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中 凝结着岁月的沧桑
2019-12-13苗连贵
文_苗连贵
回顾建国70周年,倘问过去的生活中什么最使人难忘?那就是票证,特别是粮票,刻骨铭心地难忘!
票证的使用,肇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最先是粮票,此后举凡衣食日用,无所不包。票证的广泛使用,自然是物质匮乏的结果,但也反映了当时共和国当家人的“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的良苦用心。各种票证及其所代表的物品,不论尊卑贫富,人均一份,谁也不得多占毫厘。此后,中国人便长期生活在票证的艰难岁月里!
用粮票买的粮食是金贵的。我们家的盛米坛子是个装过榨菜的陶瓷坛子,母亲每天用小搪瓷杯平平地舀3杯米,这就是全家一天的口粮。舀米时杯口要抹平,不能冒尖,否则不到月尾坛子就见底了。我们家买的是糙米,糙米粗劣,母亲淘米颇费工夫,边淘边要把米中的杂质拣出来,稗子易找,砂子就难了。虽然母亲细细地淘过数遍,但吃饭时仍有砂子硌牙,一不小心,“嘣”一声,几乎把牙崩碎。糙米便宜,8分1厘1斤,而它最大的好处是“出饭”。
母亲再节省,我们家的粮食总是紧巴巴。我们常用肉票与人换粮票,不是不知肉味鲜美,而是果腹更紧要。
在最饥馑的1960年,有粮票也只能买一些掺了麸皮的粗粮。粗粮不经饿,我与哥随着一些大人们去野湖挖藕。早上一人吃了一大碗油盐炒饭,步行20里,下到湖中还没挖几锹,身上就发软了,接着腹中开始鸣空炮。我们竭尽力气挖了十几斤断肢残臂的小藕枝回家,累得次日一整天不能起床。当时有人冒险深入湖心,陷进淤泥,再也没有起来……
60年代是各种票证集大成的时期,食品不用说了,连极普通的肥皂、火柴都要票,直至80年代初,情况才有所改观。
80年代末,票证由鼎盛趋于式微。坚挺到最后的粮票,在90年代初被宣布为废纸,中国人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实际上,共和国的当家人在票征使用之初就为取消它而奋斗,殚精竭虑40多年,到底迎来了这一天!
粮食可以自由买卖了,开先河的是集贸市场。那天我去买米,对方只收钱,不收粮票,我竟有些不习惯,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轻松、洒脱地买粮食,撩起一捧“粒粒如玉珰”的精白大米,一时竟恍如隔世……
到了本世纪,票证又重新风光起来,不过它已成为收藏品。前些日子,在家中翻检旧物,无意中竟然找到几张没有用过的粮票。我将之珍藏起来,它们是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小小票证,方寸之中,凝结着多少岁月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