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川市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2019-12-13梁永峰谭雯

西部大开发 2019年11期
关键词:铜川发展

文/梁永峰 谭雯

铜川位于陕西中部,1958年建市,是陕西继西安之后设立的第二个省辖市,面积3882平方公里,人口84万,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2009年,铜川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开启了老工业城市转型之路;2013年,铜川市被确定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2017年,铜川市围绕“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的定位,通过规划布局、政策牵引、产业植入和项目带动,产业新型化、集群化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探索历程

一、深度挖掘,探索特色发展道路。铜川有着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药王”“耀州瓷”“红色照金”这些文化品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宝藏。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把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方向,发展关联产业,打响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使铜川从“煤城”向休闲养生和文化旅游城市转变。经过不断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也得到了中央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市形成了广泛共识。

二、文化为脉,搭建多元发展平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铜视察指示精神,按照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2015年7月以来,在全国开展了“照金精神”巡展,收到良好效果。以弘扬和传承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为主题,2011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和首届海峡两岸孙思邈中医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以及第九届世界养生大会,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已成为经国家批准保留的唯一中医药文化节庆活动。2017年9月,被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通过多元文化平台,精心策划包装了一大批产业项目,举办了高层次、大规模的产业博览会和项目推介会,与台湾方面签署了举办孙思邈中医药研讨会的“铜川共识”,进一步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外向度。

第五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开幕式

陕西铜川王益区

三、产城融合,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坚持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并重,加快构建大城市格局,把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建设与产业调整改造、城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大规模开发建设新区、合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市场化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城市规划区面积由55平方公里扩大到110平方公里,以坡头—新区—耀州区—董家河—黄堡—北市区为骨架的大城市格局已经形成,既拉大了城市骨架,又拓展了发展空间。经过20年建设,新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已相当于目前一个区县的总量,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取得成效

近年来,铜川市全面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和“五新”战略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建成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优势,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雏形初步形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实现全面提速。2013年—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6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7.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75%;三次产业结构占比由6.8:66.7:26.5调整为7.5:43.2:49.3。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48.1%增加为50.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929元增长为29996元,年均增长9.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134元增长为9289元,年均增长10.36%。

一、新旧两手抓,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第一要务。按照传统产业循环化改造的思路,主动化解过剩产能,淘汰煤炭产能1058万吨,关闭煤矿数量和退出产能均占到全省三分之一。不断壮大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实现煤电铝联产联营,被命名为“中国循环经济十佳绿色发展城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新材料、医药制造等接续产业发展加快,入选全国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创新开启了“数字经济+飞地经济”的新模式,正在加速企业聚集,数字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18年线上交易额达25亿元。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号召,启动建设中国(铜川)商业航天城。照金香山、药王山、玉华宫、陈炉古镇等重点景区全面提升,红色游、康养游、乡村游等多点开花。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周陵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被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各级现代农业园区达到51个。

二、持续优环境,稳步推进城市转型。坚持强基础、优环境、拓功能,推进城市转型大步走。南市区集中供热工程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促进生态系统修复,重现了“溪山行旅”盛景,朱鹮等珍稀鸟类在铜川繁衍生息,森林覆盖率达到46.5%,绿色铜川被誉为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个奇迹。坚持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照金、董家河、黄堡、陈炉、彭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照金还被评为中国特色小镇,全市城镇化率达65.9%。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齐推进,加快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新城区建筑外立面改造,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连续五年成为陕西最宜居城市之一。

三、大力惠民生,加快推进社会转型。坚持高标准落实“两个80%”政策,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民生“一号工程”,市县乡村齐上阵,产业、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系统抓,耀州区道东村“八星励志”促脱贫、宜君县农村普惠金融综合发展模式、创新设立的“宜馨超市”等好做法在全国或全省推广,宜君县已实现脱贫摘帽。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一站式”即时结算,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在全省率先实现十三年免费教育,扎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四、创新谋保障,聚力推进体制转型。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工作易覆盖优势,在经济、社会、文化、民生、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开展了改革试点,着力推进体制机制转型稳健走。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在全国绩效考核中实现三连优;全国农村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工作得到中央改革办肯定;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了“网上群众工作部”;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企业开办用时不超过1.5个工作日,率先推行公章刻制政府买单,169个涉税事项实现全程网上缴税,发展力量不断凝聚,市场主体实现倍增。探索推进党建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建立党外评估党内的新模式,推行了党代表提案制,党代表任期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做法启示

