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援疆:真情融入 无私奉献民族团结之花精彩绽放
2019-12-13张金学
文/张金学
从东北到西北,从奔腾不息的辽河河畔,到雄伟壮丽的塔尔巴哈台山脚下,辽宁省干部人才的援疆路横跨中国版图的东西两端。岁月流转,初心不变。如今,辽宁派出的援疆工作队已经是第五批。他们和前几批队员一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民族团结视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着眼民族团结大局,聚焦总目标,围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开展各项工作,精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倾情打造民族团结工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真情融入、无私奉献,民族团结之花精彩绽放。
始终心系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维护民族团结
辽宁援疆工作从实现党中央脱贫攻坚目标着眼,从受援地最需要救助的贫困个体入手,努力把脱贫攻坚打造成群众感党恩的民族团结工程。
2017年以来,辽宁共实施脱贫攻坚项目126个,占援疆项目50%以上。建造游牧民定居房、安居富民房90万平方米,受援地1.35万户贫困人口实现安居,5.4万人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其中为塔城地区5732户四类人员解决安居问题。铺设用水管线200余公里、硬化乡村道路150余公里,建设一批暖圈、养殖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新建门诊楼、住院楼、乡镇卫生所5.3万平方米,乡镇基层活动阵地4万平方米,7656名贫困人口得到大病医疗保险救助,3550名内地普通高校新疆籍学生得到资助。2017年国家级贫困县托里县脱贫摘帽。
九师一六八团七连的彭建新如今拥有两个圈舍,年收入20多万元。他说:“辽宁援疆队员不仅为我们盖起了牛圈让我们免费使用,还带来了养殖新技术,从育肥到配种再到管理,让我们养殖户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搭上了辽宁产业援疆项目的快车,彭建新源源不断地收获着发展的红利。搬进新居的农牧民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不住地说党的政策好、辽宁援疆好。在辽宁援疆工作队的帮助下,受援地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打心眼里感党恩、跟党走。
始终关注群众就业,在产业援疆中推进民族团结
辽宁把产业援疆作为拉动群众就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温暖的重要抓手,发挥干部人才优势,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世英(中)在新疆天业集团检验研制成果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李世英已连续援疆9年,是新疆天业集团的技术骨干和带头人,为天业集团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在他的力推、引领和协调下,25万吨/年乙二醇和20万吨/年1-4丁二醇项目相继投产。去年大连化物所又与天业集团签署了年产120万吨煤制乙醇技术合作项目,总投资80亿元,新疆天业发展下游化工产业的新型煤化工之路有了突破口。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李世英还积极联系母校华东理工大学,先后为天业集团培养了82名工程硕士。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技术专家来新疆举办天业煤化工论坛。李世英被兵团授予“辽宁援疆先进个人”“最美兵团人”荣誉称号,2019年被中宣部评为“最美支边人”。
辽宁优选了一大批李世英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扶持企业发展。两年来共吸引1000余家企业进疆考察洽谈,促成54个项目签约、32个项目落地,支持“一地两师”10余个产业集聚区建设,拉动近2万人就业。
位于额敏县的新疆新天骏面粉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现代化面粉加工企业,在援疆干部的帮助下,公司与辽宁供销集团签署了购销协议,额敏县生产的优质面粉首次走出新疆,销售额迅速增长到每月150吨。公司副经理张伟说:“我们对企业发展非常乐观,下一步,仅公司带动农户种植小麦就将占到额敏县种植面积的80%,从业工人也将从70人增加到300人。”援疆项目吸纳更多百姓就业,使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过上了美好生活。
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方向,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和意义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但有一点需要强调,国家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希望用产权明晰的非公有资本和产权主体虚置的国有资本优势互补,尤其是用非公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带动公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得到提升,但混合所有制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把国有企业的管理作风强加给混合所有制企业,导致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决策机制、人事任命、薪酬制度、绩效考核都不能按照独立的市场化企业去设计和运行,这样就导致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和设置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初衷不一致,无法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势。
