让古今文人墨客喊得粗犷非凡。
常山海拔297米,方圆仅5公里,实在是众山中的“小弟”,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南边是连绵的马耳山,东边远处是隐隐约约的琅琊台,西边是碧波如镜的湖泊、水库,北边则是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常山没有云遮雾障的羞涩,没有岩石危耸的险峰,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里不再布置奇巧的花样,让世人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下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
常山东麓为一片黄茅冈,在北宋熙宁八年初冬,这里是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地方!
1075年的那个宋朝的冬日,刚刚上常山祭过常山神的苏东坡行至黄茅冈时,浩浩荡荡的马队惊起了灌木荒草中的狐兔,一路上正操心着如何为国操练兵马抵制外侵之事的苏东坡见了,突发妙想:这不是一个练兵的好机会吗?
于是,他令旗一挥!
霎时间,厢军列队,战马成阵,皂旗猎猎,弓响箭惊,千骑驰过平冈,尘土飞扬!城中百姓倾城出观太守围猎,天上苍鹰盘旋,地上黄犬竞逐,草中狐兔惊窜,马鸣萧萧,呼喊声惊天动地,仿佛与敌人厮杀一般。苏轼跃马驰骋,弯弓搭箭,一只狡猾的狐狸应声倒地,在城头、在冈上观猎的百姓叫好声一片!
出獵,是苏东坡在密州岁月中最快意的事情,是他一生中颇富浪漫色彩的活动。这项活动只在他知密州时举行过几次,在此之前之后,再也没有进行过。苏轼以文士知名,人们心目中的他多是行吟诗人形象,其实他也能骑射,而且技艺还不差。
当年颇有雄心的苏轼曾向朝廷建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授以击刺之术”,因为他不只满足于伏案的文官生活,而常常想着效命疆场。在《祭常山回小猎》中,他“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 ,归来红叶满征衣”,满怀一腔慷慨激昂的战斗豪情。
黄茅冈上,只见跃马驰骋的苏轼一扫儒雅之气,虎虎生威,尽显万夫之雄——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猎词一出,便异军突起,在词坛上打破了花间派一统天下的局面,标志着宋代豪放词与婉约词开始了正式分野。
可以说,豪放词的发轫,正是从《密州出猎》开始的。
苏东坡在密州的这首杰作,既宣告着密州进入了一个新的文化层面,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的人生和文学阶段——“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的豪放派从此诞生了!
三
如今,对许多人来说,常山已没有了古代那种神秘感,人们登临常山不是因了它的神化,也非雄壮,而是它的文化的叠加、层垒和积淀。
黄茅冈、雩泉亭之间曾有的常山神祠、苏子祠已无迹可寻,但其周围仍然古意盎然,随便翻开一块石头,几乎都与历史有关。泉东有一土坡,是一个村落遗址,这儿原叫姑子庵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迁到了山下,只留下一堆堆瓦砾,留待后人慨叹。
常山雩泉虽被遮掩在了僻静地方,却在不经意间保留下了历史的真实。
曾映照过苏轼祈雨盛典的雩泉,从一个个朝代中流淌过来: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赵明诚、李清照伉俪携手而来,同读《密州常山雩泉记》;北宋宣和年间,大画家张择端在去汴京之前也来这里告别过;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因弹劾严嵩而被革职为民的邱橓在重新起用前曾多次来此登山听泉;明朝万历七年,丁惟宁、丁耀亢父子同来畅游;明末清初张氏四逸曾同来寻鹤;乾隆年间刘墉返乡时回来过;乾隆六十年窦光鼐归故里后来过;十九世纪初琅琊三王也相约来泉畔抚琴……
这千年流淌着的雩泉,延续了一个完整的没有断裂的生命,霜过,雨过,风过,雪过,哭,笑过,从北魏走到宋朝,再到明清……雩泉不分昼夜地流淌,无论经历多少风霜。新世纪之后的常山又变样了,先是山顶复建了广丽亭和碧霞宫,之后北麓又新建了金碧辉煌的常山博物苑,陈列展示大量的古物古迹。
常山有现代的,也有沧桑的,最能显现那些沧桑感的,除了雩泉,还有常山上的字迹——漶漫的摩崖石刻:在东峰碧霞宫旧址前崖,刻有“康熙二十八年,王玄五栽……”之句,字南向,每字约15公分左右。旧址北悬崖出,有两处刻字,一处字迹剥蚀严重,只有一个草字头,另一处仅余两横笔画。另外一个平台石上,有刻字略小而多,但均模糊不清。据当地老者讲,原姑子庵村旧址一带石刻和石碑很多,应该是常山神祠、苏子祠里的遗迹了。诸城博物馆的任日新老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在村里发现过《密州常山雩泉记》石牌残块,还在一户人家的墙下找到了一块比较完整的诗碑。
在常山這本“书”上,我们读到了许多的碑刻和摩崖石刻,有的字体苍劲,有的划如铁石,有的骨气丰匀,有的方圆妙绝,还有的已经湮灭在风雨和朝代更替的人为破坏中了。
常山有满腹的经纶,从这些阅历深广的石刻上就可知道。如果将密州城比作一位书生,那么常山就是城南的一部厚厚的书。因为,常山是见证这座城池历史和文化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