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杰:留下足迹 带走回忆

2019-12-13王雪琴

兵团工运 2019年7期
关键词:奎屯援疆淮安

□王雪琴

2017年2月,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部孙杰,积极响应党组织支援七师一三一团挂职招商局局长。临行之前,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勉励他说:“援疆就要克服点困难”“援疆就要作出点奉献”“援疆就要干一点实事”。领导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

援疆就要克服点困难

七师驻地奎屯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冬天低温零下30摄氏度左右,和内地有近三小时时差。从淮安到奎屯,相距3800公里,来这里工作,对于长期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来说,需要克服气候、生活习惯上的诸多困难。

“刚到奎屯不久,身体就出现了水土不服、鼻腔出血、嗓子干痛、皮肤皲裂的情况,虽然每天都喝很多水,但还是几乎每天早上因口干难忍而醒来。”孙杰说。这些状况他都在三个月以后逐步适应了。他的少数民族亲戚叶里盖司·黑孜别克说:“我们的援疆干部孙杰不怕吃苦,适应能力很强。现在我们成了亲戚,可以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

尽管如此,孙杰觉得最难受的还是远离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于是,每天的手机视频通话便成了“必修课”,但每次又都是“报喜不报忧”。每到夜晚,一个人独处时的孤独和寂寞感使他时常整夜失眠。面对这些情况,孙杰没有退缩和畏难,而是努力克服困难,快速适应环境,习惯当地生活,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身援疆工作。

援疆就要作出点奉献

有句话说,“一人援疆,全家援疆,每一个来援疆的人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

2018年8月初,孙杰妻子二胎预产期日渐临近,而此时的他,正忙于接待后方单位领导来七师和一三一团参观考察,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但他没有请过一天假,也没有过一句抱怨。在后方单位领导离疆后,他便急忙返回淮安,仅在四天后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

孙杰说,最令他愧疚的是妻子怀胎十月没有照顾过几天,每次去医院产检都是妻子自己开车去,在怀孕期间还要送孩子上学、辅导作业。是的,哪一个怀孕的妻子不需要丈夫的呵护?哪一个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爸爸的关爱?更何况他妻子属于高危妊娠,有胎盘前置、疤痕子宫的情况。医生说,如果不注意,随时可能流产,大人也会有危险。他说,每次期盼接到妻子的电话又害怕接到妻子的电话,害怕电话那头传来不好的消息,心里充满了担心、焦虑和无奈。他的母亲患有轻微脑梗,不能劳累,平时父母忙于家务和带孩子,也照顾不上怀孕的妻子。妻子对他说,有时候真的感觉很无助,但为了支持丈夫,她一直都在默默地坚持、忍耐和等待。讲这段故事时,看得出孙杰眼里有些湿润,苦涩的表情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情感。

援疆就要干一点实事

孙杰常说,来新疆工作时间有限,要格外珍惜为第二故乡服务的机会,没有理由不全心全意地工作。

两年多来,他促成援受双方党政领导多次交流互访,争取一三一团多名干部职工到开发区挂职培训,积极寻求项目,外出招商引资,先后协调援疆项目资金200多万元,用于团场的民生事业建设。2017年,争取援建资金100万元用于双方干部交流培训、档案馆升级改造、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等项目。2018年,分别利用援建资金23万元对14个基层连队办公设备进行更换、增配,购置电脑29台、打印机21台、办公桌椅22套、保密柜19个;利用援建资金27万元实施了畜牧连11个冬季圈舍建设及改造项目;利用援建资金30万元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施了九连文化活动室加固改造项目;利用援建资金27万元提升准噶尔社区服务功能,更新办公设备以及修建市民休闲文化长廊等。为了这些项目的加快推进,孙杰几乎是三天两头地下连队,进社区,跑工地,从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安全隐患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分援建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团领导及后方单位的肯定和认可。□

猜你喜欢

奎屯援疆淮安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棉田播种
新疆奎屯迎来首趟中亚国际货运回程班列
援疆动态
新疆奎屯迎来首趟中亚国际货运回程班列
清代行程记中奎屯地名小考
援疆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