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
2019-12-12张禹王旋戚晓娜周立强
张禹 王旋 戚晓娜 周立强
摘 要:全民阅读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手段,然而国民阅读状况不佳亟需改进。本文以中职学生和成教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他们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中职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全民阅读、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全民阅读; 学习型社会; 中职教育; 成人教育; 批判性思维
近年来,“全民阅读”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十八大”《报告》首次部署“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6年“全民阅读”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八项文化重大工程之一。
阅读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仅给人带来知识,而且使人开阔眼界,思维、情感也会更丰富,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感。全民阅读既能增强发展的创新力量,也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全民阅读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手段。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全民阅读活动中值得单独提出来的阅读主体。中职学生面临就业步入社会,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重大意义和实用价值;成教学生已经参加工作并在社 会中有各自的工作岗位,他们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和终身学习有利于提升个人素质、增进社会文明,也有利于下一代的培养教育。
本文以中职学生和成教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他们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中职学生、成教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一、调查和分析
1.中职学生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笔者自編一篇《中职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由“阅读兴趣与动机”、“阅读内容”、“阅读来源”、“阅读习惯和策略”、“读书方法和态度”等部分组成,参与调查总人数为566人,覆盖计算机、平面设计、机电、财会、电商、学前教育、汽修等7个专业,对本校学生以班为单位抽样调查,总样本量为566人,样本结构为:男生 329人,占58.13%;女生237人,占41.87%。调研过程中也对相关学生随机口头询问、抽样访谈和座谈调查。
(1)中职生阅读兴趣不足,网络阅读途径居首位
经调查发现,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人数占为51.59%;阅读内容80.4%为课本,15.8%为课外书;课外读物30.1%来自购买,65.72%来自手机和网络。这个调查结果是可以理解的。不可否认,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较低,对普通知识学习不够热情,大多是应试和升学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建立在授课+考试的基础上,升学压力大大挤压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难以从读书中获得乐趣,反而对读书心生厌倦。
当代中职学生是伴随着网络阅读成长起来的,在信息的获取方式上与传统的纸介质阅读形成了较大的不同。对于将大量课余时间花在手机上和互联网上的学生来说,很难用心去寻找他们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于是网络阅读自然成为首选。
(2)阅读视野不够开阔,碎片化阅读常见,经典阅读不多
从阅读内容调查结果看,中职学生的阅读视野不够开阔,大多关注的只是专业课书籍,对于休闲、娱乐和时尚的网络小说类也比较感兴趣,但对经典图书的阅读,包括一些知名的中外文学名著、哲学经典名著的阅读相当少见,加之学习动机不强,经典阅读不多。
书店里语文课外读物有很多是适合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适合中职阶段学生水平和特点的书籍并不是很多,中职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也不够丰富。此外,中职学校强调技能培养,重视专业课,对文化课教学重视不足,对语文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的关注不够。这说明加强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应引起学校的重视。
(3)阅读策略不够优化,缺乏深度阅读和批判性思考
在调查阅读习惯和策略时,发现选择浏览的占45.52%,略读方式占17.15%。实际上,多数中职学生读书只看大概内容,挑选有趣的地方读,碎片化阅读居多。他们对书中的精髓理解不够深入,只有少数能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极少有人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独特见解,具有良好阅读习惯者少。
(4)中职学生亟需阅读方法指导
关于阅读方法,在学生回答第12题“阅读时,你是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37.46%的学生回答“是”,43.46%的学生回答“有时候是”。由此可见,将近80%的中职学生在读书方法上存在很大问题,不会词组连读,这样的阅读速度是很慢的,理解效率也不高,很多中职学生对连读、跳读、速读等基本阅读方法还没有掌握,这说明他们缺乏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
2.成教学生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这里所说的成教学生,指的是我校拥有的市电大分校、市农广校分校、奥鹏远程教育、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函授站的学生,合计招生每年达到2000多人,在籍生达到6000多人,学历层次为高起专和专升本,其学习形式既有网上学习,也有在现场教室上课学习。
通过网络问卷法和谈话法进行调查,总样本量为100人,调查内容为:是否经常自主买书、阅读来源、一年内读课外书的数量、读书的内容和种类等。
经过调查发现,成人教育学生没有时间读书的占75%,阅读来源80%为手机阅读,一年内读课外书的数量达到一本以上的占25%,读书的内容为文学和养生的占61%。经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几个方面:其一是在职学员迫于生存压力,忙于工作,闲暇时间忙应酬、忙消遣,少有静心读书者。其二,生活节奏加快,消遣性阅读凸显,功利性阅读增强,读书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提升学历。古代科举时代形成的读书动机印象,直到现代依然影响深远。宋真宗有诗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读书功利性动机最形象的体现。实际上,读书除了可能带来功利性的实质收益之外,还能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状态,提升人口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二、对中职教育、成人教育在阅读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中尖锐的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中职学生面向就业,他们在中职学校学到的知识对于未来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对他们自身来说尤其重要。
1.对中职教育阅读学习的建议。
大多数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态度和习惯不够好,缺乏进取之心。中等职校有责任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自强自立。除了平时学校老师的教导,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随笔《论读书》在结尾說,“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此文简洁优美的表达了读书的作用和读书的方法。那么中职教育阅读应当怎么做才好呢?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1)把语文课列为阅读的主要基地,打造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家园
语文课包罗万象,覆盖面广,可以把语文课作为阅读的主要基地,发挥中职学生阅读的中心作用。中职生没有应试的压力,是可以从阅读中找到兴趣的。这就为中职生从理论上爱读书提供了可能性。下一步就是靠教师的引导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改变语文教学传统的讲课方式,可以探索阅读+讨论+分享的上课模式,既锻炼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又拓展语文课堂的广度,增加课容量。
(2)开设阅读专题课,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系统传授阅读方法并引导学生加以实践。
我们的许多语文教材也不过是筛选、精简了一些名家著作的章节,既有断章取义之嫌,同时也让学生失去完整、独立的判断机会。一本书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会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甚至会在一定意义上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因而整本书阅读对学生具有重大意义。阅读整本书,教师既可以从课文作者的著作中推荐,也可以从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中选择。这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带着兴趣阅读,形成连锁效应,学生一旦发现阅读的乐趣,就可以持久形成读书的习惯。当学生阅读达到了一定程度,也会自然萌发写作的动机,自然会增强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这也是阅读带来的收获。
