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植物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13周珣黄昱翔徐寅岚
周珣 黄昱翔 徐寅岚
摘 要:环境设计作为近年来发展成长速度飞快的产业,随着环境保护和大众视觉审美的提高,正在逐步走向大众平民化和普及化。然而在环境设计产业有一定的群众以及社会基础的情况下,创意性与设计性的缺失逐渐成为环境设计产业飞速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大众对不再新颖的环境设计感到审美疲劳,同时各类设计甚至摒弃了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核心的初衷。因而环境设计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来承载和发展,并结合传统文化设计的理念。对此作者运用《楚辞》这一诗歌总集,汲取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建立相关的楚辞植物图库,将其加入环境设计的相关设计中,提高环境设计的整体创意性,架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桥梁。
关键词:《楚辞》;植物;环境设计;传统文化艺术;应用
1 《楚辞》植物研究现状与初步启发
《楚辞》作为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中所记载的植物贯穿了2000多年的中华历史长河。《楚辞》中所包含的植物及其古人背后隐喻的真正含义是极为丰富的。利用《楚辞》中的植物,将其应用到现代环境设计的创意中去,将会把环境设计的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作为《楚辞》与现代环境设计的桥梁,我们将借鉴《楚辞植物图鉴》以及所知的专业知识创建《楚辞植物与环境设计图库》,对环境设计市场注入更加新颖的创意,对各类设计方案作出指導。图库将以《楚辞》为基础,查找原文,参考《楚辞植物图鉴》等各类植物图鉴大全,确定诗词中的植物名称和分类,撰写介绍,总结其含义和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同时考虑生产者的制作效果,以及植物的市场经济价值,建立起一个较为健全的搜索引擎或是应用大全,使阅读者能直观感受每种植物本身所带有的韵味和与环境设计结合的运用。图库的建立将在植物科学与现代设计之间凿开一条双向沟通的管道,希望设计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时,也能够让人们领会古人思虑驰骋的“现场”,进而感受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和设计的美感。
《楚辞》中提及的植物有104种,其对植物的描述涉及面很广,而且植物被赋予了“香草”与“恶草”的区别意义。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楚辞》研究较为稀疏,且文献内容局限在对《楚辞》文本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楚辞》研究逐步获得重视并迅速发展。现阶段对于《楚辞》植物的研究《〈楚辞〉植物文化及园林应用》是文斌2018年发表在《中国园艺文摘》的文章,文章主要以《楚辞》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从《楚辞》植物的分类与特点等方面深入挖掘《楚辞》植物文化内涵并进行园林应用研究,对《楚辞》与环境设计所涉及的园林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有2000年常荣发表的《〈楚辞〉植物文化试析》也提到了《楚辞》植物文化与现代环境设计的结合与分析。总而言之,现如今国内对《楚辞》植物与环境设计相结合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19世纪以来,《楚辞》日益引起英语世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开始对《楚辞》英译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文献是1984年徐公持和周发祥发表在《文史知识》的《〈楚辞〉研究在国外》,文献中提到《楚辞》较先推广到日本时,就有人将《楚辞》植物与日式插花联系起来,《楚辞》中的植物装点为插花提供了更多的主题和形式。《楚辞》在国外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但对于《楚辞》与环境设计联系起来的研究还甚少。
2 《楚辞》植物插花对环境设计的启发与联系
传统的插花艺术发展到当代,其与环境设计相结合的发展前景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现代的环境设计主要运用的是西式插花,并且更加偏向于商业化模式。因为《楚辞》中有大量描写关于用鲜花装点环境的文段,所以我们可以将《楚辞》文段中相关的对于植物的描述提取出来,并附以想象,将相关描述鲜花装点环境的文段复原出来,受其启发,运用到现代的环境设计艺术装饰中去,让现代环境设计当中的插花艺术不再单纯是西式,而且中国传统插花对营造中式环境设计非常有意义
