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媒介照片的存在形态:以“秒懂”的概念为例①
2019-12-13边千慧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边千慧(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一、“秒懂”作为手机媒介信息的关键词
如果把媒介视为一种文化,把使用过程视为一种仪式,特定媒介的文化特质和文化象征各不相同。放眼周遭,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场景是一个或一群人低头凝视自己的手机,熟练的单手在屏幕上滑动点击,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眉头紧锁,每一个操作都流畅自然。一会儿这个人按下了锁屏键,注意力稍稍离开手机但仍然把它紧握在手上,过了十几秒,他(她)再次熟练的单手解锁屏幕开始了又一轮操作流程。如果以重复次数来评价该仪式的重要性,那么操作手机无疑是当今数量相当庞大的人群最重要的日常文化仪式,而智能手机也成为当下时代人们不可或缺的媒介假肢,它深入渗透、塑造了日常生活经验和感知方式。“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1]10,本文以“秒懂”这一具有强烈时间色彩的信息概念入手,探讨智能手机照片的存在形态。
打开在国内覆盖面广泛,受众数以亿计的信息搜索巨擘“百度”,输入“秒懂”这一词条,可以看到,排列在首位的解释:“秒懂百科是百度百科于2016年4月28日,创新推出的知识短视频平台,以短视频重新定义知识。”[2]该词条详细的解释是网页顶端时长1分16秒的视频“一分钟了解秒懂百科”,其文案大致摘录如下:
对于21世纪人来说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水?空气?No,No,No,是Wifi……中国手机用户已达到6.2亿人,十个人上网九个人都在用手机。睡醒了刷,地铁上刷,饭桌上刷,蹲马桶刷,躺在床上更要刷、刷、刷。手机在手,天下我有,amazing!不过,信息量太大,宝宝表示好难懂啊!谁来拯救我们破碎的智商?呀,是秒懂超人……只要一分钟,秒懂超人让你瞬间就懂!秒懂百科,世界如此简单。[2]
作为一种“让世界变得简单”的知识传播分享型产品,“秒懂百科”的文案是“一切媒介均是感官的延伸……人的感觉也形成了每个人的知觉和经验”[3]33这一媒介理论的网络口语化版本。它敏锐精准地抓住了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介与人的复杂共生关系,至少包含四个层面:1. 塑造日常生活。手机媒介对于信息感知与行为模式的深度渗透,它对于庞大的6.2亿使用者而言,是24小时相伴的媒介肢体和生活现实;2. 信息量超载。相对于渺小个体的接受能力而言,这种媒介肢体带来的是巨量信息;3. 信息形态碎片化。个体难以理解消化巨量信息,智商破碎;4.“秒懂的”解决方案。为了抵抗信息数量上的超载和形态上的破碎,手机媒介以秒为单位进行信息整合。
什么样的人群需要秒懂?显然不是所有手机用户,而是对智能手机的用户黏度最深的人,是真正把手机媒介当成了自我肢体延伸的人群,目前该人群相当年轻。据MobData数据服务平台2018年4月发布的《2018年Q1智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在用户年龄段分布上18-34岁是智能手机的主力人群,占全部使用者的68.3%。[4]另外,虽然在这段文案中,“秒懂”是作为一个词条出现的,但本文认为至少应从形态、内容、情境这三个角度思考这一手机媒介信息的概念:
首先,信息的形态和内容。“秒”和“懂”分别指向手机媒介信息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所谓“秒”意味着快速,在手机媒介上就是一眼看到底,它包含两层意义:短暂的时间生命,简洁的视觉形态;所谓“懂”,懂什么内容呢?结合考察与文案同步呈现的视频内容,这段紧凑的视频在第48秒到58秒给出了三个案例:友谊的小船、性感男神宋仲基、奇慢无比的树懒(一种以缓慢著称的动物)。这三个案例实际上分别指向手机媒介信息内容的三大特征——社交性、娱乐性、时效性。