始终着眼辽疆两地经贸,在丝路建设中强化民族团结
辽宁援疆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历史机遇,落实国家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着眼推动辽疆两地经贸合作。辽疆两地农产品贸易迅速扩大,新疆面粉、干果、牛羊肉走进辽宁千家万户,辽宁的水果、蔬菜、大米也走进新疆市场,并经由塔城出口到中亚。
辽宁供销集团、粮食集团将塔城新天骏面粉推向辽宁市场;大商集团把“一地两师”特产引进14省区、70余城市、200余家超市;本溪、营口、沈阳、大连、葫芦岛先后建成新疆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通过餐饮和展销形式经营新疆特色商品。沈阳的“西域来客”饭庄是辽疆两地民族文化融合的餐饮项目,专营新疆饭菜,红柳烤串、大盘鸡、新疆馕等民族风味,很受市民欢迎。专卖店里的和田大枣、托里风干肉、黑枸杞、奶啤等特产更是吸引了周边市民纷至沓来。辽宁还积极促进两地旅游项目,累计促成开行送客进疆专列17列、输送游客1.5万余人;开行送客入辽旅游专列3列、输送游客2000余人。
辽宁援疆利用巴克图口岸的区位优势,投入援疆资金1.16亿元,在塔城建设丝路商场和边贸互市,把塔城打造成辽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丝路文化商品城今年6月份启动运营,比计划时间提前一年半。开业以来,日平均营业额近百万元,带动塔城300余人直接就业、2500多名边民参与互市交易。通过援疆牵线推动、商会服务引导,吸引辽宁西柳服装批发市场、海城南台箱包批发市场、沈阳五爱批发市场、佟二堡皮草批发市场、沈阳中国鞋城等一批全国闻名的批发市场入驻塔城丝路商场,参与边贸互市。通过援疆“交往交流交融”项目,组织辽疆两地相关市场、企业交流互访,借助丝绸之路推动辽宁企业打入新疆和中亚市场,把新疆乃至中亚商品引入辽宁和内地市场。
辽疆两地不断繁荣的商贸活动,为受援地企业提供了商机、创造了财富,加快推动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中进一步促进民族交流、加深民族感情、增进民族团结。
始终抓住扶智扶志,在教育援疆中深化民族团结
张纯志是辽宁省实验中学的数学教师,来到塔城支教时已经57岁了。一位名叫樊璐洁的学生在给张老师的贺卡上写道:“刚开学知道要换数学老师,班主任说新老师是来自辽宁的非常有经验的特级教师。第一感觉告诉我,新老师肯定特别严格,特别凶,心里特别忐忑。但是您的第一堂课,真是令我万分惊喜!我真没有见过这么有意思、好玩又幽默的老师。接下来的数学课简直给我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2018年高考,张纯志老师所带班级,有几位同学分别考入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高校。张纯志问学生们,为什么要报辽宁的院校?学生们答:“听了您的宣传,觉得辽宁好!”
两年多来,辽宁累计支持受援地新建扩建各类学校25所,建设14.6万平方米教学场地,解决2.6万名学生就学难、住宿难、饮食难问题。选派进疆教师497名,为当地培训骨干教师、校(园)长、职教教师1734名;接收内高班学生689名、在校生累计达到1183名;接收内职班学生1261名、在校生累计达到1693名;辽宁27所高校计划外安排援疆定向招生计划714名,让更多新疆孩子享受辽宁的优质教育资源。辽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中小学全方位对口支援,进一步提升受援地教育水平。
辽宁还投入7000万元建设了塔城地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派出职教团队帮助完成学院规划和师资建设,结束了塔城地区没有高校的历史。
为了给受援地培养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水平、增强爱国意识、撒播团结种子,当前,辽宁的307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奋战在受援地教学一线。他们以超前思维和良好素质,创新教法、传播理念、扶智扶志,着力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引导,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在青少年头脑中深深扎根。盘锦职业学校副校长于军2014年携妻子卫芳三次援疆,至今已是第五个年头,于军夫妇在人财物缺乏的情况下,亲自培训教师、编写教材、参与管理,帮助塔城地区创建了和丰职业技术学校。2018年,他勇挑重担,参与塔城地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担任申办工作总负责人,高质量编制了5项建设规划、6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地区申办高职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当地职教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的张宏萍教授为了完成好援疆任务,推迟了女儿婚礼举办时间。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的赵杰教授、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的项仁峰教师留恋塔城、贡献真情、克服困难,开启二次援疆之路。辽宁现代服务职业学院的孙晗教师在医院的病床上编写高职筹建专业规划……辽宁的支教教师,用星星之火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
始终心念救死扶伤,在医疗援疆中助力民族团结
辽宁医疗专家心念受援地群众疾苦,发挥特长、倾情帮带、妙手仁心,用实干诠释担当,用真情助力团结。
2017年以来,辽宁相继派出200余名专家支援“一地两师”医疗卫生事业,接诊近10万人次,实施手术7000多台次,抢救危重患者4000多人次,他们胸怀民族团结大局,把受援地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除了正常接诊,还定期赴偏远乡村为农牧民义诊。经辽宁援疆医生诊治的,有94岁高龄的多年卧床患者一周后下床走路了,有哈萨克族重症小女孩被中国医科大学专家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有维吾尔族早产发育不全婴儿经治疗出院……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被辽宁专家治愈。愈后的患者和家属向辽宁援疆医生竖起大拇指说:“辽宁专家水平就是高!”
