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国际合作:全球善治的必由之路
2019-12-13肖洋
肖洋
政党国际合作是政党政治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作为主权国家的合法代表,必然会为了本国和本党派的核心利益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因此,政党在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相当活跃的角色,它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巨大,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研究选题。
一、政党国际合作与政党外交的时代价值
在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下,加强国家间的党际交流与合作,是优化国际关系、稳定国际形势、减少国际冲突的重要途径。外交的核心任务是护持并拓展国家利益,从这个维度来看,政党外交扩展了“外交”的概念内涵。政党外交的主要工作是增信释疑、对话共赢,其核心理念是“合作”,这就促使学者深入探讨政党政治与国际政治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将研究的视角从世界各国政党体制对本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力,逐渐延伸到各国政党如何共同参与全球治理上来。政党已成为新型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契机下,国际层面的政党合作已是大势所趋,并渗透到全球治理的各个方面,显示出新的特点。
政党国际合作是一种全新的外交方式,其内涵在于:包括国际性和地区性跨国政党组织在内的各国政党,在与他国政党进行交往过程中,采取以合作与对话为基调的政策取向。[1]探讨政党的国际交往在国家外交中的地位,通常考察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政党政治在该国政治生活中的活跃度,二是政党的法律地位及对国家外交决策的影响力。前者表明了政党国际合作的必然性,后者决定了不同国家的各类政党开展国际交往的能力及功效大小。通常而言,执政党总揽国家权力,其开展国际交往的能力大于在野党,甚至能够直接控制外交决策进程,将本党派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由此可知,政党国际合作的基本行为体是执政党。
为了厘清政党国际合作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促进作用,需要明确政党外交的时代价值。
首先,政党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新型行为主体。从当代国际政治的实践来看,政党以及跨国政党,不仅可以表达国际社会中各方面的意愿和要求,从而影响或牵制国家的对外决策,最终影响国际关系的走向,而且可以提供和创造灵活的党际沟通渠道,使得国家间的交流和沟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有助于改善国际关系。可以说,政党是国家对外实践的真正指导者。
其次,政党外交作为特殊的外交模式,对国际交往产生积极作用。一方面,政党外交不同于政党的对外交往,只有执政党的对外交往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或促进国际关系时才称得上政党外交;另一方面,政党外交不同于党际关系,因为政党外交是政党为了维护本党利益、国家关系而与外国合法政党进行的交往活动,而党际关系则侧重于党与党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再次,政党外交的形式灵活多样。在全球治理过程中,政党外交不拘泥于外交程序和礼仪,互动方式比较灵活,主要通过党派领导人之间的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以及执政党对话等较灵活的形式展开。政党外交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畅通信息沟通渠道,推进政见交流,从而为优化国家间关系而发挥基础性作用。[2]
最后,政党外交具有新的发展趋势与发展任务。一是政党外交的内容将更为广泛。政党外交除了包含宾主双方党派领导层之间关于执政经验、治国理念等内容的交流之外,还将涉及一些经济与技术合作、政治支援以及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二是政党外交的载体将日益多样化。各国党派领导人可以利用议会、民间组织等作为载体进行交往,甚至也可以在多边官方会晤的间隙,开展对目标国执政党的外交实践。三是政党外交的国际影响将更加深远。各国政党间交往的成败得失不仅会改善或恶化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可能因同一政党再次执政或长期执政而影响国际关系的长远发展。因此,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将成为国际交往的两条主线。
总而言之,就政党外交而言,灵活性是重要特征,推动党际互信是重要途径,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是核心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国政党应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更注重于同外国政党领袖的政治思想沟通,这也决定了政党国际合作的重要目标是各国执政党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凝聚共识。
二、政党国际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核心支柱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深了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也赋予各国政党新的时代使命。孤立自处还是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各国政党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核心命题。联合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发出了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共存式发展的最强音。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最大的政党,不仅担负着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更具有促使世界政党沟通、建立新型政党关系、分享善治经验、凝聚党际共识的时代责任。因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指引下,由中國共产党召开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志存高远的战略胸怀,更以开创性的方式搭建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奠定了政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核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的自身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提出通过政党国际合作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路,具体合作目标包括四个目标:一是国际安全方面,实现“远离恐惧、普遍安全”;二是国际经贸方面,实现“远离贫困、共同繁荣”;三是跨国文化交流方面,实现“远离封闭、开放包容”;四是生态保护方面,实现“山清水秀、清洁美丽”。通过政党国际合作来分享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本身就是中国智慧对人类进步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明确了富有成果的政党国际合作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支柱。
政党的活动不仅影响到主权国家的内政决策,而且会通过“外溢效应”逐渐拓展到外交决策等方面,进而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政党政治的核心是通过成为执政党,将党派利益上升为国家意志。政党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政党政治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势。具体表现为:“执政党通过其领导的政府、控制的议会直接参与外交决策;在野党则通过议会斗争等途径间接制约或牵制本国的对外决策。”政党在国内政坛的较量会形成外溢作用,这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对地区和世界安全形势影响重大。