铜川市积极探索新常态下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路径,紧紧抓住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优化结构绿色发展的“牛鼻子”,全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接续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着力增强老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深化改革是铜川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不竭动力。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发展的最大红利,推动转型的最大动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煤炭产能退出占全省36%,“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显著成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承接取消下放行政事项378项,精简比例达到50.1%。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铜川便民”模式得到普遍认可,792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网上办事率达到90%以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企业注册、办税纳税等指标始终走在全省前列,群众满意率位列全省第二。不断拓宽民间投资领域,严格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和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强民间投资动力,2018年民间投资实现50%以上的高位增长。

二、创新发展是铜川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全新动能。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积极融入陕西航空航天产业“五年行动计划”,建设中国(铜川)商业航天城。2018年10月29日,铜川空间科技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颗民营天文科学技术试验卫星“铜川一号”成功发射。全力打造中国(西部)工业品数字港,铜川大数据学院已建成,摩贝、世纪华耀等18家数字经济企业落地注册运营。深入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容纳1500余人创业就业的铜川创业大街建成即将开街。全国首个大学生三创赛项目孵化器落户铜川,本土人工智能研发企业“铜人科技”初具规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为铜川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迸发出潜力无限的新发展动能。

铜川新区

三、循环化改造为铜川老工业基地振兴夯实基础。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情况,摒弃传统产业单一延伸和更替,坚持按照循环化改造思路,确立了以煤发电、用电炼铝、电厂煤渣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的循环经济模式。目前,30万吨铝镁合金、10万吨节能铝型材等项目建成投产,美鑫自备电站并网发电,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已经形成,资源就地实现了多层次的转化增值,使排放降到最低,为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2018年,铜川全力打造铝精深加工超大产业集群,加速循环产业链延伸。目前,达美轮毂、天众新材料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四、文旅融合为铜川老工业基地振兴闯出一条新路。面对煤炭去产能压力,积极寻求重生突破口,利用工业遗产发展现代旅游业,闯出一条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子。王石凹煤矿和耀县水泥厂是“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重点项目,王石凹煤矿曾是西北首座机械化程度最高矿井,耀县水泥厂曾是亚洲最大水泥厂。2015年,王石凹煤矿关闭,由于这座煤矿的兴衰不仅反映出煤城铜川的变迁,更是我国煤炭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为保护遗址、安置职工,铜川市政府决定与陕煤集团合作保护开发工业遗址公园,盘活有效资产,发展工业旅游。受宏观产业调整和水泥市场起落影响,耀县水泥厂决定借助药王山大景区建设机遇,利用工人村等工业遗存,开发工业旅游,将其改造成为文化生活体验地和水泥创意体验园。秀房沟煤矿毗临革命旧址薛家寨,是照金丹霞地貌核心区,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原景地,为实现资源枯竭前产业软切换,铜川将矿区开发为景区,已成为原生态旅游胜地。黄堡是铜川工业重镇,也是耀州青瓷发祥地,铜川按照文化+旅游+产业模式,全力打造耀瓷文化创意小镇,并与承载着新老秦人乡愁的“秦人村落”场景体验式文化景区互补衔接,助推铜川形成全域旅游互补格局。

五、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是铜川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由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开展了“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拆除水泥生产线57条,关闭污染型“五小”企业400多家,率先实现建成区外燃煤锅炉“清零”,全市清洁能源公交车实现全覆盖。全面开展水泥粉尘污染、煤烟污染、水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国道沿线环境整治,年空气优良天数始终走在关中前列。通过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6.5%,重现了“溪山行旅”盛景,实现了从“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到“绿色之城”的历史性转变,绿色铜川被誉为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个奇迹。

猜你喜欢

铜川发展
朱鹮之约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峥嵘岁月刻进党员灵魂——铜川耀州区这样上党课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铜川转型应融入大西安建设
铜川转型调查
区域发展篇
铜川第一口天然气探井开钻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