第二,信息的传播情境。在视频1分零3秒处,经过“秒懂超人”天降甘霖式的点拨,手机用户“懂了”。而视频中这群举着手机的人秒懂的地点(图1),是在交通路口中间的斑马线上。这个场景的形象之处,在于如果把“交通路口的斑马线”视为一个要求个体全身心投入并随时做出反应的现实空间的话,这一现实空间瞬息万变的危险情境,要求该空间中的个体“完全在场”并随时做出反应。完全在场意味着身体和精神的统一,即在这个特定的物理时空中(某一时刻的交通路口),身体共同在场的每一个人(所有站在斑马线上的人),在精神的关注点上(此刻的交通情况)和行为反应上(安全通行)也是一致投入的,它要求切断与场外的关联。但是秒懂信息的接收情境,表现为个体“既在场又不在场”的分神状态——身体在场、魂游别处,活跃在多个虚拟存在的平行时空中。
可以说,这是一段关于手机媒介信息特点的教科书式视频。截止2018年12月,“秒懂百科”的词条解释已经超过261万次播放量[2],而这个次数每秒都在增长。只需轻点转发就可以和任何一个网络能触及的角落分享。联系到诸如国外YouTube 6秒广告①YouTube在2016年推出的强制广告“Bumper ads”,让广告投放者在6秒钟内呈现完毕想要表达的信息,并瞬间抓住接受者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国内“秒拍”App宣传语“十秒拍大片”[5],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具有极高影响力和覆盖面的信息平台对于字数、图片数量和视频时长的限制,乃至于这几年来“表情包”的流行等,可以看到微型、简洁、直观的信息作为具有强制力的表述规则和文化形式,广泛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秒懂”的概念,以及围绕这一概念衍生的一系列子概念和情境,深刻影响并塑造了手机媒介信息的内容、结构、呈现、阐释和使用,并与手机所绑定的日常生活深度结合在一起。
图1 《一分钟了解秒懂百科》视频截图,百度百科
二、被手机媒介改造的摄影媒介
打开手机界面可以看到,各种功能的App图标中有不少指向某个过往的媒介功能。手机媒介强大的融合能力,赋予了过往媒介新的含义。在这些被兼容的旧媒介中摄影处在尤为凸显的位置上,典型案例是iPhone和华为。近年来这两大通讯电子行业的领军者不遗余力地推销智能手机的拍摄功能,发布大量制作精良的摄影广告,举办国际摄影大赛(如IPPAWARDS和华为新影像大赛),华为还成立了专门的影视部门。《为什么苹果如此热衷用“iPhone 拍摄的照片”做户外广告?》一文指出,这种现象的开创性设计思路在于把摄影从面向小众的一门专项技术和兴趣,转变为与普通大众不可分割的日常行为,“市场研究公司KeyPoint Intelligence在全球范围内采购了1.2万亿次数字照片,其中85%都由手机拍摄。苹果公司热衷于谈论这个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6]
然而疑问随之而来:一是在手机兼容的多种媒介功能中,为何摄影会如此重要?二是被兼容再造后的摄影媒介产生了哪些新的形态变化?顺着这两个问题思考,还会导致第三个问题:手机照片作为手机拍摄行为的产物(同时也是手机媒介改造后的图像信息),从何种程度上带来了手机使用者(同时也是照片的拍摄、传播和阐释者)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先针对前两个问题②关于第三个问题的讨论在第三章展开。,本文认为是媒介的“形态转变”“自我属性”“社交属性”这三方合力作用下的结果:
(一)媒介的形态转变
从历史发展的时间线上梳理,摄影媒介的每一次形态转变,都极大影响了其使用方式和内容。从早期作为笨重昂贵、操作过程复杂的大型专业器材,到体积小型化、成像过程傻瓜化之后的家庭相机,再到如今,成为手机屏幕上一个模拟镜头形状的App功能按键与手机正反面的两个微型镜头孔,摄影媒介经历了从“独立的物质实体”到“附加的虚拟程序”的转变。人们对于该媒介的使用态度,也依次经历了“见证仪式”到“生活记录”,再到“当下状态”的转变。与之类似,手机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从大型的军用移动电话到民用“大哥大”,其后一路不断小型化、多功能化、娱乐化发展,直到以iPhone为标志的智能手机时代的开启。如“智能”这个具有无限想象空间与弹性外延的词汇所指,它以服务、满足和不断开发人的多层次、综合性需求为目的。智能手机作为使用者的媒体感官和信息触角,对于最为重要的信息感知来源即视觉的开发力度极大。就目前设计趋势而言,随着形态越发朝着虚拟化程序的演变,被手机媒介兼容再造后的摄影成为日常人们如影随形的“信息滤镜”,各种不断升级的新功能在拓展手机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同时,使用者们也不断的创造性地利用这些功能来构建自己的视觉叙事。
