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
2019-12-13张意梵
张意梵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特点和价值追求,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奠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义理进行解释,进而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作用。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10-0071-0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传统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无根的民族,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缔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传统,中国传统的智慧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1](P.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2]( P.168-169)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结晶,而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道路。
一、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滋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概括。尽管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对传统“国家”概念与当代国家的概念并不相同,但中华传统的“国家”观念和当今国家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却是相通的,对阐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富强,即富足强盛。国家的富强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是社会安定祥和的必要条件,富强是国家首要追求的目标。《管子》上讲,“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3](P.1173)中国的近代是忍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开始的,近代中国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这一历史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因此,经济的发达、祖国的强盛是国家和人民共同的期待。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论语》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4](P.144)祖国富强,是其他一切方面的基础,没有富足和强盛就谈不上独立自主,更谈不上人民的安居乐业。富强,首先就表现在经济上的富强,其次,不仅要经济上的富强,也要加强文化、教育、科技、军事、政治等各方面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富强。可以说,富强的价值观是对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民主,是五四运动时期引进的西方词汇,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民主的概念,而是崇尚“以民为本”的思想,虽然“民主”和“民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涵有很大差别,但二者在重视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价值追求上却是共通的。《尚书》中讲:“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5](P.81)这是对民本思想较早的论述。可以说民本思想在西周时期就提出来了,也就是人民的地位就得到了重视,其中通过“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说法把在人民的意愿和上天的意愿联系在了一起。在战国时期这一思想又得到了发挥,其中《孟子》讲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部分在于人民。《荀子》中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6](P.79)这些思想都说明了人民在国家中居于基础和首要地位,人民是一个国家成其为国家的理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主,就是要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要把关注民生、服务民众作为国家的执政理念。
文明,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核心的形而上概括,理所当然被华夏儿女传承和发扬。“文明”一词出自《易经》贲卦的彖辞: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7](P.212)对这段话解释较为准确且广为流传的就是宋代的理学家程颐,其著《伊川易传》中写到:“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8](P.123)这段话道出了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义理,即中华民族是把道德伦理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以伦理道德的有无作为区分人和动物的标准。“文明”一直是衡量人类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评判个人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东方特色,可以說亚洲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深受中华文明所影响。当今世界已经逐渐向一体化迈进,中国文化的影响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和文明精神,把中华文明展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和谐,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精神追求的体现。“和”与“谐”是近义词,《广雅》记:“和,谐也。”二者组合起来意思基本不变,可以大致解释为协调、不冲突。“和”是古人对音乐特征的表述,《国语·周语下》讲:“乐从和”即音乐通过不同音符之间协调地配合,构成悦耳动听的旋律,达到一种美的境界。因此,古人便用“和”来表达世间万物虽不相同却相互协调共生共济的道理。中国人认为“和”是世界的根本道理、事物的最佳状态,秉持“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的精神,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就秉承以和为贵的观念,以“君子和而不同”来作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即使在价值观念有所不同的时候,中国人更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度来去看待不同的价值追求,这无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当今世界已走向多元化,价值追求变得多样化,国际关系亦趋于多边化,发扬中华文明的“和谐”显得尤为必要。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提倡和发扬和谐的精神,在不同之中求协调,力求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能和谐相处、携手共进、互利共赢。
二、对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滋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西学东渐以来,人们似乎认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西方文明的特质,与集体主义优先于个人主义是中华传统形成鲜明地对比。确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思想,但这并不能否定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的重视和肯定。
自由,是每个人都向往和追求的价值目标。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自由的环境,那么这必将是一个病态而紊乱的社会,《国语》载:“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9](P.23)因此,生活在不自由社会当中的人们,必将反抗那压迫他们的社会。人民的自由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0](P.5)由此看来,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社会的自由为基础。
平等,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也有所体现。儒家主张财富应当适度平等,孔子讲:“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其指出了平等对社会安定的重要性。墨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绝对平等,《墨子》中讲:“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11](P.103)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纷争互敬互爱,达到理想的社会状态。不平等是阻碍社会有序发展重要因素,不利于社会的平衡发展,所以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当下,更应该以平等的观念来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协调、平衡发展。
