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审计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2019-12-12周巧玲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审计问题及对策绩效管理

周巧玲

[摘    要] 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绩效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开展绩效审计是有效优化医院有限资源配置的需要。如何做好绩效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是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关注的焦点。因此,探索绩效审计的应用策略势在必行。本文从审计视角出发,阐述了审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绩效审计的问题及对策,旨在将审计工作与绩效管理有机融合,说明绩效审计的重要性,以期为医院绩效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绩效管理;医院;财务管理;审计;问题及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21. 017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21- 0047- 02

1      审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绩效审计已成为公立医院审计发展的主流趋势。从审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现实意义上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落实绩效管理的责任和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其具体内容如下。

1.1   落实绩效管理的责任

落实绩效管理的责任,是审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之一。绩效管理审计是对绩效管理的考核,在绩效审核过程中,绩效管理的责任落实情况一目了然,被考核者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其岗位职责和职能目标,均可以不同程度地得以体现,有利于落实绩效管理的责任,让“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这样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主动,绩效管理责任也可以落实到位。

1.2   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

审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还表现在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平方面。在绩效审核过程中,绩效考评、绩效实施辅导、绩效诊断、绩效反馈等一系列的环节,均属于医院绩效管理的内容,使绩效管理工作更全面,实效性更强,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职责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立刻整改纠正,这样就无形中提高了绩效管理的水平。

2      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绩效审计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绩效审计认识不足、审计方法依然落后、审计评价标准不一以及审计人员能力有限,其具体内容如下:

2.1   绩效审计认识不足

绩效审计认识不足是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之一。意识决定行为,由于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不足,缺少绩效审计意识,那么在绩效审计工作开展方面也就难以实现,加大了绩效审计工作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医院对绩效审计的认识存在误区,片面地认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是真实性审计,开展绩效审计会妨碍真实性审计。另一方面,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迫切需要转变观念。

2.2   审计方法依然落后

审计方法依然落后制约着医院财务管理中绩效审计的应用。就目前而言,在医院审计工作的开展中,大部分只重视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满足现有审计目标的要求。在审计方法的现代化应用过程中,大量现代技术的更新没有应用到医院审计工作中来,数据对比、趋势分析、多元回归等先进审计分析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没有很好地在医院绩效审计中进行应用,也就缺少对绩效审计对象做出全面评价。

2.3   审计评价标准不一

审计评价标准不一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绩效审计应用的瓶颈。长期以来,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关于审计的评价标准缺乏完整、客观、统一的标准,绩效审计的激励导向作用难以发挥。医院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没有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而是大多简单套用普通企业模板进行处理,虽然在一定程度看似医院审计评价走了“捷径”,但其适用性显然是短板,如某些医院对合同管理没有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造成在合同事项管理上的推诿、扯皮。

2.4   审计人员能力有限

审计人员能力有限也使得医院财务管理中绩效审计的应用陷入困境。对医院绩效审计工作人员,单纯地凭借审计工作专业知识,难以胜任这份工作,绩效审计涉及的内容较多,专业性较强,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懂财务、审计业务,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现有的审计人员能力有限,对绩效审计和相关配套技术较陌生,难以满足绩效审计工作开展的需要。

3      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绩效审计的策略

3.1   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認识

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绩效审计的关键。对医院财务管理而言,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认识,应加大对绩效审计工作的宣传,强调绩效审计的作用,提升内部审计机构在医院的地位层次,构建良好的绩效审计实施环境。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树立绩效审计工作的权威性,领导重视是审计问题得以解决最有效的保障。医院领导和管理层要充分重视绩效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对绩效审计工作的研究,明确审计机构要有相当地位和职权。其次,要对绩效审计工作统筹规划,捋清审计思路、明确审计目标,完善组织结构,编制切实科学的审计实施方案,将制衡机制嵌入到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建设中。如以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3.2   优化绩效审计工作的方法

优化绩效审计工作的方法是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绩效审计的重要环节。医院绩效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在绩效审计工作方法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应用现代审计技术,将内部控制嵌入信息系统中,实现内部控制程序化和常态化,走绩效审计现代化之路,杜绝审计问题的再次出现。在具体做法上,优化绩效审计工作的方法,可以综合采取审计抽样技术、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风险评估方法等开展绩效审计,并尝试将平衡计分卡原理、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运用到绩效审计中去。此外,还要具备大数据思维,广泛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非现场数据采集、实时分析和审计线索发现,通过优化方法事半功倍,使绩效审计系统更加完善。

3.3   统一绩效审计评价的标准

统一绩效审计评价的标准对医院财務管理中绩效审计的应用至关重要。对医院绩效审计评价而言,统一绩效审计评价的标准,可以规范绩效审计评价行为,确保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在具体做法上,应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遵循制定统一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原则。一是绩效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让绩效考核实现量化与公平,应采取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 坚持独立性原则,不能偏执一方,即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二是绩效审计与医院审计相结合。绩效审计隶属于医院审计的一部分,必须与医院审计相结合,才能服务于医院财务管理。三是医院长期绩效与短期医院绩效相结合的原则。医院绩效审计工作具有长期性,在绩效审计标准的制定上,要兼顾医院发展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二者不可偏颇,才能保证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如医院过去合同签订由不同的业务科室负责,为将医院经济合同的管理关口前移,医院可与将所有经济合同的签订,都由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

3.4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绩效审计的有效举措。当今社会,复合型人才更受青睐,医院也不例外。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优化审计人员的知识机构,使其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从而胜任绩效审计工作的需要。在具体做法上,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医院应重视培养多元化的审计人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绩效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审计队伍整体水平。二是外聘专家充实绩效审计队伍建设,懂医疗、懂管理、懂技术、懂法规的绩效审计专家引入到医院财务管理之中,为医院绩效审计提供智力支持,无疑将使绩效审计工作取得“质”的飞跃。

4      结    语

总之,医院财务管理中绩效审计的应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医院财务管理而言,应重视审计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认识、优化绩效审计工作的方法、统一绩效审计评价的标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面对绩效审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医院绩效审计工作的应用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审计的作用,为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保驾护航,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提高医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文瑾.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审计思路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4).

[2]潘懿敏.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发展特征[J].生产力研究,2019(1).

[3]于成梅.构建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措施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

[4]付硕,张红霞,侯立功.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之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9(9).

[5]王莉.医院绩效管理的误区与改进策略研究[J].纳税,2019(2).

[6]范文红.医院绩效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应用[J].中国市场,2019(14).

[7]杨岳毅.医院绩效管理中平衡计分卡模式的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19(3).

猜你喜欢

审计问题及对策绩效管理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基于目标管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机械加工设备贸易公司的组织绩效管理分析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