(二)媒介的自我属性
摄影媒介自身具有鲜明的自我属性。虽然作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现代观看方式,它经常用于观察见证外在世界,但长期以来,该媒介的一大倾向是使用者对于自我的关注和认识。尤其当人们使用便携式相机时,摄影媒介是以“我”为圆心向外求证和向内凝视的利器。而手机媒介的私人专属和全天候随行特征与之一拍即合,通过各种App程序更新换代,手机不仅兼容而且不断衍化出摄影媒介以往不具备的新特性。尤其需要指出,App形式的摄影媒介导致了相机功能的极度细分和个性化,如Camera+、Snapspeed等综合型,Dermandar Panorama、Nightcap Pro等特定镜头效果和操作模式型,Darkroom、Hipstamatic等后期制作型,Vscocam、Priime等滤镜型,用于自拍的美颜型,趣味游戏型,照片社交型,以及各种生活服务类App的附加拍照功能等。这种媒介形态的剧变,不仅意味着摄影操作简化为一键式点击,拍照是一种几乎无成本和技术门槛的当下即兴行为。它同时强烈暗示使用者对自我进行随时随地的自恋式关注,把拍照活动与App小程序提供的各种插件效果、游戏功能结合起来,并把作为游戏产物的照片嵌入各种“相册”“备忘录”“日记”“故事本”“屏保程序”等赏心悦目的界面中。由此,一部手机成为私人专属的秘密花园,使用者要用密码、手势、指纹、面部识别等加以锁定,才能守护个人隐私与乐趣不被窥探。
(三)媒介的社交属性
主要分两个方面:1. 围绕自我形象展开的社交,是内省式的。诸多与个人社交行为有着千丝万缕,或直接或间接关联的App中,关于自我形象和状态的发布更新、点赞、点评、关注、留言、转发、收藏等等,“这些数据的积累才是社交媒介的核心,‘我’在这个体系里就是一种象征性价值”[7]97;2. 以自我需求为出发点展开的社交,是延展式的。譬如各种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刚性的”生活信息交流、工作圈子的人际互动,以及相对“柔性的”以话题和兴趣分类的论坛和社区等。也正是这样刚柔并济、多层次、多面向的社交活动,使得手机媒介的使用者们如“秒懂百科”文案描述的,从早晨睁眼起床到夜晚睡觉上床,一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间断的刷屏。因此,当手机媒介把人们一天的生活变成一场围绕自我的、超长的、全方位的、间断但从未停止的马拉松式社交时,对于信息的娱乐性需求和对于信息的焦虑感这两大心理状态就会自然产生。从这一角度再次回顾视频给出的三个案例:排在首位的是“友谊的小船”——手机媒介信息的社交性,一切围绕“我”的交往展开;第二是“性感男神”——手机媒介信息的娱乐性,作为维系超长社交状态的自我舒缓与放松;第三是“爬行动物树懒”——手机媒介信息当下性,即以短暂的时效换取巨量的信息更新以及由此导致的信息焦虑,生怕“我”因为不能够保持随时秒懂的状态而错过重要内容。后二者即信息娱乐与信息焦虑,均建立在第一点上。从秒懂的概念看,拍照片的瞬间过程和直观呈现,远胜于抽象耗时的文字传播和解读。因此,被手机媒介再造后的摄影媒介引导使用者不断以“我拍故我在”的方式进行信息发布,从而维系这场全社会、全方位的大众社交狂欢和信息分享。
三、“秒懂”作为手机照片的视觉范式
所谓视觉范式,在本文中指一种规范的、模板式的视觉呈现方式。放在手机媒介信息秒懂的情境中考查,是作为信息数据的手机照片所呈现的某种易于识别的、统一的视觉共性。
“秒懂百科”宣称:“手机在手,天下我有”。[2]藉由手机传播的信息量从理论上说是无限的,因此是“天下”。然而“天下我有”这一诱人承诺背后的认知逻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特有的对于大数据分析的推崇,其背后逻辑是通过随时随地的、持续不断的大量信息搜集、分类、量化和自我监测,把晦涩立体的现实问题简化为直观平面的数据分析。然而这些数据的具体来源和可靠性并不像其显示的那样客观真实,世界的多面性和复杂程度远无法用单纯的数据来统计概括。[8]此外,这些来自“天下”的信息的获取时间和场合是全天候的,手机媒介在跟进与推送大量信息的过程中并无使用时间、地点和场合限制。实际上智能手机的设计思路就是让用户随时随地保持人机不分的在线状态。作为“天下”信息的接入口,只要“我”继续持有“我的手机”,不管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空间的分别就会变得错综复杂,超长的分神状态和断断续续的感知行为就会持续。因此,出于防御精神倦怠和抵抗信息超载这一使用者的自我保护诉求,反映在秒懂思路的解决方案上,是对于这些破碎庞杂的天下信息,进行某种自动化流程的分类和强制简化以便于一眼扫过。从这一意义上,手机媒介的大量照片信息是排斥思考的,即具有高清晰度的“热媒介”信息。
