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治生态“画像” 精准开展监督检查
2019-12-13毛建国
毛建国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区或单位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准确研判管党治党成效的“晴雨表”、精准开展监督检查和预警纠偏的“指南针”。准确把握一个地区或单位的政治生态,对其政治生态精准“画像”必不可少。
一、为政治生态“画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政治生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因相对抽象而难以考量。要做到“画像”逼真,必须遵循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牢牢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政治与业务相结合。为政治生态“画像”要重在“政治”上下功夫,着重考量这个地区或单位党委(党组)和干部群众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情况。由于政治表现更多体现在具体业务工作中,“画”准政治生态“像”离不开对业务工作的描述和对工作成效的评估,既不能脱离业务清谈政治,也不能撇开政治空谈业务。
坚持一时与一贯相结合。为政治生态“画像”要结合这个地区或单位政治生态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整体把握,既全面关注当前政治生态现状,又纵向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生态情况;既紧盯党委(党组)和干部群众在应对风险挑战、处理复杂矛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关键时段的表现,又注重观察党委(党组)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过程中的表现;既关注发展成果又看到成本代价;既重显绩又看潜绩,正确评价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作用大小,深度研判政绩观是否科学正确。
坚持分层与分类相结合。为政治生态“画像”要坚持系统思维,由关键少数向群体团队拓展,由基层向管理层推进,由单位向系统延伸,分层分类持续深入,动态形成一个地区或单位政治生态的整体形象,努力避免一次性“画”出整体“画像”可能带来的“失真”风险。
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政治生态“画像”要探索建立科学量化的基层政治生态评价体系,定性问题定量化,让政治生态这个概念更加生动直观。对于不可量化的,要注意运用精当的文字表述做实景描写、形象描述,定性定量相互映衬,突出政治生态“画像”的个性化和精准度。
二、为政治生态“画像”应形象客观、层次清晰
为政治生态“画像”要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这个地区或单位党委(党组)的特点和干部群众的精气神,从政治上抽象出一个个标签化的模型,使政治生态“画像”形象客观、层次清晰。
政治意识强不强。这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单位政治生态优劣的核心指标。从政治态度上看,是否对党和人民忠诚,言行一致;从政治立场上看,是否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从政治纪律上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巡视巡察反馈整改要求,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政治修为上看,是否自觉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和为国为民情怀。
履职担当硬不硬。这是评价政治生态好坏的重要指标。主要看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面对困难矛盾是否敢于负责,稳得住、打得赢,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出现问题是否勇于担责,不推诿懈怠,不溜奸耍滑。
清廉程度高不高。这是衡量政治生态好坏的关键指标。主要看党员干部是否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干部群众的收入比是否合理正常,党员干部是否及时全面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党员干部是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信访举报和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发现问题是否高位运行,重点领域、关键岗位违纪违法案件是否持续易发多发等。
用人风气正不正。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是政治生态的重要“湿地”。主要看选人用人是否严格执行《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否突出政治标准,做到公道正派;初始提名的主渠道是否畅通、考察程序是否规范、提拔任用的人选是否得到大多数人认可,每年年底选人用人民主评议满意度是否较高或持续上升。
党内生活严不严。这是防范从政环境污染,及时纠正和修复政治生态的基础。重点看贯彻《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三会一课”制度执行情况。“三重一大”决策是否民主集中规范;民主(组织)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否见人见事见思想、真刀真枪有实效。重点看领导班子是否凝心聚力有干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民主决策是否搞“一言堂”,班子成员是否存在相互拆台的现象。
政商关系纯不纯。这是衡量政治生态优劣的重要标尺。重點看各级各部门办事是否高效,真正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而关爱有加;是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激发企业活力;是否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公平市场环境;企业是否守法生产和经营。
社情民意好不好。这是政治生态在社会生态中的现实反映,也是评判政治生态好坏的最直观指标。主要看社会各界对这个地区或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是风清气正还是问题成堆;看这个地区或单位矛盾纠纷的调解率,是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还是推诿扯皮、置群众利益于不顾;看这个地区或单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生态宜居、文明富足还是环境脏乱、秩序混乱。
三、统筹运用“望、闻、问、切”手段,
为政治生态精准“画像”
对政治生态精准“画像”,方法极其重要。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统筹运用“望、闻、问、切”,从局部入手深入“刻画”、整体调整,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
常于“望”,把细材料关。从收集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各类资料、材料入手,全面了解掌握这个地区或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真实情况。当前,要重点收集该地区或单位各类发展规划或计划、年度工作报告、阶段性工作总结,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大攻坚战”工作总结,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及整改计划、整改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报告、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报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专项报告,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年度述职述廉述法述意识形态报告等。要注意收集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和警示教育的情况,纪律检查建议书或监察建议书接受和整改情况,各类工资、财务、编制报表和账册、名册,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要定期检查调阅党委(党组)会议、“三会一课”、民主(组织)生活会记录和班子成员学习笔记、“两个责任”履责记实情况等。通过这些翔实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政治扫描”,透过现象看本质,勾画出这个地区或单位的政治生态初步框架。
善于“闻”,把实群众关。一是广泛征询“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群众意见听实话。要离开案头走进田头,放下身段扑下身子,从群众口碑、乡音土语中分析了解这个地区或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道德品质情况;二是全面梳理媒体评价和社会舆情摸实情。依托“互联网+”定期接待上访群众、实地走访踏勘等,对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或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客观研判党群、干群关系和机关服务意识、服务效能。三是认真参加各类会议见实人。通过参加党委(党组)会议、民主(组织)生活会、廉情分析对接会等,真实了解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作风担当、廉洁自律和群众基础,为“画像”从冷冰冰的材料框架中增添“骨肉”,使之形象生动起来。
勤于“问”,把准评价关。运用好谈心谈话手段,区分班子成员、本单位本部门干部群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不同层次人群,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五个方面,采取一对一或集体座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谈话、日常谈心、个别访谈。谈心谈话时要真情投入,善于运用询问、追问、交流等方式,引导谈话对象敞开心扉、放下顾虑,激发其真实反应,从中捕捉信息,听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掌握真实情况;实地了解党员干部时要谦虚专注,抓住能够真实反映党员干部情况的每个细节,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总结出党员干部的优缺点。进而从个体中发现群体特征,从一般中导出共性特质,使“画像”化“虚”为“实”,有“血”有“肉”。
精于“切”,把好“成像”关。面对各种素材和信息,要善于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充分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分工协作、稳步推进。由巡察机构承担“画像”的第一道工序,巡察完成基础“画像”,巡察“回头看”进行一次“补图”;推进派驻监督向基层延伸,用派驻监督的“笔”描出关键“像”;加强日常监督、长期监督,用明察暗访监督的“笔”描“抓拍像”;强化查信办案,用审查调查的“笔”描“透视像”,着力实现政治生态“画像”从静态向动态演进。而且政治生态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因此必须常“画”常新,每年至少调整一次,确保“画像”更有时效性、更有说服力、更具可信度。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溧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