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驱动性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2019-12-13顾雪刚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思维能力

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其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驱动性问题;问题设计;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A-0069-03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就说明学生的学习应始于问题,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思”才能使有疑者变无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避免那些肤浅的、低效的问题设计,解决学生的表层学习问题,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让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活动真正发生。如何设计驱动性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的、灵活的、深度的、可持续的思考,这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然而,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上,教师的问题设计要么漫不经心、要么肤浅平庸、要么高不可攀,这样的“问题”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影响学生深度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和体验感。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需要通过驱动性问题设计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设计情境性驱动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起源于问题,因问题而不断深入,当一个人感到需要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能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积极主动的状态,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例如,在教学Scratch编程的《小猫出题》一课,在引入新课时,教师是这样设计情境性驱动问题的:演示游戏,即小猫随机选取100以内的两个数作为加数1和加数2呈现在屏幕上,如果学生输入的数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和,那判断为正确并在屏幕上显示“你真棒”,否则显示“你答错了,继续努力”。然后教师提问:“如何随机得到加数1和加数2的值?这样每次都会变化的量我们称它为什么?如何判断我们输入的这个数是正确答案?”针对此情境中的这三个问题,很多同学会和自己的数学学习内容建立起联系,但又发现其中有无法关联的地方,用原来的知识储备不能解决这节课上的内容。这种欲解而未得解的状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探究新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学习氛围一下子活跃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情境性驱动问题,教师抓住关键点直面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但不是简单作答就能解决,而是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通过问题形成学习行动,把学生快速带入本课知识学习的氛围中,促使其积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设计开放性驱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的生长性

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最大的区别就是答案的非唯一性,要有效地回答开放性问题,必须做到透彻地思考这个问题、考虑与问题相关的内容、利用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同时让课堂提问得到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教学《一起学排版》一课,在学习五个排版原则的概念和实践运用时,教师抛出如下四个问题:“1.每组自由选择 1个排版原则卡片,讨论这个排版原则的作用是什么?这个原则运用在哪些地方?2.你们小组要给大家分享什么原则?3.相同讨论主题的小组有没有补充的?4.对这组同学的分享你有什么要提问的?还想要了解什么?”这四个问题中既有学生选择问题的开放性,让每一组都能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各取所需来研究主题;又有小组汇报交流中对于问题答案的非唯一性、发散性等,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和提升学生的提问与质疑的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全面认知和多维认知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以自我生长。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放下了思想包袱,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想法精彩纷呈。

设计此类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思考,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经验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建立师生间有效互动的提问方式,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况[1]。

三、设计探究性驱动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持续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探究围绕着一系列的问题而展开。也就是说,有了明确的探究性问题,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同时,这些探究性问题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导火索和发动机,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学内容发生共鸣,让学生的思维持续发生,在不断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猫出题》一课的“答案判断”脚本搭建环节时,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用询问控件时,舞台上会出现询问框,我们可以在询问框中输入答案,实现人机交互,而“回答”的作用是什么?2.询问框中输入的答案会有几种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哪两个变量来判断结果正确与否?3.要判断输入的答案是否正确,应选择哪个逻辑运算符?在搭建脚本时,我们要选择哪一个合适的判断控件?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涉及的内容又是学生以往没有接触过的,如果只是亦步亦趋的教学,那学生的学习仅停留在被动学习上,而要让学习真正发生,必须要让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思维保持可持续状态。因此,教师通过设计层次清晰、逐步深入、连贯性较强的问题链,启发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回答”的作用、运用逻辑运算符来判断结果、建立“和”这个中间变量和“回答”结果之间的关联等,自始至终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可持续的状态之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构建知识。

教師精心设计的探究性驱动问题,指向明确、切中要害、层次清晰、内容连贯,可以帮助学生找准知识学习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持续深入。

四、设计梯度性驱动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知识点,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梯度、不同层次的驱动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来强化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全面性。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Scratch第五课《画正多边形》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解决“认识‘画笔模块的相关控件”的知识教学,为学生画好多边形做知识储备,教师围绕用“画笔”划线这一知识点内容(见图1),设计了两组问题。第一组问题:1.迷宫中,每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步?2.找出小蜜蜂穿越数字迷宫的路径是什么?3.如何选择一种醒目的颜色,让小蜜蜂把穿越数字迷宫的路线画出来?这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初步认知用“画笔”模块控件画线的基本知识,了解画笔颜色的选择、画笔默认粗细、如何利用画笔控件画出线等。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学生能体验“画笔”模块控件的使用方法,但有些同学还是会错误百出,如起点的地方没有抬笔、画的路线不正确、画的线太细、无法清除错误路径等等。可见,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并未全面理解“画笔”模块的功能。为此,笔者又设计了第二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把握对这一知识点的全面理解。第二组问题如下:1.角色在画线时,何时落笔、何时抬笔?2.如何设置自己满意的线的粗细和颜色?3.在调试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画出的线有错误或不满意的地方,该如何处理?这三个问题在第一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错误,层层深入地剖析知识要素,最终让学生对“画笔”模块的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并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本例中,教师通过两组前后呼应的梯度性问题设计,给学生搭设了思维跳板,让学生从“画笔”知识的初步感知,进入到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更有对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全面性指导,构建了学生知识学习的全局思维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驱动性问题设计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桥梁,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引信,是保持学生持续思考的永动机。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驱动性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不断优化问题设计,通过情境化、开放式、探究性的问题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有效学习力。

参考文献:

[1]闫玉香.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J].山西教育(教学),2011(4):32-33.

Driving Problem Design and Students Thinking Development

GU Xuegang

(Taicang Shuangfe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215416, China)

Abstract: Developing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cultivating their core accomplishment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In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may design driving problems to guide students into active thinking, to promote their 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to improve their levels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driving problem; problem design; thinking ability

责任编辑:李韦

收稿日期:2019-09-15

作者簡介:顾雪刚,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江苏苏州, 215416)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提高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对EEPO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