必须指出,这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用手机拍摄的照片都是秒懂式的热媒介信息,某些传统的摄影思路依然在其中延续下来。在各种层次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人们拍照动机和行为上的复杂性意味着仍有不少爱好者或专业摄影师,在某些时刻把手机当作一种更加灵巧轻便的传统相机使用,依照这种思路拍摄的手机照片与以往的摄影创作并无本质上的不同①例如传统摄影巨头佳能公司推出的EOS Remote App,就是把手机操作界面和佳能专业相机进行联网,把手机作为相机的快门线和照片显示屏使用,还有很多职业摄影师把手机当成微型相机或一次性成像(立拍得)相机的一种形式,用来配合传统摄影器材。。本文重点在于探讨秒懂作为重要的设计思路,使得手机照片这一特定的、藉由手机制造和传播的图像信息,衍生出以往没有的视觉形态和阐释模式:
(一)手机照片作为App软件的一键式娱乐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照片作为一键式生成过程,照片作为自我取悦的结果。如本文第二段所述,摄影媒介被手机媒介兼容再造后是以不同形式、风格和主打功能的App程序出现的。通过调查iTunesApp Store“摄影与录像”门类[9]下的热门相机软件,可以看到这些软件的一大主流设计思路和设计风格,是在相当程度上把照片与视频作为一键式生成的摄录游戏。很多相机软件仅从名字上就能让人秒懂,诸如:秒拍、一秒变萌、快手、闪咖、一闪、拼立得、Instagram、Instants、Snapseed等明显提示“一键式”的;美图秀秀、美颜、美妆、潮自拍、Faceu激萌、Bestie、Beauty Plus等明显提示“自我取悦”的;黄油、柚子、摄影玩家、玩图、Rookie、Diana、Studio Design等强调游戏性质的,不再赘述。以App Store简体中文界面截止2018年1月份排名第一的拍照软件“美图秀秀”为例,其自我介绍如下:“打开美图秀秀,玩转自拍、提升颜值!你就是下一个自拍大明星……轻轻一按,就是美照(此处为一个欢快的网络表情符号),快开启美图秀秀,让你的颜值冲上云霄吧”。[10]这段宣传语有四点值得关注:1. “玩转”表明使用心态是把手机照片作为游戏;2. “轻轻一按”表明拍照行为是一键式的,无操作门槛;3. “颜值冲上云霄”表明这种一键式拍照游戏的目的,是用于自我取悦而且迅速提升形象;4. “你就是下一个自拍大明星”表明这种照片形象来自于对媒介信息中广为流传的“大明星”这一固有视觉范式的模仿。以这款手机摄影App为代表的照片生成方式,意味着技术与智力投入的秒懂简化,而通过附加各种花哨的模板功能、滤镜插件,手机照片以一种菜单选项的叠加形式从视觉趣味性上对前者进行了弥补,并通过不断更新升级模板特效,维持以自我取悦为目的的拍照者喜新厌旧的娱乐心理。还以这款App为例,在版本7.0.2的新功能中首推“绘画机器人解锁新画风”:一位年轻女郎的照片被软件处理成矢量插画的效果,配以宣传语“Andy是一个可以帮你画画的机器人”(图2)。可见,把自己的照片变成绘画是一项有趣的手机游戏,让机器人这种自动程序来帮助拍照者轻松完成。事实上,拍照者通过这一运算处理流程得到的照片是毫无个体差异性的,因此是“非人的”。而为了掩盖这一本质,设计者把App滤镜以“Andy”进行拟人化命名。从另一个角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强调守护个人隐私的今天,每时每刻仍然有大量手机用户把自拍照片上传到各种网络空间里,毫不担心这些个人图像会被窃取滥用。因为经过类似App拍摄流程处理过的照片并没有多少辨识度,真正做到了千人一面、形象统一,因而具有强烈的匿名性。
图2 “美图秀秀”App屏幕截图,App Store
(二)手机照片作为社交信息与话题
“晒你的生活,晒你的情绪,晒给懂你的人;标出品牌,地点,人物以及你的情绪和想法”[11],这段来自以“图片+标签”特色主打的社交软件“Nice好赞”官网上的描述,清晰表明了手机照片以话题进行分类的新方式。作为使用者自我意识的衍生,作为神游别处的信息空间入口,如果说手机媒介把使用者的日常生活改造成一种时刻在线的聊天活动,那么不断上传的照片发挥的是用户的聊天状态栏显示功能。能够在刷屏的瞬间获得“赞”的照片必然清晰易懂,自悦而悦人。通过互相点赞,自我价值获得被认可的短暂满足同时又以“点赞之交”的极低成本完成了一次人际互动。
