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2019-12-13徐苗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中国画关系诗歌

徐苗苗

摘 要:“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这句话出自北宋的张舜民。我国画论史上多论述诗与画两者之间的关系,诗与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但两者在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方面却是相同的。

关键词:中国画;诗歌;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历久不衰,经历了唐诗、宋词、元曲三个最为辉煌的阶段,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位名叫真田但马的日本学者曾说:“世界文学中,中国的诗歌在质量上居最高地位,在数量上也名列第一。”中国的绘画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上虽不具备诗歌那样崇高的地位,但它的绘画体系却是世界美术史上最为繁盛和独具风格的。而这种体系的形成与诗歌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北宋文人画运动以来,中国画的文学化达到高潮。当时以文人士大夫为主的创作群体,大多倾向于幽微简远的情趣和意境,水墨简笔画随之应运而生。以文同、苏轼、米芾等人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以游戏消遣的态度,简率而具有神韵的笔墨,描绘出林木窠石、梅兰竹菊和山水、人物等,大大丰富了中国画的题材内容和门类科目。这种注入了文人胸臆、学养、品性的墨戏画,到了元代获得了全面而深入的发展,开创了明清写意画的先河。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题赞王维《蓝田烟雨图》中的一段名言。大意是说王维的诗工于描写景物,读他的诗就好像置身于画图中一样;而王维的画虽然没有他自己题的诗,但欣赏起来往往能给人一种优美的诗的意境。换句话说是诗意在画内,画上并不另行自题诗。“诗中有画”是说诗工于描写景物,读之如置身画图中,后用来形容诗境优美,或用来说明诗与画合璧,既能阐发画中的情景,又能申明画外的寓意。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有的有作者自己的题诗。自题诗属于为画题诗的三种方式之一,另外两种方式是与作者同时期人或后来人在画上或画面以外的诗堂、裱边等地方题诗,以及画的作者或其他书画家在画上写出这幅画所描绘的诗歌名篇的内容或其他的佳句。为画题诗是说诗人在画中引发了诗的感情,把画作为诗的题材和对象加以题咏。由于古代许多画家也是诗人或词作家,所以他们常在自己的画上题写诗词。

为画题诗始于何时,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清代王士祯、沈德潜认为题画诗为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所创。其实早在六朝时期,有些诗人就为画扇、画屏风题过诗,如东晋时期诗人桃叶所题的《答王团扇》、齐时诗人山巨源所题的《咏七宝画团扇》、梁时诗人鲍子卿的《咏画扇》等。不过那时候题画诗并不普遍。唐代诗歌和绘画的繁荣发达,使题画诗也出现了争奇斗艳的局面,题画诗达到了成熟的境地,作用也日益显著。正如清代方薰所说的“自来题画诗亦惟此老使笔如画”。方薰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从有了题画诗以来,只有到了杜甫这里,才达到了既能阐发画中情景又能申明画外寓意的境界。历史上文同、苏轼、米芾、米友仁父子做了大量的题画诗,但多数是题在画前或跋在畫后的。有画迹可考在画上题诗的宋徽宗赵佶为第一人。他的传世作品《锦鸡芙蓉图》《祥龙石图》《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等都在画上题有诗。元明清以来,题画诗盛行,倪云林、沈周、文徵明、唐寅、原济、郑板桥、金农、吴昌硕等文人画家几乎是每画必自题,每题必诗,诗画合璧,既相互构成,又相得益彰,不仅在内容上补充和丰富了画面的意境,以书法的行、草、楷、隶等各种字体的结构和风格,增加了画面的墨韵和线、点、面节奏的交响。不少题诗还向人们提供了有关绘画作品或者作品之外的各种信息,有助于人们进入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进行更深层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中国的绘画与诗歌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指诗与画的原理是相通的,所不同的仅是表现方式,这句话出自北宋的张舜民《跋百之诗画》。诗与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但它们都是通过真实、具体的典型形象,抒发作者的强烈感情,以激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产生艺术的魅力,在规律方面却是相同的。

猜你喜欢

中国画关系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七月诗歌
书画名人汇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