公正,即公平无偏私。“公”与“私”互为反义,《韩非子·五蠹》讲:公私之相背也。”中国人以“公”作为君子之大德,《礼记》中记载:“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12](P.739-740)社会是个大集体,因此集体当中的个人不仅要关注自己,还应该顾及到社会当中的其他人,对于为政者来讲更应如此,要以全局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样社会关系自然就会融洽。古人认为,“正”是社会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论语》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曰:‘苟正其身异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些理念对于当下中国的治理大有裨益。不管对谁来讲,只有做到真正的公正,社会才能安定,政权才能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结晶,对社会的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对法的作用很早就有论述,《韩非子》讲:“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13](P.38)即矫正上面的错误,排除下面的奸邪,治理纷乱决断谬误,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规制民众,没有比法律更好的了,所以其认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13](P.31)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法治和韩非子笔下的法治并不完全相同,但韩非子的观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法治对社会的重要性。古人不仅讲有法可依,还强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管子》中讲:“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3](P.293)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一些法治观念依然值得现代社会借鉴和学习,对于当前建设法治社会具体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对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滋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说这些价值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和发扬。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中国人有很浓重的家国情怀,首先中国人对“家”有很浓厚的情结,把“家”和“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有国才有家”。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下,中华民族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民族和国家披肝沥胆无私奉献,如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家是小的國,国是大的家,把个人,家族和国家的关系联系得非常紧密,把为国效力、为民族争光作为“孝道”更高层次的体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更被中国人所认同。可以说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自然而然地生成起来的。
敬业,应该是每个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素质。做事“敬”是儒家倡导的基本品德,《论语》中有“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4](P.154)以及“孔子曰:‘君子有九思……事思敬……”还有“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何为“敬”?北宋理学家程颐说:“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之谓一。”即做事认真踏实专心尽力之意。祖国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汇聚起来就决定了祖国和社会的发展。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每个人的本分,更是一个人的使命,古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职工作做好的了,一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
诚信,即诚实信用。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国无信不强,诚信对于个人、社会以及国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被继承和发扬。关于“诚”,《大学》上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4](P.7)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10](P.173)诚,既真实,可以看出诚实不欺骗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信”,是 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定为个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孔子亦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把诚信看得极为重要。在当今这个交通、通信、贸易都非常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比以往更为复杂和多样,如果人们之间没有基本诚信的话,那么维护社会秩序的成本将会大大加大,所以说当今诚信对于我们来讲变得比以往更为重要。诚信作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发扬的精神,这一优秀传统美德培育了传统中国人,也滋养着现在的中国人。
友善,即友好善良。自古以来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注重礼仪礼貌,主张“以和为贵”讲究友好和睦,做人的高标准就是“温、良、恭、俭、让”。在中华传统当中,人们把“善”作為至高的境界来追求,《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此古人用善良来形容人类最高贵的品质,所以,孟子讲:“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和良好美德,如果一个人没有善良的品质,也就很难有其他的美好品德,把善良作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应有之义。因此,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这种优秀的传统美德理当在我们这个文明的国度里传承和发扬。
四、结语
任何时代都是以往时代延续,文化也是如此。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智慧结晶,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15](P.23)没有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能找到历史的根基,也不能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恰当地衔接,更不能在全社会顺利地推广开来。“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历史文化积淀下来优秀成分传承和发展。”[16](P.313)所以说,正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为根基,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得以形成,才得以为人民广为弘扬和践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这种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所以只有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得到正确理解和阐释。换言之,只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中才能很好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P.163-1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脉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根脉中我们才能更好理解、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 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 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 文出版社,2014.
[3]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M].长沙:岳麓书社,2006.
[6]章诗同.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 书馆,2010.
[8]程颐.周易程氏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左丘明.国语[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10]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孙冶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朱彬.礼记训纂[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3]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4]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1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 文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