(3)重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读书方法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者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出版业迅猛发展,书籍汗牛充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精神就显得尤为必要。批判性思维则是辨别真伪、打破教条主义的良药。
关于批判性思维,国内一些高校均有领军人物已经出版了很优秀的专著,比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的谷振谐教授和北京大学刘壮虎教授合著的《批判性思维教程》,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的著作《审辨性思维》等。中小学在这方面还比较少,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欧阳林老师出版了著作《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学习》,是国内在中学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第一人。中职学校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著作还鲜有看到。因此,中职教师应在批判性思维方面多下功夫,教会学生在阅读和生活中形成批判性思考的习惯。
(4)不必禁止手机阅读,但要教会学生深度阅读
阅读的方式应该是不限制的,信息技术可以使读者方便的获取各种阅读资源,这更有利于全民阅读。聂震宁在《阅读力》一书中提到,“忙时读屏,闲时读书”,“一些公众号发布的东西,不亚于一张报纸的精华部分”[1],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读一些碎片的东西,便于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同时获得阅读的乐趣。
但碎片化阅读也有弊端,不完整的阅读模式会导致读者缺乏思考的深度。阅读可以随意,但更应有目的性,不加选择的阅读会大量消耗人的时间和脑力。除了碎片化的手机阅读之外,学生更应学会深度阅读。“我们既要欣然接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信息革命的正能量,也要坚守正确的传统阅读价值观,国民素质的提升应当有一定的经典作品阅读打底子。”[2]深度阅读一本名著可能会带给读者一次灵魂的震撼,甚至会对一个人的精神、心智、人生作为都有所改变。
(5)帮助学生建立个人知识根据地
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她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中职学校不仅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更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社会公民,为未来工作和生活积淀下比较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深度的系统的阅读,建立个人知识根据地,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大有很大影响。
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支撑起职业高手。教师们可以集思广益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高中部分)”制定一份中职学生荐书单,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把书单全部读完,夯实个人发展的知识基础。大量的阅读增进对社会的理解,一个善于阅读善于理解的人,更能很快适应劳务市场的需要。
(6)利用微信群促进家庭教育,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一个重视阅读、热爱阅读的家长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冷冉先生说:“教育首先是从家庭里开始的。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支柱。它的方向和质量的优劣关系国家民族的前途,也关系到每个未来公民的终身幸福。”学生的教育跟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相关,学生的教育需要家庭大力支持和配合。教师可以在家长微信群发布家庭教育读物,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增强家校交流,有助于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建设学习型家庭。
(7)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
莎士比亚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由于自身的各种因素(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对文学作品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解读和看法,对各种阅读材料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见解。通过举办读书分享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想,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学生的学习交流,又能激发学生自由阅读与分享的兴趣,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读书分享会除了对一本书的阅读进行分享与共享外,还可以拓展到某一专题的分享,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2.对成人教育阅读学习的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读书日”宣言中提出:“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这应当是全民阅读活动的内涵所在。成人教育是推进全民阅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那么成人教育阅读学习应当怎么做才好呢?在此笔者提出如下设想,以期学员在进修学历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1)改革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
按照学员当前工作岗位和职业规划分专业录取。课程设置应为学员建立T字形知识结构,厚基础,增加人文底蕴;强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注重职业技能教育,让学员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考核方面,采用灵活的考试方法,让考试具有联系实际的意义。
(2)增加成人教育创业专题课程,培育创业精神,启发学生创业意识
与劳动保障局就业、创业帮扶办公室合作,共同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如此成人学历教育对于学员就非常有吸引力,大大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成人学历教育会搞得更好。
(3)组织民间读书会
《礼记·学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与人之间的不断交流、创新可以激发城市的活力,读书会恰恰是一个增长知识、交流思想的有益平台。
民間读书会,教师要发挥作用。可以组织亲子教育专题读书会,这样的读书会应当对成教学生具有吸引力。如果一个家庭能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营造出好的阅读环境,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与律师事务所、普法机构合作,组织法治专题读书会,以生动的案例来让学员学习法律常识,便于学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校方可以考虑提供一些优秀书目
让成教学生了解一下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学,提供一些优秀影视作品,优秀的期刊杂志,这也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可行办法。
聂震宁将读书的目的归纳为四种,即“读以致知、读以致用、读以修为和读以致乐”。读以致乐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成教学生在进修学历的过程中一旦激发了阅读热情,对于提升个人素质和增进社会文明会产生很明显的成效,成人教育会变得更加务实。中职学生如果能在学生时代形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和学习将会伴随一生,这将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未来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中职教育和成人教育是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和成教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设学习型社会,还需要同仁们在实践中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聂震宁.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M].北京:现代出版,2015年01期.
[2] 哈钦斯,林曾.学习型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 聂震宁.阅读力[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7.
注:课题信息:唐山市社科联2019年度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TSSKL201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