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废弃”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实践及研究
2019-12-13王华斌
王华斌
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自1993年建校以来,坚持“为学生发展奠定人生根基”的办学理念,在环境方面凸显绿色人文,在管理方面体现科学人本,在课程方面践行丰富多元。其中“5R”主题环保系列课程的探索实践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兄弟单位的肯定,获评深圳市花园式园林式单位、深圳市文明单位、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并于2018年作为区级试点学校开展数字化垃圾分类教育实践项目,还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
莲花小学以“5R课程”为抓手,以“六化行动”为载体,“内化于心,外显于行”,逐步系统、深入地开展环保教育,实现构建垃圾“零废弃”校园目标,环保教育已然成了莲花小学一张亮丽的名片。
一、“5R课程”,将环保入心
“5R”,实际上是学校在进行环保教育实践中坚持的5个原则:即拒绝原则(Refuse)、减量化原则(Reduce)、重复用原则(Reuse)、回收再利用原则(Recycle)、资源分类原则(Resource Allocation)。莲花小学以这五个原则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拒绝原则:拒绝不环保行为
学校开展“一次性筷子对地球危害”的课程,告诉学生每加工5000双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长30年的杨树,全国每天生产一次性木制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亩,一年下来总计3.6万亩。学生学习课程后,基本能够做到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拒绝不环保行为。
2.减量化原则:探索垃圾减量途径
学校研发“少用纸巾,重拾手帕”课程,举办环保手帕设计展,并集结全校学生的智慧,设计制作了莲花小学独具特色的“环保手帕”,以此呼吁大家用手帕代替纸巾。同时,学校在美术课程当中渗透环保知识,让学生设计节水节电标识、制作环保海报,并张贴在校园环保宣传栏。
3.重复用原则:倡导物品重复使用
学校开发“矿泉水瓶的危害”课程,倡导全校师生进行“五宝行动”,即自带水杯、筷子、饭盒、手绢、环保袋,在学校的大型活动课程中,学生自带“五宝”,减少无意义的包装浪费。此外,学校面向社区開展两个月一次的“环保集市”,学生、家长和社区居民们将闲置不用的旧校服和二手物品进行爱心义卖,这既能让学生爱惜物品,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同时也实现了减少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的目的。
4.回收再利用原则: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每周五下午,学校到社区设点,回收过期的、油烟机里的和炸过东西的油,由环保工作室带领学生制作手工皂。除环保手工皂外,学校还收集果皮创新制作成酵素。此外,学校主题月活动培新节和环保节上也会进行变废为宝创意作品比赛,赛场上可以看到众多创意,如将卫生纸筒创新成笔筒,废旧光盘创新成漂亮的工艺品,一次性塑料袋做成杯垫等。
5.资源分类原则:完善资源分类系统
为了让全校人员从“知道‘零废弃垃圾分类”到“做到‘零废弃垃圾分类”,学校开发了教师版、学生版、清洁工版“垃圾分类课程”,全员学习,全校参与。学校环保工作室会对全校范围内进行垃圾分类检查、评比,确保全员做到“零废弃”垃圾分类。
学校还构建了基于5R原则的完整环保课程体系,即生活好习惯课程、珍爱大自然课程、变废为宝课程、心灵养育课程、数字化垃圾分类特色课程。同时将环保课程与莲花山校本课程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走出校园,走近大自然,与社会连接,与实践连接,蒙以养正,保护环境。
二、“六化行动”,将环保落在实处
学校“六化行动”指的是垃圾分类课题化、垃圾分类行动化、垃圾分类生活化、垃圾分类家庭化、垃圾分类公益化、垃圾分类心灵化。
1.垃圾分类课题化
用课题带动实践,用课题实现深入探究,这是学校深入开展环保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例如,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2项中小学生暑假环境调研报告——《深圳市中心公园景观湖水生态修复调研报告》《关于深圳8月份天气研究报告》的撰写。
2.垃圾分类行动化
学校成立了环保特色工作室,用心、用情,共同推进环保教育,共同践行“启发善念、践行大爱”的理念。工作室设有课程部、检查部、宣传部、环保部、“光盘”部这5个部门。
课程部主要负责开发课程,践行时时教育;检查部负责严格公正地每日检查、登记教室和办公室垃圾分类情况,并将此纳入文明班级评比和最美办公室评比项目;环保部发挥家校联动效应,成立“环保家委会”,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环保活动;宣传部由学生自治管理,组建“环保督查”团队,激励更多的人投入环保;“光盘”部负责“光盘打卡”行动,评选“光盘达人”,同时记录厨余重量。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周厨余重量从刚开始的108kg,变为现在的11kg。
近两年,学校开展了一项“撤销垃圾桶”的行动,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环保工作室的老师在全校各班级、各办公室征集意见,签订协议,对能做到尽量减少垃圾的固定场所实行撤销垃圾桶的行为,目前已经有半数以上的班级和办公室长期运营“撤销垃圾桶,几乎无垃圾”的机制
3.垃圾分类生活化
教育最终是要回归生活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简单而朴实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从长远来看低碳生活,更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生活理念。学校每月11日开展“素食日”。用健康素食唤醒更多师生对环保的重视,倡导低碳节能生活,以实际行动唤醒大家对地球暖化现象的认识。学校也定期邀请环保专家开展培训学习讲座,名为“素食讲座”。
4.垃圾分类家庭化
学校真正打通了学校和社会资源的隧道,架起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每周五下午,学校面向社区开展“环保村”活动,这也是学校一项固定的、长期的环保传承活动,附近居民积极参加垃圾分类、环保酵素制作、环保皂制作,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五年,风雨无阻,小区居民也形成了自觉性。
5.垃圾分类公益化
学校每学期举办环保集市,图书漂流活动,交换家中闲置物品、书籍,减少资源浪费;老师们带着小宣讲师为社区居民传播与环保相关的知识。此外,学校还带领学生去笔架山和海边清理垃圾,积极参加各种环保公益演出,组织教师到30多所兄弟学校推广环保知识。
6.垃圾分类心灵化
学校构建了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手机扫码,在环保护照上精确登记环保“服务时间”,评选每学期的“环保之家”;通过查阅护照盖章数量,评选每学期的“环保之星”,另外每学期还评选“环保班级”“环保公益大使”,不断完善环保评价体系,树立环保榜样,激励教职工、学生、家长、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各项环保活动中去,做环保的宣传者、倡导者、践行者,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