《楚辞》研究作为一个高难度、高水准的选题,极具影响力、挑战性。从研究价值上讲,楚辞研究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作自上而下的追踪与探索。郭沫若说过:“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而这种精神正符合中式插花心灵与自然的结合。屈原还曾在《楚辞》中提到用花装饰船、轿子、车子,这方面也非常符合环境设计专业所研究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插花复兴的时代,插花艺术在现代商业空间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插花艺术已然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审美艺术。将《楚辞》字句中的植物提取出来,再结合以插花的方式展现给世人,令人思接千载,又乐观楚风。
从另一方面讲,《楚辞》与环境设计结合所创造的产业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未来这类产业的发展还会走得更长远,这不仅是对环境设计复兴的推动,更是对《楚辞》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 《楚辞》植物图库的创建与环境设计的应用
相比于将《楚辞》中的所有植物都涉及《楚辞植物图鉴》,制作一份专属于与环境设计有关的图鉴更能契合大众的需求。2003年出版的《楚辞植物图鉴》与2018年在原来的基础上修订的《草木零落,美人迟暮:楚辞植物图鉴》是较为权威且纳入率较高的楚辞植物图鉴。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优化。由于《楚辞植物图鉴》中涉猎的植物较广,且适合运用到环境设计中去的植物还有待商榷。所以我们将运用我们所学的有关于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对原有的植物图鉴进行分类整合,筛选出适合应用到环境设计中的植物。在这个过程中再逐一查找植物在《楚辞》中的原文,结合植物分类学书,植物志等资料为其撰写相关的介绍与应用,总结出该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及其意义,为之后的环境设计所涉猎的方面提供参考。在查找植物相关的资料的同时,将笔者自身采风、写生所拍摄的照片进行筛选,按植物的远景、近景、最佳观赏部位排序,最终完善为一份适用于环境设计的楚辞植物图鉴。
按照以上的方法编排出《楚辞》中的植物与环境设计应用相联系的《楚辞植物与环境设计图库》,为大众提供了一份可靠且操作性较强的依据,同时也为设计方面给提供了灵感来源和创意。此外,兼顾制作方与大众的沟通,新颖的含义与图像呈現更能推动制作方与大众的合作。
4 《楚辞》植物图库的编排示例
示例1:[木兰]
出处: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楚辞·离骚》
译文: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简介:木兰,木兰科,又名白玉兰、玉堂春、望春花。古又名兰。今名玉兰或木莲。前者落叶乔木,后者常绿大乔木。主要产于秦岭和长江上游各地。其木质坚韧,肌理细腻;花朵硕大,白色为多。木兰科植物,大多花色鲜艳,香气浓郁,特别是木兰属、木莲属、含笑花属。因其“花香如兰似杜”,也称为“木兰”“杜兰”或“林兰”,但古人并未明言“木兰”有哪些确切品种。
木兰作为大众所熟知的一种植物,与现代较多的室内设计风格都相符合,如新中式风格、中式风格。木兰花的朴实和较为鲜艳淡雅的元素可以运用到室内设计中的软装设计中去。类似的有木兰花3D背景墙、装饰画、沙发抱枕等。另外,在较为冷淡的北欧风、工业风的设计中木兰花元素还可以起到点缀的效果,在一个较为冷淡的空间中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对于室外的设计,木兰花同样可以起到增色、装点的作用。
示例2:[椒]
出处: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楚·离骚》
译文:赶着我的马车缓缓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得山冈暂且休息。
简介:申椒,今名花椒。喜温暖,不耐寒,适合种植在光照充足的向阳坡。全株均具香味,至今果实仍是重要的食品调味料。《楚辞》取之为香木。花椒种子在古代也常用于泡酒,除具特殊香味外,也有辟邪驱毒的作用。花椒植株每每结实累累,子多而香,极易繁衍,古人多用于比喻子孙满堂。汉代称皇后为“椒房”,西汉未央宫皇后的居所叫“椒室”,亦取“蔓延盈升”的吉兆。用椒和泥涂墙,有满室温暖之意。比如长乐宫内就有椒房殿,后来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
申椒作为中国较为古老的一种植物,相对于其他有鲜艳颜色和香气的植物,受大众的喜爱并不是很多。申椒作为传统且常见的植物,在设计方面并不是很普遍地将其元素加入设计中。因此申椒也作为一种新颖的植物元素,添加在中式和较为传统的风格中较为合适。同时申椒也可作为软装元素,给人以一种温暖、较为祥和的氛围,适合老人,中年人所居住的房间,更为凸显申椒自身所蕴含的视觉文化。申椒在室外栽种,有驱虫、驱寒、抗菌等功效,适宜栽种在自家花园、养老院和人口密集的地方。
5 结语
从《楚辞》到环境设计,从古代到现代,植物的季相变化应用在创意设计当中,直观地表达着每个设计的独特风韵。《楚辞》植物图库的建立架起了古人通过植物所表达的情感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间的桥梁,同时查阅者还能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每种植物的色彩、形态、质感、韵味以及更为新颖的应用,对设计方面极有助益。同时,图库中所包含的介绍与文字,满足了设计者对其植物的各项了解,使其更为充分地将植物运用到设计中去。此外,也打破了环境设计一成不变套用风格的习惯,为设计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意性,使环境设计行业在大众市场中得以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