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亦可弘道
2019-12-13谭晓明
谭晓明
摘 要:古人推崇“人以弘道”,作者认为“物象亦可以弘道”。如就展示类工作而言,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纪念馆均如此。仅就主题性军事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而言,其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就是“究言以立像、观象以尽意、明意以弘道”的“以物象弘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忘初心,坚定信仰,达成使命的过程,也更是伟大的“革命建国、改革(治国)理政”的过程。
关键词:辽沈战役纪念馆;立像;尽意;弘道
辽沈战役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长期以来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革命精神、建国理政理念发挥了巨大作用。多年来各界学者对辽沈战役纪念馆开展了诸多视角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这里不再赘述。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多偏于展示技術和方法的探究而少于内容上的讨论;第二,偏于局部内容的讨论而少于社会整体内容的扩展和深入;第三,偏于社会经济利益的关注而少于社会治理效益的关怀;第四,偏于教育者自身(纪念馆)的作用和功能的发挥而少于对受教育者(观众)之素质的刻意培植以及“授”“受”之间如何协调一致的探究工作。笔者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对纪念馆的诸多工作,特别是作用和功能做些较为细致地探求;另一方面对以往研究工作中尚待深究之处予以关涉。
1 究言以立象
藏馆类的陈列展示多以“物象”为核心内容,本文采用了古人常讲的“言、象、意、道”四个范畴为言说的线索,分别以“究言以立像、观象以尽意、明意以弘道”的“以物象弘道”之顺序来进行阐述。
新中国成立伊始,锦州市委、政府及相关人士就非常关注辽沈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辽沈战役历经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为夺取平津战役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1]不过,处于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人可能容易理解其意义,而对更多的人乃至后人来讲就并非那么容易了。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理解辽沈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从而体会老一辈革命者“实现革命理想、建国创业”的艰难,增强广大民众的爱国意识?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史工作者们为此做了大量工作。那么,这些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史工作者们是如何研究、阐发于革命历史过程中透显出来的革命精神与革命理想,以及他们如何为了这些理想、信仰而奋斗终身的呢?笔者认为,这些尊敬的文史工作者们探讨、研究工作正是通过“究言以立象、观象以尽意、明意以弘道”的过程来完成的。
古人讲“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圣人们才要“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2]。也就是说,用语言说不透彻的东西,是可以通过“立象”辅助说明的。人们可能受了这些启发,通过展示实物、物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通过“历史文物”的展示来彰显蕴涵于其中的更深层次的内容,以解决其他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而“立象”则是通过一番艰苦的“究言”工作而肇始的。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月,其前身是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1963年10月完成了第一个基本陈列并对外开放。“文革”期间被迫闭馆。1978年得以恢复并重新开放,叶剑英元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1985年4月批复进行新馆修建,位置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侧,也就是现在的纪念馆所在地。1988年10月底建成并对外开放。
目前的辽沈战役纪念馆是集历史研究、文化传播、艺术博览、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军事历史主题公园。主体陈列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馆内运用现代化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使文物和史实有机融合、融为一体,生动感人。其中《攻克锦州》全景画馆是我国第一座全景画馆,是中国博物馆界和世界美术界的艺术精品和经典之作。在笔者看来,足可堪称“究言立象”的“立象”之极了。
为了更好地发挥“立象”之极的作用,几十年来,对纪念馆本身的建设、规制等又做了大量的工作(扩建及展示技术的现代化等),但似乎还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期的效果而未能“尽意”。欲尽其意,必须通过“观象”方得以达之。
2 观象以尽意
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全景画馆是我国第一座全景画馆,全景画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中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全景画是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原院长宋惠民、教授许荣初任创作组组长召集国内知名美术家用2年时间共同创作完成的大幅油画。该画全长122.24米,高16.1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4000千克。画面呈环形,可使看台上的观众置于环形之内,看台距画面13米,画面末端的底部与看台通过地面塑型相衔接,形成了视觉上的纵深感。
应该说,全景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方式,它采用环形的油画形式与画面前1000平方米的地面塑型——即塑有逼真的地形地貌、武器工事、炮兵阵地、战壕、废墟、木桥、高粱地等相连接而与之浑然一体,产生如临其境的视听效果,十分逼真地展示了攻坚锦州的战争场面。为了以更佳的效果通过“观象”而“尽意”,纪念馆相关技术工作者当时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但当时因为各方面原因和局限,全景画馆灯光音响等设计并不是十分尽如人意,原因一是人们认识上存有偏差,认为战争场面应该是热烈火爆的,二是设计者为迎合一些人喜欢热闹的特点而设计。为增加动态效果,2002年起纪念馆闭馆改造,2004年秋改造完成并对外开放。在李福荣先生的主持下,对全景画馆的灯光、音响设计、艺术照明、器材使用、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改造。如运用现代照明技术为陈列创造特有气氛,把录音、录像、电视、自动幻灯等新技术引进到陈列中,极大丰富了展览内容和陈列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对观众的吸引力。这次改造工程的成功不仅完善了纪念馆自身,而且对以后同类场馆的改进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目前,整个纪念馆的展厅使用面积共5400多平方米,陈列版面600多米,陈列文物、历史照片、文献资料等1100多件。还通过大型复原、电动沙盘、幻灯沙盘、投影和闭路电视等手段,真实地展现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中重要展品有:东北解放战争中陈云同志在南满穿戴过的棉坎肩和棉皮帽,彭真同志使用过的文件皮箱,罗荣桓元帅在辽沈战役中用过的望远镜和手枪,刘亚楼的望远镜,国民党军184师师长潘朔端海城起义军旗,中央军委、东北野战军以及各纵队的电报稿和作战命令,还有攻克锦州的尖刀连插在城头上的红旗,攻锦作战地图,“功臣号”坦克,“锦州英雄炮”以及各纵队指挥员用过的手枪、望远镜,各种轻重武器和上级授予的各种奖旗等珍贵文物。陈列内容既全面反映了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又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进程和党中央、中央军委为东北局制定的正确的作战方针和工作方针,辅以说明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其伟大的战略意义。