前文所述,摄影与手机媒介的融合,使得自我关注式的图片社交成为个人信息发布、交流的主流模式。如果说以往的摄影照片更多是从艺术、纪实、科学这三大类进行划分,又或者在图像批评领域中把照片分为描绘、解释、阐释、伦理和审美评估、纯理论[12]这六大类,并且人们也是分别从这些语境来理解的话,那么手机照片的特殊性在于它最为主流的使用语境,是作为一种当下进行的对话交流。与以往的社交对话相比,现在这些以照片形式出现的对话更为具体直观,并可以以逐级添加“话题标签”(Tags)的形式进行宏观统计或细分,被志同道合的其他用户轻易检索到。目前主要表现为三类:1. 传统衣食住行类话题;2. 个人形象和状态话题;3. 依托圈子的商业话题。若在这三类中再度进行标签式细分,则大致为“美食”“旅游”“购物”“颜值”“育儿”“宠物”“心情”“生活方式”“代购”①参见诸如美拍、Lofer(乐乎)、In、Nice、Poco、Instagram、Flickr等图片社交为主的App,以及手机淘宝、美团、大众点评、携程等生活服务型App界面中的照片话题分类。。正如见面时的口头问候一样,这些照片式对话的情境是朋友圈、社交论坛、信息发布平台、各种衣食住行类App的推荐、点评和买家秀。无需深度理解,其逻辑是话题内容的一目了然。
(三)照片社交的秒懂类型
在手机媒介链接的各层次交往空间中,不同的App界面就是不同信息需求的空间入口。手机用户穿梭于两大类交往空间:半封闭的熟人社交空间(以微信朋友圈为代表),开放的匿名社交空间。这两类空间中的手机照片同样适用于秒懂逻辑,其内容上也会有相当程度的重合:比如某人在朋友圈中上传了在某餐厅进行聚餐的照片,同样的照片也会上传到某个App平台上。区别在于人们对于前者要求信息量的秒懂,对于后者要求信息形式的秒懂。
图3 话题范式类照片
图4 话题范式类照片
图5 朋友圈照片手机界面
1.朋友圈照片的视觉范式
朋友圈中作为社交话题使用的手机照片,大致呈现出四类共性:一是衣食住行。通常是对于个人消费或使用物品的局部展示与特写,例如手拿一杯饮料的视觉范式,在不同人的朋友圈和各种美食点评App中反复出现(图3)。又如拍摄精致菜肴、小物件、用餐账单、机票车票、入住酒店、购物展示等等;二是生活状态。例如旅行通常是俯拍自己的脚,聚会合影通常以卡通大头贴式风格呈现,配合心灵鸡汤感悟的照片通常是风景和静物,自家的孩子和宠物等等;三是自我形象。这类话题通常具有流行符号属性,如各种网红风格照片、各种肢体语言爆照如“A4腰”“马甲线”“航母style”等(图4)。这类照片大同小异的形式并不让拍摄者厌倦,因为雷同并不重要,证明与认同才是目的;四是微商晒商品。大型电商购物平台上展示的产品照片并不需要靠人际社交维持,在朋友圈中经商依赖社交软件,其所晒商品也就集中体现了私人圈子的话题性特点,集中表现在母婴用品、奢侈品、化妆品、保健品、零食这类圈中活跃的女性日常谈资上,与朋友圈中所晒出的个人衣食住行流水账式照片具有高度重合。
2.朋友圈照片信息量的秒懂
这些作为个人信息发布的话题照片因其使用语境的改变,脱离了传统照片的视觉体系,衍生出另外一套人际传播情境中的评价标准。以天涯论坛娱乐八卦讨论版《大家对朋友圈里晒什么东西真心反感》帖子为例,在两百多条网友回复中,上文列举的照片都成为了被吐槽和讨厌的对象。选取一条具有代表性的回复:“一大早被一个人连续三条朋友圈27张照片刷蒙圈……果断删了。这是被删除的第四个还是第几个自拍到没节制的……卖三无的、发丑图的、爱自拍的、炖鸡汤的各位对不住了,流量伤不起。能删除的删除,不能的就屏蔽。”[13]这段话表明了在朋友圈这一相对亲密的小众社交空间中,手机照片作为社交话题理应具有的节制性,大量以照片刷屏形式出现的自我关注以及过于活跃的个人更新是令人反感的。原因有二:其一从直观视觉角度,它在屏幕空间和数据流量上挤占了朋友圈这一信息容纳度有限的界面。例如图5为微信朋友圈界面在屏幕静止情况下的典型容纳度。它同时也反映出九张照片作为当前微博、微信单条信息的最大照片上传数量,衍生出特有的“井字形”照片墙模式,人们会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如同信息标题式的那张照片排在第五位,即“井”的中央;其二从信息把控角度,它阻碍了秒懂作为简明扼要的获取圈中其他人当下动向的信息期待。个人大量无节制的照片话题阻碍了其他人相互秒懂。
3.开放式平台信息形式的秒懂
