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文化自信中的价值与行动
2019-12-13丛培业
丛培业
教育在中華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如何承担其责任与使命,进而体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这是每个教育人应该深入思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坚持“四个自信”,而其中最为根本的则是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了支持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基本、深沉且持久的力量,就不会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文化自信必须根植于深层的文化认同,而这种文化认同则来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来看,教育与文化自信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讨论教育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定然会有见仁见智的答案。审视人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历史,有关教育概念的界定的确莫衷一是。尽管如此,却可以从中发现一般性特征。依笔者之见,教育是有利于生命成长的一种自觉的文化行为。文化是教育的根,是培植教育最丰腴的土壤。任何教育都蕴含着某种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个性特质。人类的教育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个文化选择的问题。鸦片战争后,在西方与中国发生剧烈碰撞的过程中,中国教育也在救亡图存的大环境中做出了选择。尽管不乏中国文化的守护者,但是,在侵略者的“炮舰政策”之下,选择西方文化的需要越发强势,即便早期仅停留于对器物层的认识,但是各地洋学堂的兴办,尤其是京师同文馆的创建,可见一斑。至此,在教育的世界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着。面对历史事实,我们没有理由去苛责什么,相反却需要报以同情。
时至今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教育作为一种文化行为,它所依据的又会是什么呢?它将做出怎样的抉择和应答呢?我们肯定地回答,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潜藏于中华民族灵魂最深处的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缘起,在其发展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特质和精髓、核心价值观所做的总体性判断与评价,它是存续与弘扬,礼敬与坚守,检省与超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开放襟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和谐理念,以人为本、参天两地的贵人思想,和而不同、忠恕并行的交往之道,仁者爱人、慈孝恩义的道德伦理,整体联系、圆融变通的思维方式,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
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不乏有识之士,认为关乎人类命运的走向,需要从东方文明中寻找智慧,人们亦再次将眼光指向中国。正如上个世纪80年代,学界提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之观念。的确如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个有益的案例、极佳的表征。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高度肯定儒家思想,他说,假如世人都像孔子那样仁义,世界就不会发生战争了。19世纪美国著名的思想家,被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的孔子”、有“美国文明之父”之称的爱默生曾说,孔子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以伦比的成功经验。由此,他预言:“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无独有偶,1988年,全球75位诺奖得主齐聚巴黎并发表共同宣言,警醒世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第二届大会上讨论通过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中,儒家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视为“道德金律”,作为全球伦理的基本原则,成为让各种宗教、各种文化的人都接受的全球伦理构想。
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为时间地域所羁绊,它具有超越时空的特征,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与共建,提供极具价值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正因于此,它也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找到了最根本和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意味着对当下教育活动提出了新要求,亦即在价值理念和行动操作上作出新的判断与选择,使教育活动在遵循规律的轨迹上,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并深度影响未来的走向。首先,我们认为,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自觉树立文化的主体意识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并将这一取向广泛渗透到影响教育活动的诸多要素中,进而为受教育者注入文化的“因子”,使其精神拥有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脉。
在课程上,不论是学科门类的设置还是教学资源的选择,都需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间的份量。无疑这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举措。从课程的角度看,在基础教育领域,以往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的并不多,也不够透彻,后来又较多地重视“读经”,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文学、艺术和历史,也要包括很多自然的常识,从而建构广泛而深入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从学习方式上,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丰富多样,基于传统学科教育展开的课堂教学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为此,深度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一改固有的学习模式,变接受识记为活动探究,走出记忆性学习的模式,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读,鼓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深度发现其广博的视野和深邃的见地,从而因信服而坚定文化自信。变课室学习为现场体验,使学生真实地走进历史文化现场,切实地与在历史文化交往,在亲密的接触中,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悠远,以及它所展现的独特魅力。
在教育的世界里,开展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教育,不论是理论建构还是行动操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有时间的积累,需要耐力和坚持。开展坚定文化自信的教育,需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和经验在当下的转化与应用。开展坚定文化自信的教育,并非盲目自大、封闭自我,它同样需要我们站在人类文明的视野,以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胸襟,与不同文明、不同文化进行真诚对话,进而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