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体视域下的“两山论”及其实现方式

2019-12-12任铃王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共同体

任铃 王伟

摘 要:“两山论”的提出旨在破解西方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发展的两难现代化模式,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理论和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共同体思想不仅包含社会维度,更具有其生态层面和经济层面的重要意蕴,是实现“两山论”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出路。正是基于联合劳动共同体、生态经济共同体、社会生态共同体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四个层面,我们得以发现实现“两山论”的前提和中介、基础和支柱、调控和保障以及目标和路径。在此,“两山论”不仅仅有利于解决生态(“绿水青山”)和经济(“金山银山”)的矛盾,而且将推动社会发展形态的深层次转换,最终实现人与人、人(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和解。

关键词: “两山论”;共同体;联合劳动;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5.009

中图分类号:X321;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5-0044-05

“绿水青山”(生态)与“金山银山”(经济)的双赢,不仅是我国解决环发问题的重要诉求,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1]可见,确立共同体思想已然成为实现“两山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重要向度。在此,我们通过将经济发展定位在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协调上,力求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历史进步过程。

一、联合劳动共同体:“两山论”的前提和中介

作为人(社会)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变换的基础和中介,抽象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同时也为具体的、特殊意义上的联合劳动。正是在从劳动到联合劳动的普遍性转化中,联合劳动共同体得以形成,为实现“两山论”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中介。

在一般意义上,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生产过程首先是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等的变换过程,即基于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上,并发生在一定社会关系当中的生态过程。在此,劳动实践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2]。由于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出现和完善,这种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叠加力量,并从单个个体的生产劳动实践(劳动)转化为社会群体的生产劳动实践(联合劳动)。通过这种群体性生产劳动实践,人(社会)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联得以展开,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以人的群体性生产劳动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的“自然-生产-人”的复合型关系。联合劳动共同体即为这种复合型关系的现实载体,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中介在现实的生产活动中表现为联合劳动生产实践。这样,人类通过社会组织形式(共同体)的联合劳动生产实践极大增强了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3]这样,自然生态关系被纳入人类的社会生态关系当中。最终,劳动表现为联合劳动的具体形式,人表现为共同体的社会形式。

联合劳动首先实现了对生产力的重构。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生产力是人们实现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信息、能量变换的现实能力,是人们利用、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与人类保护、养育和修复自然的能力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通过对“异化劳动”中劳动同自然相分离的批判,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统一起来的生态化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此,生态化生产力具有多重维度:“从生产力的前提来看,需要定位在生态化的发展上来。……从生产力的尺度来看,需要定位在生态化的发展上来。……从生产力的运行来看,需要定位在生态化的发展上来。从生产力的效益来看,需要定位在生态化的发展上来。”[4]生态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当中的天然属性和内在维度,在这一概念中,包含着构成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和渗透性要素(教育、科技、管理等)的全面生态化。通过联合劳动所实现的对生产力的重构,实际上是将人类共同体置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当中,从而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置于更高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联合劳动还实现了对生产关系的重构,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面绿色化。按照辩证唯物主义方法,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统一过程。“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5]在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的同时,生产也为消费提供材料和对象,并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和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生产与分配、生产与交换同样有着辩证统一的复杂关系。联合劳动以及通过这种劳动形式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组织形式正是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组成的广义生产过程当中运行的。这样,联合劳动确保了这种广泛的生产关系是基于人与人、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携手并进。人类通过主体能动作用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实现了基于联合劳动实践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的全面转变。因此,作为劳动的社会关系和劳动的自然关系相统一的生产关系,在本质上是生态化的生产关系。这种生态化的生产关系为联合劳动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母体。

可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域当中,人的劳动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劳动,而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也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关系。在现实性上,以联合生产劳動实践为中介的物质变换内在地包含着生态关系、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二、生态经济共同体:“两山论”的基础和支柱