人际交往的层次、场合、目的是多元的,在朋友圈社交空间中照片信息的节制性,并不意味着在其他的交往空间也是如此。事实上在美拍、大众点评、手机淘宝、新浪微博等服务于不同目的的社交平台中,上传大量同类话题照片行为受到这些平台的推崇。半封闭式的私人社交空间朋友圈信息量需要简约节制、一目了然才能把握。与之相反,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支撑美拍这类开放式匿名社交空间活跃度的正是庞大的信息交换量。正如“种草”[14]这一网络用语所形容的,社交平台中无时无刻不在传播交换着与草的生命形态一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消费娱乐风尚。《乌合之众》指出,个性的消失和共同关注一件事为群体的两大特点,能够打动群体并流传的观念必须简单明了、形象鲜明。[15]在各类话题标签下,人们通过上传同类范式的照片寻求话题群体的归属感。而结合消费社会对于符号、文化、形象这类附加价值的不断榨取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短、平、快的特点,要进一步抓住这些仅靠话题热度维系的松散匿名群体不至于流逝消亡,则需要以鲜明的视觉符号不断更替话题。波德里亚在评价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论断中指出,传播媒介技术的变革导致了“某一类非常具有强制性的信息:信息消费之信息,即对世界进行剪辑、戏剧化和曲解的信息以及把消息当成商品一样进行赋值的信息、对作为符号的内容进行颂扬的信息。”[16]130同质化的手机照片如同糖果华丽的外衣,充当了围绕商品附加值消费的、悦目的秒懂式概念外包装。
四、“秒懂”作为手机照片的文化象征
手机媒介自身的技术与时代特点使得它有选择性的塑造、传播和屏蔽特定的信息内容,承载特定的社会文化期待。在秒懂语境下,手机照片生成、处理、展示、互动、转发、存储、删除的一系列操作行为背后所指向的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文化产品呢?在食品的外包装上通常也是最醒目的部分会标注上“有效日期”,提示里面封装之物“可食用”这一核心功能的时效。一旦过期,内容物作为食品的角色就丧失了。把手机媒介的信息比喻为一种时代特有的精神食粮的话,秒懂即意味着当下食用,用过即弃。本文认为,秒懂的关键意义在于,在大量生成与废弃的信息循环过程中对于更新和遗忘的时效性追求;对于具体形式的追求和抽象内容的回避;对于信息进行秩序化分类的追求和对于现实进行暧昧式解读的拒绝。能够秒懂的东西本质上屏蔽讨论。手机媒介的秒懂逻辑如同另一种形式的信息收纳术,把混沌的现实生活以一种贴标签方式进行透明的简化规整,如同手机媒介设定的信息操作行为一样,它反映了对于“一键式”解决方案的渴望。因此,秒懂的文化形态在喧闹的表象下并不多元也不自由,它用不断的废弃、升级、扩容、转移目标来补偿这种平面化认知。在该语境下,手机照片的存在形态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手机相册中的照片
1.拟形的视觉形态
如前文所述,“智能”二字蕴含以人的使用感受延伸的无限联想性。智能手机对于旧有媒介的兼容大量以拟形的方式呈现,其中包括手机相册的界面。拟形源自于虚拟。“虚拟”根据韦氏词典[17]的解释,一是指从实质或效果上非常接近于某件事物而并没有真正成为它;二是指电脑或网络上的一种模拟或存在状态,从定义可见虚拟在视觉上的强烈拟形特征。作为特定的技术与文化叙事,拟形这一设计特征是复制对创新的调节,是新媒介在兼容旧媒介时,对于旧媒介外形带给使用者的心理舒适度的妥协。[18]在手机相册附带的各种插件效果中就有模拟物质感、磨损感、纸张质感的怀旧效果,这种设计是迎合使用者心理感受的视觉概念模拟而已,因为数字技术的拟形是非物质的。存在于拟形界面中的手机照片处于以秒计算的可变状态中,可以一键式改变风格效果或彻底删除,全看使用者当时的心情。
2.扁平的存储空间
手机照片的拍摄是以秒为单位的、随时、随地、随行的记录。从这个意义上说,手机相册是极为私密的个人档案,虽然它提供分类和标签功能,但是出于各种动机和用途拍摄的五花八门的、海量的手机照片,以扁平化的形态一视同仁的平铺排列于相册界面中,只需一秒功夫就能用手指轻易滑出。而从照片使用情境的分类而言,不同功能的照片本应存在于不同的生活空间中。人们不会随便跑到别人家中翻看别人的家庭相册,由此衍生出手机照片的观看礼仪是当别人展示他(她)的手机相册时,只看对方展示的这一张照片而不可以随意滑动翻看其他照片,否则瞬间就造成对他人生活深层空间的冒犯。然而从设计思路上,扁平化的手机相册空间从操作行为角度就是被设计为滑动式的。只看屏幕显示的单张照片是违背其观看方式的。
(二)日常交流中的照片
1.作为公共会话