中国医科大学已选派三批60名医疗专家,全部是博士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在中国医科大学和援疆专家帮助下,成立了以塔城医院为龙头的地区医联体,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开展远程培训,把中国医科大学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塔城地区各县市,解决贫困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帮助塔城地区医院建成精神心理卫生中心等11个中心和自治区级医师规培基地,开展新技术研究应用76项,为塔城地区医院培养了80多名骨干。
中国医科大学医疗专家朱刚教授2018年被评为“中国好医生”,他主持建成塔城地区精神心理治疗中心,填补了该地区精神卫生事业空白。该中心2017年7月份启动,已收治病人600余人,到周边县市鉴定筛查300余人,培训各级医护人员1000余人,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在中国医科大学“组团式”医疗专家帮扶下,塔城地区医院2015年晋级“三甲医院”,2016年挂牌中国医科大学塔城医院。辽宁援疆医生赢得了受援地各族群众的信任和赞誉,援疆医生的精湛医术和医德医风在受援地各族群众心中植入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辽宁援建的九师小白杨中学建成并投入使用
始终坚持真情融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民族团结
国之安在于民相亲。辽宁援疆工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指示精神,不断提高层次、拓展渠道、丰富内涵、增强实效。
辽宁省援助八师石河子市30名干部人才与石河子第九中学的民族学生一对一结为亲戚,每人每学期出资300元,设立结对子基金,资助结对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同时,援疆队员围绕“开展谈一次心、推荐一本好书、解决一个问题、进行一次沟通、参加一次夏令营、开展一次家访、学习一次少数民族语言、共度一个节日”主题,定期与结亲学生开展“八个一”帮教活动。一名学生在活动中讲道:“叔叔们和我们亲如一家,常常给我们送来温暖,在生活方面给我们帮助,这些我们都记在心里。通过夏令营活动,我们有幸到祖国内地参观学习。在首都北京,我们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我们登上了长城,领略了祖国的无限风光;在大连,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海。我们还和内地学校的同学们结对子,他们的热情和友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叔叔们、老师们以及家长的期望,让我的家人和同学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2017年以来,辽宁14个市的党委和政府,33个省直部门、高校和国有企业,382个市直部门、企业和学校,实施了高质量的“三交”活动,共计2840多人进疆,广泛开展宗教界互访、政企交流、文化交流、送训进疆、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 等活动。其中,辽疆两地104所学校3.5万名学生结对开展“手拉手”活动,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中。抚顺市出资100万元设立了“一带一路学雷锋基金”,把雷锋精神融入屯垦戍边、融入民族团结。辽宁援疆八师分指挥部发放“辽疆石榴籽”奖学金10万元,大连保税区发放民族群众学国语奖学金10万元,激励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和当地群众感恩伟大祖国。团省委、阜新市、葫芦岛市向受援地赠送《好孩子画报》及图书2.5万册,助力受援地青少年“五个认同”教育。八师分指挥部和沈阳、本溪、锦州、辽阳工作队组织两地340多名青少年开展了手拉手夏令营活动;沈阳援疆工作队先后组织塔城地区36名牧民孩子赴辽宁参加“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比赛和“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他们来自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塔塔尔族等多个民族。在全队努力下,塔城队将“和平杯”和“哥德杯”冠军双双收入囊中。辽宁省体育局表示,全力支持塔城足球事业发展,进疆帮助解决队员训练问题,还将组织辽塔两地青少年开展联谊比赛,推动两地青少年增进了解、加深友谊。
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多年来,辽宁援疆工作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促援建”的工作思路,强化队伍管理,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严格落实请销假、早晚双点名、“八提倡、八不准”和“四个严禁、一个尽量避免”等安全措施,持续打造“六个特别”的援疆团队,激发援疆队员工作热情,坚定地与新疆各族人民并肩工作战斗,绘制民族团结“同心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滔滔辽河,巍巍天山,亲历着辽宁人民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无私援助和浓浓深情,见证着一个个援疆干部人才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与价值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