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环境下处置群体性事件探究
2019-12-13佟喜文
杨 行 佟喜文
武警工程大学研究生大队,陕西 西安 710086
一、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特点
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尤其是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经济体制转型的最近几年内,群体性事件频频爆发,严重威胁着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群体性事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而且政治敏感性强。群体性事件成因非常复杂,既有一般的群体性事件共同特点,还具有其自身的成因和表现,比如,参与主体的多元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
二、新媒体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带来了一定影响。因为个人或者集体利益而升级的各种形式和组织结构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而且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已经具有一定的组织性,而且组织非常严密。从某种角度来说,越是组织严密的群体性事件,其导致的结果就越严重,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1]此外,群体性事件带有偏激和政治色彩,经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国家政治体制和文化价值冲突的干涉,导致群体性事件带有攻击性质,甚至成为反政府的政治运行。群体性事件在成立初期不容易被人察觉,一旦当矛盾激化之后或者达到一个爆发点的时候,这些人员会迅速抱成一团,使得我国政府以及相关处置部门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也进一步增加了群体性事件处理的难度。现阶段,很多群体性事件具有十分严密的组织和智囊团,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人员进行攻击。比如,利用弱势群体来分散处置人员的注意力和精力,利用同情心对参与处置人员进行分化,导致政府部门或者参与处置人员的决策失误,落人对方的陷阱,通过新兴媒体发表反动言论和有害信息,并且快速传播和扩大影响范围,在社会上引起一系列的社会舆论,即使处理了这些群体性事件,也会给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相关部门带来负面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处置群体性事的有效途径
首先,及时明辨情况,不被假象所迷惑。深刻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揭露事实真相,是采取对策和处理措施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明确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和成因,才可以制定正确、准确的处理措施。由于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和综合性,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必须谨言慎行,无论是在处置方式还是形式上都要尽量忠于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最大难点。明辨参与人员利用弱势群体来取得处置人员的同情心等情况,谨防落实对方的陷阱,无论从事前,还是事中、事后,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要掌握准确的情报信息,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以此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群体性事件。[2]
其次,果断采取措施,讲清事实原委。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事还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使得处置策略必须适应新形式。现在无限通讯技术十分发达,闹事群体个人跟整个群体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并且组织机构健全,骨干分子利用大量不明真相群众,以很多伪事实在公共网络上利用舆论对政府施加压力,不仅极大的提高了闹事群体的决心,还能打击参与处置人员的士气和决心。群体骨干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迅速占领舆论战场的主阵地,巩固了闹事群体的决心,提高了闹事群体的闹事意志。这个时候传统的政治工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相关部门也应当建立相应的应对机构,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反击机构,在群体性事件全经过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向广大群众和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所有人员,讲清楚事件原因,告知群众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戳穿骨干分子惯用的哄骗伎俩,缓解群众和处置分队之间的矛盾。
最后,运用有效手段,实施精准打击。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来源人民内部的矛盾,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从总体上来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之所以发生频繁,主要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进入改革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集中的阶段,加之国外反动势力蠢蠢欲动,无时无刻不在捕风捉影,伺机利用这些矛盾对党和国家进行攻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关键点就在于运用有效的手段对肆意煽动蛊惑群众的不法分子进行攻击和抓捕。在处置中既要化解矛盾,还要防止矛盾激化,不仅仅只是采用非常作战手段,发挥警力的威慑力,并且要同网监部门共同对在网上散播谣言的人员进行反击和抓捕,在群体的微信群等各类社交软件中公开他们的照片、目的和使用不法手段,对于不明真相被利用的广大群体进行安抚疏导,及时解决矛盾冲突,对涉案人员一网打尽,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