“‘会话’这个词,不仅仅指语言,同时也指一切使某个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流信息的技巧和技术。”[1]8如前文所述,手机照片作为话题标签式的视觉范式,类似于虚拟空间中流动的某类话题的视觉“通行证”。无数匿名个体通过搜寻这种通行证,聚集成一个短暂的群体。话题标签是多样的但是每一个话题内的形式都是高度一致的,或者说它意味着菜单式的有限个性化。这种照片话题是秒懂“活在当下”的典型注解,一旦话题“过气”,照片也就随之过期。从宏观角度,这些无以计数的话题信息在大数据的直观视角下加以统计、分类和量化:可以根据个人搜索历史进行个性化推荐,可以根据点击率进行先后排列,可以竞价排名刻意制造热点。社会的信息交流活动,因为样本和数据的庞大而变得一目了然。但也有学者提醒,量化的数据本身只是分析工具的一种,只能展示当下状态,不能提供解释,甚至并不是一种事实。宏观统计数据作为某一特定条件下的“样本切片”,难以反映纵深交错的事物和暧昧复杂的人性,如何解读和利用新信息形态下的大数据信息仍在探索阶段。[19][8]
2. 作为个人信息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20],注意“生活方式”一词对于个人生活私属空间的捆绑关系。在知乎社区一条“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微信用户只展示三天的朋友圈状态?” 的提问下,获得五千多赞(截止2018年3月29日)网名为“陈诺”的网友是这样回答的:
当层出不穷的美食旅游照片让越来越多人审美疲劳,当微商广告产品信息冲击每个人的时间线,我身边的很多人也同样把社交展示的重心移出了朋友圈。我已经很久不翻阅新添加的人的朋友圈来了解他了……人和人的交往再一次回归到它的本真姿态——你只能亲自和他接触,才能得知有关他的消息……微信再也不是亲密好友的专属,它正被无数更浅层的社会关系所劫持。[21]
“劫持”二字准确的描述了作为一种由信息媒介强制塑形的个人生活方式,微信“朋友”圈的膨胀和扩展,交错了诸多层级的社交群,随时随地发布与展示会话模板式个人照片的社交行为,造成对于私人信息空间的侵扰。不再翻看他人的朋友圈,因为它作为鸡肋所能提供的有效信息太低。耐人寻味的是,或许为了回应该软件绑架生活方式的批评,在2018年12月21日推出的微信7.0版本中,软件初始界面的宣传语变成了“因你看见,所以存在”①参见微信App7.0版。,通过主语转变为“你”,微信似乎想修正视觉主动权不受用户掌控的负面形象。
(三)短期记忆与当下选择中的照片
并不是所有的对话都值得记录,同样也不是所有的手机照片都值得长期保存。微信英文版把朋友圈译为“Moments”,作为思考的支撑物,拟形的手机屏幕上大部分照片都可以称为这种记忆上一闪而过的瞬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2017年12月25日发布的一条 “2017最后一周,你想怎样度过?”的话题中,以典型朋友圈照片的九宫格式图片墙形式,给出了九条年终整理建议。其中第四张名为“整理自己的手机相册”的图片原文引用如下:“翻看手机相册里的每一张照片,就像回放一年的生活轨迹。哪些照片你想保留,哪些照片你想删除,在翻看的过程中,自然会得出结论。”[22]这条建议背后的照片操作行为是,一旦在翻看手机相册的当下做出删除决定,某段生活轨迹也随之消失。为了弥补这种在瞬间冲动中做出“删除”决定导致的后悔,部分品牌的手机相册(以华为为例)设计了云上传和恢复30内删除照片的功能。
当摄影媒介还是独立的照相机形态时,拍照是经过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思考和取舍后的结果。回顾早期的照片形态,以达盖尔印版摄影为例,该种照片以其媒介形态笨重、媒介材料昂贵、成像过程缓慢,成像唯一(一张银版照片既是照片也是底片),使得拍摄肖像照的摄影活动成为一种需要事前精心准备的复杂仪式。而曝光过程的缓慢,使得无论长幼一律神态凝重,姿势端庄。经过这样一套繁复的仪式后最终得到的绝版照片,被本雅明赞喻为凝固了所摄人物瞬间的灵魂,从而获得了文化意义上的永恒。[23]即便在上世纪尚未远去的年代里,拍摄照片也是家庭或个人的一件大事,有特别纪念意义才会为之。以实物形态存在并装裱收藏的照片与虚拟形态存在于手机界面的照片对比,前者需要在特殊的场合与情绪氛围中进行档案式翻检、静观默想,后者则是随时随地的一键式调阅与娱乐、以秒记录同时也是以秒闪过。如果要把作为短期记忆的手机照片转化为长期记忆那就不再意味着秒懂。即便这些手机照片在瞬间拍摄,但是转化意味着耗费特别的思考过程和价值筛选。人类记忆的形态,必然会随着时间、经历、认知方式和上下文情境的种种改变,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形。[24]随着记忆时间不断延长,照片功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改变,对照片意义的理解也会逐渐叠加,变得暧昧、复杂而开放。手机照片必然要从“当下这部手机”这种短寿的介质中转移出来,发生空间形态上的改变。以抽象形式虚拟存在于各种云盘和硬盘中的照片并不是记忆的一部分,相反,这些“概念上存在”的照片数据意味着遗忘。手机相册回收站中30天的“反悔期”显然太短,而云盘、硬盘本身和手机媒介一样是不断更替而短寿的。
