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研究综述
2019-12-12周洁乔莹
周洁?乔莹
摘 要:财务共享服务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大智移云”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得到了快速推廣,许多跨国企业积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政府推动下也开始走向财务共享之路。目前,实务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迅速;理论界,财务共享服务研究正在兴起,财务共享服务实践亟待先进的财务共享理论进行指导。本文将基于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财务共享理论研究和财务共享应用研究两个主要方面对财务共享服务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进一步探索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文献综述
近年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简称“大智移云”)彼此之间相互融合,掀起了财务领域的新一轮变革。在“大智移云”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流程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下现代企业对财务信息化、规模化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创建,顺应了“大智移云”背景下的财务转型趋势,通过将重复性的程序化、规范化业务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业务整合、流程再造,建立一种基于价值网络建设的新型管理模式,解决了大型企业财务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企业管理服务提供了全球化最佳配置的可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中国企业中推广提供了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且一部分企业已初见成效。财务共享服务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分别从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和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研究的视角对财务共享服务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
1.财务共享服务概念研究
财务共享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美国福特公司率先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其后共享服务在理论界得到了广泛的探讨。Robert Gunn等(1993)指出共享服务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Mooler(1997)界定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实体,为企业内非单一业务单位服务。Barbara Quinn等(2001)认为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特殊的采购活动,共享服务本质上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服务并收费。Bergeron(2003)认为共享服务中心是部分自治的业务部门,综合支持企业业务活动。学者们普遍认为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将可以标准化的业务整合到新的单元实体中,达到降本提效的目的。
在我国,财务共享的概念研究多基于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陈虎和董皓(2008)在国内较早系统地介绍和研究了财务共享服务理论,在梳理总结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财务共享服务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其本质是由信息网络技术推动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何瑛(2010)论述了共享服务和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界定,认为财务共享服务是在对公司内各流程精简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财务运作、再造管理流程的制度安排;张庆龙(2015)指出财务共享服务其本身是流程共享,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吴碧峰(2017)认为其是一种全新的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系列软件系统的集成,是一种全新的组织架构形式,也是一系列标准化、规范化流程的结合体,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是一级部门、决策部门,甚至是一家独立的法人公司。
国内外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基本统一,粗浅归纳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将企业大量重复、易于标准化、流程化的会计核算从分散的业务部门抽出,集中到一个新的独立运营的业务单元,进行流程再造、标准化、集中处理,降本提效、创造价值,最终提升集团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一种作业管理模式。
2.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新型管理模式,正在被国内外许多企业接受和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要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这样才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共享服务模式能够帮助管理者节约大把处理日常繁杂工作的时间,可以将节约的时间用在处理核心业务上,所以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是必然趋势。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首先要考虑一个问题:要建造一个什么标准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问题。Barbara Quinn(2001)及提出了财务共享服务的四种模式: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独立经营模式,依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趋势,四种模式呈现出阶梯递进的关系。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较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而言,Marciniak(2013)指出企业采取财务共享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通过业务流程重组,能够简化工作流程,可以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发展。
我国企业在文化、法律、制度、业务流程处理等方面与外国企业存在差异,因此国内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更多考虑到中国企业环境背景。张瑞君等(2008)以中兴通讯为例研究得出,构建中国情境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要以财务业务为起点,还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变革文化,进而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财务共享服务。张育强和林金腾(2011)根据实施背景及目标差异,将财务共享服务划分为服务模式和管控模式。张庆龙和王泽(2017)认为我国有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只要设计好任务,企业业务处理将会变得十分迅速,所以众包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受环境因素影响,无论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都会在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下,积极探讨如何为企业构建科学可行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二、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研究
1.财务共享服务构建与运营研究
