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2+2”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019-12-12陈学政任静刘彦淑周妹王春森
陈学政 任静 刘彦淑 周妹 王春森
摘 要 护理学作为医学门类的一大专业,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教学资源不足、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压力大等。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相应问题的关键所在。2016年,内蒙古医科大学开始探索并实施护理本科生“2+2”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医院资源共享,培养的人才更符合岗位需要,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本文从培养模式改革背景及意义、实施过程中经验总结和对新模式效果评价三个方面,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实施“2+2”培养模式进行经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护理 本科 培养模式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护理本科“2+2”培养模式(以下称为“新模式”),是借鉴国内医学类院校两段式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将护理本科(四年制)培养模式划分为:前两年在学校内完成公共课及医学基础课程,后两年在教学医院内完成一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和一年的生产实习。这种两段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出符合医院需求的合格护理人才,即培养的护理人才与医院要求更趋于一致,能够更快的适应临床工作;同时,护理本科学生较早地在医院的环境内学习,可以更好地利用医院的学习资源,熟悉医院环境和工作流程,实现早期接触、持续、深入临床实践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学生初入临床工作后“文化休克”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学生在第三学年即深入临床,能对临床工作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可以使其明确自身职业定位和就业目标,稳定职业思想,从而避免了护理人才的流失。
1新模式实施背景及意义
1.1实施背景
护理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资源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需求,为提高教学后到赤峰市医院、鄂尔多斯中心医院及附属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就新模式开展所需的条件进行调研,重点考察医院办学的积极性、师资条件、实验室设备及住宿管理等条件。用人单位积极配合,大力支持。经实地走访、专家研讨等多轮调研后,于2016年,我院优先与条件相对成熟的赤峰市医院共同合作开展新模式。通过对在校护理本科生二年级学生介绍新模式,解答学生的疑惑,综合考评学生条件后,派出第一批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学生积极性较高。
1.2实施的意义
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是我校护理专业培养模式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与大胆的尝试,对于提高我校护理本科教学质量、完善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及培养出适合医院要求的人才等方面都将有重大意义。
1.2.1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新模式具备特色教学的条件与优势。通过调研选取实施新模式的医院为综合性的三甲医院且为学校的教学医院,教学资源丰富;医院上下积极性高,师资力量相对雄厚,能胜任理论及实践教学工作;医院内的实验设备能满足学生日常教學需要;住宿及生活设施条件能够保障学生日常生活,并保证安全。
1.2.2自愿互利,实现共赢
在新培养模式实施前,学院通过动员宣传,让学生对新培养模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总体上,学生对新培养模式兴趣浓厚,并表示愿意参加。另外,基于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和定位,这些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模式的转变,对于进入目标医院进行本科后两年的学习和实习,都是满怀憧憬,能够积极地投入日常学习和生活工作。
1.2.3小班教学的优势
新模式中,以20~30人为一个教学班,因此是典型的小班教学。在小班教学中,可以灵活恰当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对分课堂、PBL教学等。小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更大的参与性及师生互动性,而且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最终教学目标。同时,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环节中也加入了床旁教学,充分依托医院的便利条件,学生在学习内外妇儿等专业课程时,增加了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临床情境中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新模式实施的关键环节
新模式是我校在护理专业上首次实施,目前处于积极探索和完善阶段。在新模式实施过程中,按照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统一培养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核方式,旨在培养出更适合医院要求的合格护理人才,并解决在实施中关键环节遇到的各种问题,使新模式能顺利开展实施。
2.1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通过电话、座谈、QQ或微信等多种畅通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新模式实施情况(如教师在教学方面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等),通过定期的座谈讨论、日常沟通联系积累等,收集各类资料问题,及时讨论研究并予以反馈。关心并帮助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如教材、具体教学方法、教案、考核等。帮助学生解决体育达标、英语水平等级考试、毕业信息采集、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让教师和学生更加有信心和能力解决新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加强督导工作,发挥指导、检查及引领示范作用
学校、医院双方均指定专人负责新模式的运行,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和沟通。学校定期派人到医院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对于教学环节及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满足了“两个确保”,即确保了教学质量稳重有升,确保了学生们的既得利益。
2.3加强日常教学评价和反馈工作
通过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学生整体满意度高,各门课程考试平均成绩均高于同年级的平均成绩。目前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率、授予学位率、就业率均达到100%,明显高于同年级学生,其中90%在三甲医院就业,2人考研。医院方面,除投入经费建设实验实训、宿舍等硬件条件外,积极进行师资培养培训,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授课及科研指导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物质及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3新模式实施的效果评价
借鉴以往的研究经验,新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采用访谈方式,了解已完成新模式培养的毕业学生及在读学生对新模式的原因、新模式的优缺点及管理方面的建议;同时,对于学生在新模式的成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探索。整合这些基本信息,提炼重要内容,以便更好的指导未来新模式的管理和完善。
3.1学生选择新模式培养的初衷
在新模式开展前,对新模式的介绍和动员会上,学生对新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历时已久,并深入人心,对于选择新模式,学生表现出诸多的顾虑,因此,了解学生选择新模式的初衷,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新模式的发展。经分析访谈资料,学生选择新模式的初衷有如下几个方面:
(1)早接触临床,提前适应医院环境,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2)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辅相成,可以更好的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活学活用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4)传统学习模式整体效率不高,新模式更加具有吸引力;
(5)新模式的培养方式给未来找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6)在新模式的学习中,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2学生参与新模式培养的收获
3.2.1硬功夫
