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表面鎏银纹饰模拟实验

2019-12-13黄凰秦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1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纹饰

黄凰 秦颍

摘 要:青铜器金银装饰技艺以其精细的图案、华贵的色泽使得青铜器的表面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文章采用汞齐法模拟鎏制铜器表面纹饰,并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鎏制的纹饰进行检测与分析。实验表明汞齐法在铜器表面鎏制银饰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汞齐法;鎏银;纹饰;模拟实验;X射线衍射光谱

青铜器纹样“商尚文,周尚质”[1],在摆脱了青铜器表面繁缛纹饰的追求之后,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装饰技巧——金银装饰,金银装饰工艺以其流畅的线条图案、绚丽的光泽纹饰使青铜器等器物的表面装饰技巧达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中国古代青铜器金银装饰技术主要有包金银、贴金银、鎏金银、错金银及漆绘金银等。一般认为古代金属器表面有金银图案或铭文的部分是“错金银”(亦称“金银错”),整器或有大面积金银装饰的部分是鎏金银。然而,仔细观察发现一些所谓的“错金银”器物的纹饰脱落部位并无凹槽,有学者也有同样发现[2]。笔者认为此类器物表面的金银纹饰很可能是采用鎏金银的方法涂上去的,但是按照传统的认识,由于鎏金银的技术及汞齐会向外扩散的特点,在整器或整片区域鎏制金银纹饰容易,在无凹槽底纹的平面上鎏出规则的金银纹饰或铭纹却很难。

为了证实笔者的设想,本文通过模拟实验,试图揭示利用汞齐在金属器物表面鎏制银纹饰的可能性及工艺方法。故本工作不是一般的文物复制或仿制,也不是参照某一器物或纹饰,实验所用鎏制方法尽可能向古法靠近,以期解蔽求真,为后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鎏金银文献记载

鎏金银工艺约始于春秋战国之交,流行于汉代[3]。对于“鎏”字释义的解读有助于对“鎏”工艺的理解。宋代《集韵》提道:“鎏,美金谓之鎏。”[4]即“鎏”是成色好的黄金之意。同时代的《梦林玄解·梦占》有云“得假金……如鎏金、裹金等物,有虚饰而无实相”[5]。此处的“鎏”当与今日所说的“鎏金”意思相同,所以作者认为是假金。值得一提的是晋代《紫阳真人周君内传》曰“……佩黄旄之节、八威之策,带流金之铃,服自然之衣”[6],而明代《续问奇类林》载有“衣服之销金、缕金,器玩之镀金、镏金、钩金、釾金,笺扇之泥金、洒金、贴金”[7]。“流金”“镏金”用字虽不同,所言之意应与“鎏金”相同。

虽然有关鎏金的早期文献未见“鎏法”的详细记载,但是可以采用古人能够方便得到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来进一步研究。

2 模拟实验与分析

现代从事鎏金银工艺的一般是传统修复人员,如赵振茂先生[8]。学术界模拟鎏金银兼及检测分析的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可能是该实验涉毒。本实验材料主要有金属汞、银粉、红铜及铜合金块等。红铜及铜合金块表面打磨,酸洗干净待用。

2.1 模拟实验

2.1.1 银汞齐制备

将银粉放入坩埚内加热至红,混以汞搅拌,加入的量以使银全部熔于其中为限。汞的加入量越高,汞齐的流动性越强。最后将坩埚内的流体状银汞齐倒入凉水内待用。

2.1.2 整器或大面积鎏银

将已处理好的铜合金块表面沾上稀硝酸溶液,取银汞齐,用刷子在沾有银泥的表面涂抹,抹匀即可。在炉上蒸汞,并用丝绸或棉花在表面不停地平擦,以消除或减少蒸汞带来的微气孔,使表面更加平滑。最后打压抛光,得到鎏银铜合金见图1。若要鎏银纹饰更加厚重丰满,可重复上述过程。

2.1.3 表面鎏制银纹饰

用传统材料和工艺制作预鎏制的纹饰图案,在预鎏制纹饰部位先沾上稀硝酸溶液,即可按上述鎏银的工艺鎏制。由于非纹饰区被处理过,银汞齐不会粘黏在上面,鎏制得到的银纹饰如图2~图4所示。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对器物整体纹饰的制作。

2.2 检测分析

为了检测鎏制银纹饰模拟实验中汞含量的变化及银纹饰镀层的物相,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鎏制云纹的试样进行检测。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试验中心的样品水平型大功率X射线粉末衍射仪(日本理学电机公司生产),型号:TRR-Ⅲ,工作条件:CuKα平均為1.5418埃,电压、电流分别为40千伏、200毫安。扫描角度范围(2θ)为5~70度,X射线衍射图谱见图5。

从图5可知,在鎏制银纹饰的过程中,汞的蒸发会导致银汞物相发生变化。银汞齐制成银纹饰后物相是Ag2Hg3、Ag1.1Hg0.9,汞含量降低。图中铜锌合金与铜锡合金物相是铜合金基体的物相。

3 结语

汞齐法鎏制银纹饰的成功,说明在铜器表面鎏制银纹饰是可行的。此外,在纹饰的鎏制过程中,汞量会降低,产生低汞的物相,这就为该工艺过程中汞量变化提供了参考数据。不过与传统鎏银不同的是,由于本实验采用银粉作为鎏银材料,省去了“杀银”这道工序[9],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作完全的古法鎏银。

目前,古代中国青铜器金银纹饰所采用的技法细节还存在诸多疑问,本文仅以模拟鎏制银纹饰作为青铜器表面金银工艺之一瞥。此外,由于笔者并非专业工匠,问题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水平,结合简化的理想实验,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有关深入讨论,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

致谢

本文得到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J10113190112)资助,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保护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对本实验的理解和支持,让模拟实验得以实现。感谢第一作者的母亲长期以来对其从事科学研究的支持,使得该工作结果得以整理发表。

参考文献

[1]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军林.中国青铜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3]华觉明.中国古代金属技术:铜和铁造就的文明[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4](宋)丁度.集韵: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宋)邵雍.梦林玄解:卷二十一[M].明崇祯刻本.

[6](明)张宇初.正统道藏[M].1445.

[7](明)郭良翰.续问奇类林:卷四[M].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黄吉士等刻增修本.

[8]赵振茂.金银铜器的传统修复技术[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3).

[9]刘耐冬.先秦秦汉时期金银工艺及金银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纹饰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这些“文物”是认真的吗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模拟实验在中职学校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浅谈元青花纹饰
计算机网络协议实验教学应用探索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模拟实验的开发步骤及原则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