另一方面,政党政治与国际政治存在连锁反应。一个国家的内外政治是相互影响的,并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因果循环关系。国内政治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一国对外关系的根本性变动,同时,国际政治反过来又影响国内政治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执政党的易位会引起国际政治的连锁反应。例如,2008年欧洲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极右翼政党“独立党”成为英国脱欧的重要推手,在针对贸易保护、接收叙利亚难民问题上的排外立场十分明显,而“奥地利自由党”则成为第一个参与组阁的极右翼政党,从而影响欧中关系和中东和平进程。此外,意大利、德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多次开展反建制主义的活动。
世界各国政党对国际政治产生作用的途径,通常是通过对政治体制与国家政体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来完成。各国政党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执政党通过践行外交战略方针来推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一个政党对国际事务的影响程度又因该国政党体制与国家政体配置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取决于执政党执行外交政策时所受到的国内阻力,以及行政官僚体系在贯彻本党外交方针上的程度差异。
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日益扩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支持。当前,中国共产党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政党组织保持着定期联系,愿与其他国家政党分享自身的经验,加强彼此合作。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首次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共600多名中外代表参会。这是一场极为重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性盛会,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就全球治理和国际政党交流等问题阐述政策立场、表达中国共产党推动跨国党际合作的良好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建议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进一步制度化,发展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政治对话平台,在未来五年,中国共产党希望邀请15000名外国政党成员到中国进行交流。
作为全球治理的主体,政党外交的目标是进行跨国党际交流与合作,协调各国政策,治理诸如国际冲突、难民、国际恐怖活动、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同时,政党政治的中心议题,从国内权力博弈,逐渐扩展到提升全球性影响力等方面。因此,政党政治的实践平台不断扩容,政党外交也从幕后走向前台。
三、全球善治与超越意识形态的政党国际合作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政党和跨国政党组织将关注的焦点从意识形态斗争,转移到全球治理上来。环境保护、维护人权、缩小南北贫富差距、根除恐怖主义等议题,已经成为政党外交的主要议题和重要任务。政党在国际社会的角色与功能日益突出,政党外交活动对解决全球性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必然要求各国执政党之间要达成全球善治的共识、放下偏见,推动跨国党际合作。因此,把政党外交作为一种新兴的全球治理模式进行研究,对政党外交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正确评价,是新形势下的一项重大任务。
与冷战时期的政党交往相比,全球化时代的政党外交被赋予新的含义,其重要特征就是跨越意识形态,求同存异共同应对全球事务。要解决全球性问题,就需要加强政党间的国际合作,因此加强政党国际合作与交流则成为全球善治的必然趋势。
通常而言,治理成效高的政党,具有榜样的示范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最大的政党,治国理政成效显著、经验丰富,即使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代,仍然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为指引,将中国打造成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模式如此成功,使得其他资产阶级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也不得不暂时抛弃意识形态对抗的“有色眼镜”,虚心向中国共产党求教。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方针,致力于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以开放自由的原则,分享自身的治国经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从2014年就开始主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將其打造成国际社会解读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路与经验的重要窗口,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提供权威对话平台。以中国的发展成就为凭借,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各国学习的榜样。
政党外交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网络;中国共产党愿以开放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愿与各国政党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政党外交的框架下,各国政党能够寻求共同点,同时搁置意识形态分歧,彼此尊重和相互学习。
综上所述,实现“全球善治”是政党国际合作的基石,开放、平等、包容是政党国际合作的立场。政党外交正是在“全球善治”的国际大背景下蓬勃发展,以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个负责任、敢担当的世界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的福祉和人类进步而自我革新、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不仅要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康庄大道,还愿意分享中国的发展经验与成就,为世界各国人民创造机遇。从这个思路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相关国家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将各国的发展前景和命运紧密相连,最终实现和平、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3]中共十九大清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发展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即寻求一种避免无止境冲突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政党国际合作,有助于各国政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方案,为营造全球发展共识奠定基础。由此观之,中国共产党是政党国际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而政党国际合作也必然成为推进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促进全球善治的核心动力与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余丽.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实践之路与理论创新[J].中州学刊,2010(2).
[2]谭荣邦.政党国际组织的兴盛及其当代特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2).
[3]柳思思.差序格局理论视阈下的“一带一路”——从欧美思维到中国智慧[J].南亚研究,2018(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北极经济发展的国际协调机制研究”(19BGJ07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