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视域下弹幕用户的动机及其行为研究
2019-12-13朱士蓉薛赵红
朱士蓉,薛赵红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将互联网应用于在线教育的人数达到2.01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学习方式日益多元化,弹幕视频网站作为新兴的社交互动方式在数字原住民中兴起。弹幕(Danmaku)一词为军事用语,起源于射击游戏中大量子弹遍布游戏屏幕的现象[1],在弹幕网站出现后用来代指像横版射击的子弹一样的字幕。弹幕是在传统的视屏网站基础上产生的,传统的视频网站提供的是单向的资源服务,而弹幕网站在传统视频网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社交和文化产品的服务,具有极强的及时性、参与性、交互性和反馈性[2]。视屏网站设计开发站基于用户心智和行为建立模型、增设弹幕服务,旨在使素不相识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或是接受者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提供互动,基于此形成了弹幕用户。弹幕用户主要由上传高质量视频的“Up主”,常常打开观看弹幕、发布弹幕、通过弹幕进行互动的网民构成[3]。弹幕网站起始于日本,目前国内最为著名的两大弹幕网站是Bilibili和ACFun。当前国内外针对弹幕网站用户的研究多集中在“弹幕族”的娱乐性方面,鲜有将“弹幕族”作为学习主体,从网络学习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以Bilibili弹幕网站为例,针对热门视频的弹幕,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用户使用弹幕视频网站时的行为动机,并探究其心理动机,旨在增加对弹幕用户行为、动机的理解,为网络学习系统设计者提供相关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Bilibili弹幕视频网站为研究样本,依据观影人数、弹幕数量、投硬币枚数、收藏人数四个方面,从不同的分区(动画、番剧、国创、音乐、舞蹈、游戏、科技、生活、鬼畜、时尚、广告、影视、娱乐)抓取了2018年11月份排名靠前的13个视频。根据用户的等级和行为记录,选取热门视频的前100条弹幕作为研究样本(表1)。
表1 弹幕视频样本的概况
(续表1)
1.2 研究方法
弹幕的产生是用户的随机行为,弹幕具有及时性、随意性的特征[4],所以弹幕往往存在信息量单元小、结构化程度偏低的缺陷。而内容分析法是采用编码和主题识别的方法对文本数据进行系统的分类,可根据文本数据内容对其进行主观解读,能够系统、客观地研究信息特征的定量研究方法[5-6],这种研究方法既能对弹幕内容进行有效编码,又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从弹幕的内容出发,基于网络学习的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热门视频的弹幕内容分析弹幕用户在使用弹幕视频网站时的行为动机。
1.3 研究工具
采用Scrapy爬虫框架,抓取Bilibili视频网站中的结构化数据,并进行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
2 研究过程与结果
2.1 确定分析单元编码方案
分析单元是用来分析文本的最基本的单位,需在对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之前确定。文本内容在进行编码之前需要进行分析单元划分,不同的划分方案会导致不同的编码方式,甚至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将每一条单独的弹幕文本做成一个分析单元,13个视频共计1 300个分析单元。
2.2 编码方案的设定与实施
2.2.1 编码方案的设定
相关理论与研究、数据是驱动编码方案设定的重要因素。当前设定编码类别的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驱动,将目前的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从现有模型或理论中开发编码列表;二是数据驱动,从数据中归纳出类别并在编码过程中进行调整。
