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不可有“形”无“实”

2019-12-13谢莹

师道·教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金色草地课文

谢莹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地应用在语文课堂中。新课程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它有力地挑战了传统教学的“一言堂”。

一、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存在着只有其“形”而无其“实”的问题:一些简单的、没必要讨论就能回答的教学问题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小组讨论完后,没有或很少给时间学生进行成果汇报;一些同学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不高,没有实际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应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呢?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精选问题,发散思维

教学中,教师应精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问题提出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的时间,让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

如我在教《白杨》一课时,抓住了重点句“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的心”,引导学生先自己认真读课文,根据句子提出几个“为什么”,然后再让他们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最后,把组员们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派代表在班里汇报。很多小组都汇报出了高质量的问题,如“爸爸为什么要向我介绍白杨树”“我的父母为什么要去新疆工作”“爸爸为什么要把我也带去新疆”等。接下来,我让他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去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以加深,学生的思维得以多向发散。

2.耐心倾听,重视成果

人生有三宝:赞美、微笑、倾听。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教师能对学生的发言耐心倾听,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必會感受到尊重与接纳,鼓励与赞赏,小组合作的劲头就更足了。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也会学会倾听,学会接受不同的观点。

在《金色的草地》的教学中,一位同学提出:“草地明明是绿色的,可是题目中却说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矛盾了吗?”这个问题跟课文的学习息息相关。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探寻答案。一开始,大家有些沉默,都在静静地思考,我提醒他们从课文的语句中寻找答案,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和小组内的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很快有小组汇报道:“因为课文里写草地上种满了蒲公英,蒲公英开出金黄色花朵的时候,草地看起来就是金色的,所以是不矛盾的。”我在肯定他们答案的同时,没有终止讨论,而是继续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有小组答道:“金色是人们喜爱的色彩,用《金色的草地》做题目,可以看出作者对草地的喜爱。”还有的小组说:“因为金色的草地比较吸引人,看到这个题目,大家就会想怎么会有金色的草地呢。然后就会更有兴趣地去读了。”这节课,在教师耐心的倾听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精彩成果纷至沓来。

3.创设语境,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形式,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而教师则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无拘无束、敢想敢说的宽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颐和园》这篇课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主要写了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这四处景物,上课时,我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的每位同学选择一处不同的景物当导游,再把自己的导游词与组内其他同学的衔接起来,然后整组上台,组内每位同学轮流以导游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颐和园的美景。展示前,我告诉大家会在班里评选出最佳导游组。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4.合理分组,因材施教

教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意做到合理分组,参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习成绩等因素,分好小组。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课文实际,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把选择权交给各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问题进行探究,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例如,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根据不同的认知水平把学生分成了三个组,并提出了三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让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说说每个部分讲了什么。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和生活中的实例讲一讲‘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含义。”问题展示出来后,三个小组很快就选好了自己要探究的问题。显而易见,第3个问题是难度最大的,而选择这个问题的小组正是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最突出的组。最后,三个组均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金色草地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草地上的事
金色十月
背课文的小偷
Laughing song
金色七夕节
草地
金色十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