值得指出,对于照片保存形态的认知存在较为鲜明的代际差异:笔者曾以班级为单位调查过95后的大学生,询问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手机照片,尤其当内存不够或更换新手机时。班上30位学生中只有4人表示,自己会打印少数的几张,其他人则一致表态,会继续存储在各种形式的U盘或数据库里。当笔者进一步询问这4人是否近期购买过实物形态的相册存放、观看照片时,无一举手;与之相反,笔者的母亲作为50后并不认同这种虚拟意义上的照片,她会和检查底片一样,定期挑选一批手机照片打印在相纸上,以实物形式存入传统相册中并加以手写的照片标注。完成了这一系列形态与空间转换的操作流程后,短暂存在于虚拟介质中的、随时可变的照片信息才真正成为了她的记忆,不时观览。此外,同样是把屏幕照片转换成纸质照片,笔者母亲认为值得打印的照片数量远高于笔者在班级上询问的95后大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生活,意味着我们要参与到某种文化感知……尤其对于那些不知道相关的物质过程的用户而言,会形成这样的印象:模式比存在更重要。从此向前迈进一步,认为信息比物质形态更具活力、更重要、更本质”。[18]23-26当信息附着在某个物质或非物质介质上时,该介质必然为信息增加额外意义。笔者母亲的信息认知态度体现了在前数字化时代成长并老去的一批人,对于“在场”与“缺席”这组概念的统一连贯的感知模式,而95后的大学生则更能理解信息与其物质载体的分裂,意义存在于抽象概念上而无需依附特定形式。
“每种媒介都会打开一个通向文化记忆的特有的通道”。[24]13回到本文开头“秒懂百科”案例,作为雄心勃勃的知识传播平台,它并未给出明确的受众年龄段,仅泛指“迎合了年轻一代用户”[2],而这个群体也被有的学者称为iGen[25]的一代,即95年之后出生,伴随着使用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媒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被形容为“宅在”手机上,即24小时的直接间接行为几乎全是围绕手机媒介提供的某种功能展开的;因此他们也“活在”手机上,不仅是游牧于虚拟的信息空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认知、自我建构、社会交往,以及真实感、安全感的确立也是藉由智能手机实现的。[26]不止于iGen,人们与手机媒介的共生关系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关系进展的速度上,在当下的生活情境中都愈发具有一种强制性。秒懂作为手机媒介特有的信息概念,其渗透力也远不限于年轻人。它作为一种强势的思维逻辑,以各种“秒”概念变体,如“微”“快”“刷”“闪”“抢”“速”“迅”“拼”“点” “戳”“扫”等直接或更加隐晦的方式,反复出现在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传播中。
摄影作为所见即所得的观看和认知方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早已烙入现代社会的视觉阐释机制。在秒懂语境下,手机照片作为“懂”,是藉由手机媒介传播的巨量碎片信息之海中瞬间鲜明的视觉坐标与话语标签。无论年龄代际、身份背景,每个手机使用者都或深或浅的参与到接收、生产、发布这些支离破碎的秒懂信息中,同时还利用这些信息碎片构筑自己所理解的日常生活景观。尚难预测年轻且影响力广泛的秒懂概念今后发展趋势,以及在这一概念影响下的媒介信息形态还会发生哪些有意思的改变。本文认为,不管怎么说围绕秒懂概念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文化情境考查手机照片的存在形态,为我们解读当下独特的媒介现实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