关于弹幕用户的动机,赵宇翔等学者将影响用户虚拟社区意识分为三个方面:信息需求、娱乐需求和社会增强需求[7]。信息需求是指以获取某种信息为目的的需求方式,娱乐需求是指以获取娱乐效果为目的的需求方式,社会增强需求是指以获取社会或他人认可为目的的需求方式。赵宇翔等学者已经对弹幕用户的动机作了相对完全的论述,本研究从网络学习的视域进行论述。本研究综合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编码:其一,理论方面依据赵宇翔等学者的三种需求,从网络学习的视域下解读为“自我表达需求”“环境需求”“自我满足感需求”三要素,其内涵分别是指“对于表达的需求”“对于幽默、愉悦环境的需求”“获得教师或同伴表扬或认可的需求”,将此三要素作为弹幕用户编码列表的一级分类;其二,数据方面以原始1 300个信息单元为基础,归纳出弹幕用户的动机、行为,并将此作为二级指标。采用三个需求作为弹幕用户的动机,对其行为进行解读。
2.2.2 编码方案的实施
本研究选取了两名编码员,进行培训后,独立编码,保证研究的效度。但学者Holdford指出仅用一致百分比作为指标会导致计算信度偏高的结果[8]。为保证信度,本研究除了以百分比作为检验编码的指标之外,还选取了Cohen’s Kappa系数作为检验编码结果的信度指标。Cohen’s Kappa系数度量两个编码员之间把N个分析单元分成C个类别的一致性程度。其公式为:
2.3 研究内容与结果分析
2.3.1 内容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见表2。呼喊口号的弹幕数量最多,共有210条,科普字幕的数量最少,共有26条;在弹幕用户动机中,自我表达需求最多(629),其次为学习环境需求(412),最后是自我满足感需求(259)。
表2 内容分析结果(总数量=1 300)
2.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弹幕用户内容分析的整体性来看,自我表达需求作为弹幕视频网站用户最主要的需求,具有48.28%的比例,环境需求次之,自我满足感需求最少。可见,弹幕用户在使用弹幕时最重要的促成因素还是对于信息的捕获和交流与表达。虽然从占比而言,弹幕用户主要是用于表达自我需求,但是其内容也少有特别凸显个性、强调自己独特性。可能原因有二:其一,弹幕拥护者受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不愿意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二,经常发表彰显个性的弹幕内容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反对。
将三个需求独立来看,在自我表达需求方面,“评论视频内容”(包括评论视频情节、人物、音乐等)是弹幕用户最感兴趣的部分。其次是“表达情感诉求”(如对演员、“Up”主的支持)比例较大,紧随其后的是“请求用户打赏”。可见,弹幕用户习惯于针对视频的内容表达自己观点,或是通过弹幕来表达一些情感。弹幕视频网站营造了一个很轻松开放的氛围让用户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弹幕视频的发布者始终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请求用户打赏”也占较大的比重。在环境需求方面,“呼喊口号”(弹幕用户针对特定的视频内容呼喊约定俗成口号的一种娱乐性行为)所占比例最高,“创设笑点”(也称“造梗玩梗”),具有特殊的文化标签,是弹幕用户创造和传播流行语的主要途径,第二,最后是“排列队形”(是指弹幕用户通过调整弹幕的审美元素而在屏幕中排列出一种特定的阵型或图案的一种娱乐行为)。在自我满足感需求方面,比例最多的是现实身份声明弹幕,如“**(省)人民发来贺电”、“**(大学)学生前来报到”之类的弹幕来声明自己的现实身份。可见,弹幕用户虽然基于兴趣聚集成不同的群体,但依然会在意现实的身份,并渴求在网络中发现同伴。除了现实身份声明弹幕,文化身份声明的弹幕也具有很高的比例。相较于前者,后者的弹幕多是声明自己的文化归属。由于弹幕网站用户前端的非实名性,用户在发这类弹幕时是为了提高对自己所在群体而不是个人的认可度。因此,弹幕用户会通过“刷存在”的行为来提高社会对该群体的接受程度,从而实现自我满足感。
3 研究建议
经常运用弹幕的数字青年的需求动机都具有较强的社交元素[9]。弹幕作为一种逐渐完善的视频互动功能,在娱乐大众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近年来也有许多在课堂上使用弹幕的事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广告创意策划课》利用弹幕使得课堂形式耳目一新,吸引着“低头族”在课堂中纷纷抬起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再如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在教师培训讲座中利用“微弹幕”技术,使讲座独具魅力。因此,根据弹幕用户的动机与行为,从“自我表达需求”“环境需求”“自我满足感需求”三方面对网络学习系统提出建议,以期增加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参与性。