所以说,为了使“尽意”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艺术工作者及全馆相关工作人员在“观象”方面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从而使人们睹物思情、“观象以尽意”。
3 明意以弘道
若不甚明其“意”,则不能大弘其“道”。为了“尽意、明意”,辽沈战役纪念馆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其服务理念已不断提升为“环境公园化、陈列艺术化、服务标准化、宣传多样化”的红色旅游发展现代理念。为突显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明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之大“意”,陈列布展坚持内容编排、形式设计、展示手段的创新和有机结合,基调和风格是庄重、凝练、舒展、大气,既体现军事题材特点,又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质,注重纪念馆展陈语言的运用和总体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所以,促使各个分馆都凸显了各自的特色,如战史馆陈列布展庄重、大气,具有浓厚的艺术气质;支前馆陈列布展朴实、自然,体现了组织的合理性;英烈馆陈列布展凝重、庄严,缘于其独特的雕刻展示手段;全景画馆之无与伦比的特色则在于使人如临其境等。同时,纪念馆主题展示设计是按内在逻辑安排展示的,由序厅、战史厅、支前厅、英烈厅、全景画厅五部分组成,进一步帮助参观者认识到战争主题所展示出来的深层意义(道)。如此的“尽意、明意”,就是为了“达道、执道、弘道”。
现在讲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定意义上就是在讲“弘道”,讲的就是坚定我们的“革命”信仰,发扬“革命”精神,践行“革命”理念,达成“革命”使命。纪念馆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地促使国人逐渐接近、实现这个目标。让每一个来参观的人都能受到教育,通过观象以尽意,明意以觉道,觉道而达道,达道而执道,执道而弘道。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就是要通过“弘道”来达成使命,我们既要把“弘道”看作一个过程,也要把它视为一个目的,一种使命。也就是说,“弘道”决不仅是简单地“执其道”去做些口头上的宣传工作,而是要“依道而行”,要把我们的革命精神、改革理念、建国理政思想全部落实在行动上。
这里还涉及“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问题。由于“尽意、明意、达道、执道、弘道”的一体性,自然也就离不开“施”与“受”或者说“教”与“学”的关系。“尽意、明意、达道”一般来讲还只是思想意识里的东西,如果不把“执道、弘道”落实在行动上,它仍是思想意识里的东西。其间还有一个“施教者”与“受教者”的问题。以前的工作多集中在“施教者”即我们自身(包括人、事、物象)的作用方面,却较少关注“受教者”自身“受教”的积极主动性,忽視了他们“求教”的欲望和动机是否强烈。比如参展的娱乐性动机是否强于爱国思想性动机;比如知识的获得性动机是否强于践履的指导性动机;再比如价值观上的暗昧性动机是否强于择善性动机等。提升参观者能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观众)学习的自觉性。古人曾告诫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意思就是要“愤启悱发”。学生们不做自身的努力,不打开自己的思路,不存疑问,不去“切问近思”,头脑中没有要发问的问题,施教者只做单方面的填鸭式的灌输,那么准备的内容无论怎样精彩,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学习中面临对象的选择时一定要“择其善者”。我们现在的认知如果只停留在真假、对错的区分上,而不重视美丑、善恶的识别,就会导致认识上的迷乱与行为上的失误。选择好的、善的东西来学,似乎很简单,道理也很容易懂,但却很难做得好。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我们以往的理解很看重“师”,以为这里的精髓是在告诉我们时时处处皆有“师”在,而忽视了其中的“择善”与“摒弃不善”。故而孔子又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择善”的重要性已无须一一加以论证。值得关注的是,先人的这些教诲足应引起我们的深思熟虑。
第三,必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智慧,即所谓“转识成智”。这也是个众所周知却长期悬而未解的问题。社会各界为了强化这方面的教育效果而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但收效甚微。人们的所学大多还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未转化为能力和智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识”与“智”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在教学、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转识成智”的学习和训练。当然这个难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如果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智慧”,知识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第四,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前面讲的择善与认同还只是停留在思维层面上的意识、意向,并未展开以此为基础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对此,古人早就批评了那些只会读书而将其束之高阁而无所事事的行为。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以政治任务,却办不通;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地去谈判酬酢,纵是读得多,有什么用处呢?”[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尤为强调了认识的目的就在于实践。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与那些成功者相比,主要差距也许就在于是否能够认真履行既定的行动理念。所以说从理论到实践,将正确的理论落实到实践上,既是认识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认识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4 结语
我们虽然要以阐发革命精神和建国理念为核心,但本文的重点却不是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什么是革命精神,以及人们应如何发扬这种革命精神,本文讨论的重点放在了纪念馆工作如何以“究言以立像、观象以尽意、明意以弘道”的“以物弘道”之过程来阐发这种革命精神的,在人与物象的互动中实现“弘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0-1361.
[2]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系辞上[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1998:406.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82.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43.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