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上,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力、信息变换的生态关系同人类的经济活动交织在一起,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形成紧密的生态经济共同体,构成实现“两山论”的基础和支柱。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生态经济共同体的总体性范畴由自然、劳动和社会等具体性范畴演化和生成。自然即自然生态环境概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先在性存在、基础性条件和内在性要素,即自然与人类具有同一性,是人类的无机身体。早在诞生之初,马克思便通过林木盗窃法案的辩护,表达了其反对将自然的经济价值和自然财富私有化的强烈诉求,“马克思发现,捡拾枯枝现在已经被归于偷窃的范畴之中,并将同砍伐和偷盗木材一样受到严厉指控。通过这种方式,森林所有者试图使枯木成为有‘价值(私有财产的一种来源)的,虽然以前从未被卖过也从未有个市场价值”[6]。在这一包含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诸多社会关系在内的复合型关系中,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构成了最具基础和决定作用的生态经济关系。在这种生态经济关系中,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也成为自然一部分,而自然同时也作为人的无机身体而存在。可见,以人的生产劳动实践为中介,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二者同属于人的生产劳动实践的同一过程,是同一过程内的双重结构)在人类社会共同体当中得到统一。

物质变换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其政治经济学当中占据中心地位。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物质变换概念是马克思成熟作品当中的重要内容和线索,包含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的双重关系,其实质就是生产循环与生态循环的有机统一。“在马克思的分析当中,经济循环是与物质变换(生态循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物质变换又与人类和自然之间新陈代谢的相互作用相联系。”[7]物质变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断裂首先表现在工人生产劳动本身发生异化,异化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相纠缠,“效率并不等于相对于生态系统而言最优的经济规模。甚至它也不等于生态上而言可持续经济规模。……市场不会站在资源使用总量相对于生物圈而言最优(甚或仅仅是可持续的)的角度,去思考限制自身规模的增长”[8]。因此,在快速累积社会财富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破坏了人與自然的物质变换,从而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一方面不断榨取雇佣劳动者,另一方面又不断对自然实行掠夺,最终造成对人和自然的双重破坏。这种对人和自然的双重破坏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基于劳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紧密的生态经济共同体。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共同体表现为虚假和错置。

尽管有着深刻的制度根源,但在具体表现形态当中,对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经济共同体的破坏是由异化了的主体进行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设同资本对利益的无止境需求高度切合,经济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就此大行其道。“这里所描绘的经济人的主要特征就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其他人那里发生了什么情况不会影响经济人,除非他或她通过赠送礼物导致了这种情况。甚至经济人与其他人的外在关系,比如在共同体中的相对地位,也没有影响。”[9]可见,经济人概念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这一概念通过对人的社会性本质的颠覆,试图将人分裂为单个的原子,从而在根本上瓦解和破坏了人类共同体乃至生态共同体。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离和对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与对立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割裂和疏离。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看似使世界之间的联系加强、密不可分,似乎分散的个体只有连接在一起才能形成功能效益最大化的整体。而实际上,这种看似密不可分的“整体”,是在使分散的个体在丧失自主性的基础上变得更加疏离,这种疏离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以及物与物之间,而且表现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在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经济被置于社会关系中,而是社会关系被置于经济体系中。共同体经济学不能容忍的正是这种颠倒。”[10]在此,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当做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来对待,并呼唤全面发展的生态经济人、生态社会人的出现。

生态经济共同体试图通过恢复重建自然和生产之间的有机关联来恢复人类社会的有机整体性。在此,生态经济有机整体是人类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素,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构建生态经济共同体的历史主体。

三、社会生态共同体:“两山论”的调控和保障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关系。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的正常运行,需要外部条件的调控和保障,即自由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所形成的社会生态共同体。

人与自然之间的社会性关系即社会生态关系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的重要出路和最终目标。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充分关注社会关系在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将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人与自然的社会关联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总体性关系的有机组成。这一观点和视角在唯物史观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制高点当中得到充分展现,自然的本质和人的本质得到高度统一。马克思通过“鱼的‘本质是它的‘存在,即水。河鱼的‘本质是河水”[12]的论证,充分揭示出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的社会性。所有这些都指向这样一种事实:鱼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被人类实践的结果所异化。在此,存在与本质之间的这些矛盾,需要用纯粹的实践来解决。作为一种从整体上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理论体系,实践成为最终确立人(社会)与自然之间合理关系的现实落脚,而理论和实践也就此得到高度的统一。