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通过新模式的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多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并且能够加深理解和记忆;此外,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带教老师作为理论授课老师,能够让看似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到自己在临床护理中的角色和价值,并且与老师的互动过程中,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举一反三,不断的扩充自己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临床技能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灵活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2.2软实力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收获外,新模式的培养也让学生在自我成长方面获益颇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学生不再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于“学生”,而是主动参与到日常工作中,学习待人接物,学习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护、护护之间的关系。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和角色价值,利用自身的同理心去关爱和照顾病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关怀。在非工作学习期间,由于灵活的教学环境,学生有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进行规划。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不断加强了自己自我管理的能力,清晰的规划时间,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断提升自己。
3.2.3学生认为新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1)理论与实际相辅相成,学习效果好;(2)临床实践机会多,技能上手快;(3)可以帮助自己更加完善自我,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增加个人竞争力;(4)学习资源丰富,开拓眼界。
不足:(1)临床带教老师来自临床不同科室一线工作人员,排班和教学的时间矛盾冲突不好协调,老师更换频率较快,要求学生的适应能力要強;(2)学习氛围需要慢慢培养,临床带教老师的理论授课水平需要提高;(3)医院学习环境不如学校,宿舍条件有待提高,课外活动较单调。
3.2.4学生对新模式提出意见和建议
(1)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课时,同时,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同步。临床讲解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操作;(2)医院应与学校进行合作,提供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3)能够强化学生与临床带教老师的联系和沟通,解决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4)临床代课教师需要进行系统合理的安排,让学生能够逐渐适应新模式的教学;(5)给学生配备一些学习资源,同时,开设一些用于学习的场所十分关键;(6)新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值得坚持推广,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4讨论
4.1新模式发挥了校院资源优势,适应了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同时,也要求学生的技能操作扎实。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专业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需要将学校和医院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Saarikosk等在研究八个国家的8所护理学院学生的临床实践模式与监管中发现,一对一指导学习效果是最好的,而且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影响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新模式的实践,满足了专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
以往研究也强调:护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临床教学监督角色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最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时候,也是由医院和学校共同考核。保证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同步进行,让学生通过临床见习,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巩固所学内容,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4.2新模式解决了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传统的学校培养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学习,而临床实践往往侧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就容易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护理内涵的综合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让实习的价值大打折扣。新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让学生有机会可以尽早的接触到临床,在实践中不断培养临床操作技能。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让学习不再枯燥,而且能够充分提升临床实习的价值。加强学校和医院的合作,不断完善新模式的各个方面,将这种模式更好地应用到医学生的培养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的同时,也为以后未来参加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
4.3新模式锤炼了护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对护士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开展一线工作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护士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临床问(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02页)题的能力。因此,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在实际情景中加以锤炼。有研究发现,护士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有助于病人的治疗和愈后。临床工作中,随时都会发生变化,注重培养护士的领导技能,才能够确保他们应对临床工作和更高的挑战。新模式的实践,让学生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普遍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和支持。
今后,學院将逐步拓展学校和医院的合作意向,完善合作方式,实现订单式培养。一方面是学校与医院共同组建护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新模式中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其次是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改革,整合相关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新能力。最后,需要与合作医院共同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资源共享、产教研融合的校企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发展。
*通讯作者:王春森
基金项目:2017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NYJXGG2017078)。
作者简介:陈学政(1975-),男,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护理教育;通讯作者:王春森(1963-),男,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硕士研究生,实验师,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雪莉,余永贵,殷翠.适应21世纪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06):76-78.
[2] 郭阳,邹静,张仲翡,王岚.实习护生文化休克现象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05):46-48.
[3] 张亚楠,李贤,赵志红等.护理本科生对“2+2”学校结合医院培养模式的感知体验[J].护理研究杂志,2018(04):646-648.
[4] Saarikoski,M&C.Marrow&W.Abreu,etal.Student nurses experience of supervision and mentorship in clinical practice: 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07(07):407-415.
[5] Lewin,D.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students nurses: key indices from two studies compared over a 25 year period[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07(07):407-415.
[6] Rebekkah,M. Active learning and leadership in a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how effective is it for student learning and transition to practice[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3(1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