3.1 重视自我表达,促进情感互动
调查显示,在以弹幕作为信息载体的时候,自我表达需求的形式会趋于多样化。与传统课堂相比,学习者的情感信息诉求占有较大比重。很多学者表示,在线学习容易存在情感缺失的问题,这是造成在线学习高辍学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弹幕的网络学习有利于增加情感信息的供给与互动。一方面,弹幕学习有利于学习者情感的实时表达。学习者在网络课堂的进程中面对不同的学习材料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这些情感往往稍纵即逝,学习者可以通过发送弹幕即时表达情感,使教师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进度,从而真正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另一方面,弹幕学习可以正确反映学习者的情感与情绪。传统教学环境中,由于受到性格、身份等内外部条件的影响,学习者难以表达自己的质疑、情感,提问方面难免会产生心理负担。而在弹幕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有一个虚拟的ID地址,学习者可以畅所欲言,不担心自己的言论会被他人评价或追责。
3.2 创设愉悦环境,增强学习趣味
由于弹幕形式的特殊性,这一类网络视频已经脱离传统视频的形式,成为一种互动式视频,它的主体从视频本身转移到参与视频互动的观众。基于弹幕的网络学习资源的发展,使得弹幕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字幕或评论,而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交互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弹幕这一载体,进行一些在传统视频网站中无法或很少进行的活动。网络教学系统设计者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者这一需求,制作一些具有娱乐和交互性质的视频,从而摆脱传统教学枯燥无味的讲述。第一,在教学形式上,从游戏化的角度设计网络课程视频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突出体现游戏教学法,使教学形式更具有趣味性;第二,在教学内容上,课件开发者以诙谐、幽默、甚至吐槽的语言形式开展教学,融入弹幕学习者的“朋友圈”;第三,在教学结构上,勇于突破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使实时互动在课堂中持续有效地开展,从而激发学习者的观看和参与兴趣。
3.3 关注个体满足感,形成学习认同
发布社会增强需求信息的弹幕用户多以强调现实身份、文化身份等方式发现同伴,找寻归属感与满足感。其一,增强时空上的认同感。网络课程中,学习者都处于一个虚拟学习时空。一方面,从空间方面而言,弹幕学习者以“另一个小伙伴”指代和自己处于不同地理位置但属于同一社会空间、在同一时间学习的学习者,这表明在弹幕交流中存在空间的转换[10]。另一方面,从时间方面而言,弹幕显现的时间已不再是网络学习者学习的实时时间,而是网络学习资源进度条上的时间;其二,强化语言认同度。特殊的弹幕学习者以其特殊的语言风格和变体来表达思想、提出问题。在这种语言使用过程中,学习者定位自己和其他学习者的关系,相互之间构建语言认同和协商[11]。如视频网站Bilibili中的弹幕用户利用“666”等带有特殊意义的字符进行情感的表达;其三,加强学习环境方面的认同。学习环境影响学习者,特殊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网络学习系统设计者应考虑学习环境要素,理解环境特殊性的重要作用,使网络学习者能对此类学习环境进行认同。
4 结 语
本研究以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为例,选取了13分区共13个热门视频的弹幕作为样本,结合现有研究和原始数据内容对编码分析结果进行讨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弹幕用户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尽可能探讨这些动机和行为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从网络学习的角度出发,该群体的动机包括“自我表达需求”“环境需求”“自我满足感需求”在内的三个需求。本研究从弹幕文本这一微观层面具体分析了弹幕用户的行为动机,回答了在网络学习视域下如何利用弹幕增强网络学习的有效性,并为将来设计、开发交互性网络学习系统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