社会生态关系是一种存在于社会整体性结构当中的具体关系,发生和展现在人类社会的有机整体当中。唯物史观看到了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不同以及社会有机体作为社会自身生命存在方式,社会要素之间以及社会结构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性)。在此,社会基本矛盾在推动社会发展时,就是在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共同体不仅体现了人与人的统一,更确保了人(社会)与自然的统一。社会与自然统一不仅具有生态学意义,更具有社会学的意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包含的社会生态世界观。“对费尔巴哈自然主义的关注反过来进一步加强了马克思逐渐增长的对政治经济学的关注,继他的关于林木盗窃问题的文章之后,他意识到,政治经济学是解决人类对自然的物质占有问题的钥匙。”[13]在此,“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14]。因此,真正的共同体人的本质是内在统一的,它从单个现实的个人出发,那个脱离了个人就引起个人反抗的共同体,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的真正本质所在。

社会生态共同体具有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多方面需求和价值,是一个具有多重具体规定性的丰富总体。可以看到,“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国家当然会有结构十分不同的社会领域。但每个发达的国家为了提供必要的共同体服务,尤其是为了重建共同体的各种纽带和一种积极的公民身份意识,都需要一个由各种共同体组织构成的、自主的、自我治理的社会领域”[15]。在此,“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在文明和野蛮之间的更大的冲突,即全球性的‘真正的冲突中,已经在宗教、艺术、文学、哲学、科学、技术、道德和情感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世界各伟大文明也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16]。可见,社会生态共同体同样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而文明的未来更是取决于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尽管东西方基于不同的自然条件而产生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形态,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交往的日益加深,人类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将成为连接社会生态有机整体的重要精神纽带。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山论”的目标和路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山水林田湖形成的生命共同体(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形成的生态共同体(社会生态系统)组成的系统性构成,是实现“两山论”的目标和路径,并最终实现社会形态的转换。

山水林田湖草组成的生命共同体在本质上是自然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方法论特征,而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同唯物辩证法是高度统一的,对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层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方法论的属性和要求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题中之义,这一思想方法既看到自然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又认识到这一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作用,人通过其劳动实践活动将其自身与田、水、山、土、草统筹为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形成了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方法论为指导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由此确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系统关联以及正确把握这种系统关联的科学方法,明确了整体性、长远性、立体化的发展诉求。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組成的生态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体论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坚持从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统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原则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表达了习近平同志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认知。和谐本身即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意蕴,是相互对立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统一,体现了矛盾双方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共生共存。习近平同志将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对复杂事物同其内部构成要素以及同外部他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创造性转化和运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表达了其对二者复杂关系的系统性认知和统筹性理解。在此,只有“和而不同”才能达到“天人合一”。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只有通过以劳动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正是因为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对自然的伤害就是对人自身的伤害;而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人自己的身体。只有人与自然之间真正形成紧密的“生命共同体”关系,才能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命运共同体是由联合劳动者组成的。要想恢复世界(自然和社会)的有机性,必须通过制度构建,寻回和重塑共同体。“占有只有通过联合才能实现,由于无产阶级本身固有的本性,这种联合又只能是普遍性的,而且占有也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得到实现,在革命中,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权力以及社会结构的权力被打倒,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普遍性质以及无产阶级为实现这种占有所必需的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无产阶级将抛弃它迄今的社会地位遗留给它的一切东西。”[17]实践是通往扬弃生态异化必由之路的桥梁,“只有在实践的王国中,在人类历史中,才能发现解决人类对自然异化的方案。人类对其自身的类存在和对自然的自我异化——构成了大部分的人类历史——同样在相同的人类历史中找到了解决方案——通过努力而超越这种自我异化”[18]。实践主体必须拥有自觉把握自然界的诸构成部分间的辩证法的能力和素质,使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9]最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

可见,人(社会)与自然关系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协同性。在人(社会)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展开和丰富中,生态经济关系和生态社会关系也不断展开和丰富,并最终在生命共同体、人类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中表征和实现。

总之,生态关系、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人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而必须和自然进行斗争的矛盾。“整体社会运动与发展就是在社会有机整体中进行的,以物质生活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社会有机整体和谐与协调程度,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尺。”[20]要想恢复世界(自然和社会)的有机性,必须寻回和重塑共同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5.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5.

[3][11][12][14][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4,505,550,536,581.

[4] 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537-53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6][7][13][18]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6,175,80,88-89.

[8][9][10] [美]赫尔曼·E.达利,小约翰·B.柯布著.21世纪生态经济学[M].王俊,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59-60,90,8.

[15]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3.

[16]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372.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20] 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86.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