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业规模扩张,跨国、多元化企业层出不穷。企业的规模扩张致使业务量、业务种类激增,导致管理难度增加,传统财务模式的高投入、低效率已经不适合结构、业务复杂化的企业,所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必然趋势。Bergeron Bryan(2004)提出,共享服务覆盖范围宽泛,从财务领域到信息技术,从人力资源到物资采购,所以共享服务更加适合今天复杂的商业环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业务流程,Forts(2001)认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时首先将公司简单的、重复性高的、零散的业务集中整合,将业务规模化处置,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改造。
现阶段我国跨国企业数量剧增,而跨国企业的业务繁多、地域跨度大,更适合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便对海外业务监管。钟邦秀(2012)認为跨国企业构建财务共性服务中心,应该按级别设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一级为共享中心总部,二级按公司业务类型分为海外业务、国内业务等共享服务中心。在多元化企业财务共性服务中心的构建研究方面,罗真和李春(2016)认为,要充分考虑到三个模块,即组织与人员、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多元化企业财务共性服务中心的运营特别要考虑业务流程优化部分,需对其标准化管理,重新拟定流程图,绘制新业务流程图及说明书。李文静(2019)针对具体跨国公司研究得出,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优化应关注: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优化、财务共享信息系统优化。
在财务共享服务构建与运营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分别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流程重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独立性、技术、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些都是关系到财务共享服务运营效果的重要因素。
2.财务共享服务与风险管理控制研究
财务共享服务提供的新型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环境、信息系统、会计核算业务流程、财务人员定位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企业面临的内部风险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何在财务共享服务存在的环境中进行风险管理控制,这是企业和学者们都比较关心的问题。Charette(1999)提出一家公司只有知道如何面对风险、承担风险,才能在当代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出现是建立在传统财务模式变革的基础上,其发展离不开变革,而变革的产生则意味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面临各式风险。Andrew Kris和Martin Fahy(2003)指出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需要管理层的支持,需要管理层正确对待在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服务时原财务人员的转型及安置问题,否则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为了应对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的风险,胡静(2016)提出首先通过建立控制体系,使作业处理规范化,同时要全面推进业财一体化,促进财务部与业务部之间相互沟通、协作,此外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建立系统管理体系,提升财务共性服务中心运营稳定性也是必要的,最后还要建立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平衡服务与管控的关系。肖振怡和张梦醒(2017)从财务共享服务实施角度,分析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各阶段需要应对的风险分别是战略风险、组织风险、人员风险、流程风险、系统风险和合规性风险。肖敏和徐任重(2018)认为当前时代背景下,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加强数据在传递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标准性、完整性、流转及时性、据使用有效性差、安全性的管理控制。Jun-Jie HU(2018)提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数据采集、信息保障、人才转型、相关法律建设方面需要多加关注。陶杏子和宋媛媛(2018)提出,在大数据时代,应对财务共享服务风险需要重组业务流程,并加强对系统监管;强化票据管理制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对员工实施绩效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
从财务共享服务与风险管理控制的已有研究可以看出,管理者的支持是有效应对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同时建立健全控制体系可以应对财务共享服务带来的一些风险。
3.财务共享服务与内部控制研究
内部控制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不断地改善优化,以能够更好地适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国外学者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内部控制的研究较早也比较广泛关注,Benaroch等(2012)认为在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中IT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缺失会影响内控的整体目标。Alali和Yeh(2012)指出财务共享服务中采用的云计算使公司更容易出现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应基于云计算环境完善内部控制。Amiruddin等(2013)指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性能风险,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相关举措予以减轻。Strikwerda(2014)认为用以往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理论解释共享服务中心会使企业员工对其失去信心,提出学术界需要采用共享服务中心现象来提出有关组织理论的问题,挖掘假设,审查概念的局限性以及确定新的可能性。从而优化业务流程,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带来更愉快的组织气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组织效率和满意度。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逐渐关注财务共享服务与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娇艳和王兆蕊(2010)指出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下级企业内控风险转向外部,集团企业因集中核算引起的集中风险,使得某一内控缺陷的影响范围扩大,可能会导致全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下降,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姚丹婧等(2014)分析财务共享模式下内控建设的要点及风险内容,并设计了内控建设实施举措。周建伟(2016)分析得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部控制建设,认为在单据和审核分离的模式下,采用业务财务责任制并辅以共享中心的复核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内控风险。孙苏玉和段红喜(2018)以华胜天成为案例,从内控五要素分析财务共享中心存在的内控问题,并提出了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的优化措施,为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内部控制提供借鉴。
从上述已有研究可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给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问题,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应综合考虑财务共享服务所处的云计算环境中存在的控制点,建立一套适应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化管理控制体系。
三、结论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必须应对信息技术给财务管理带来的挑战,企业财务必须实现快速转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构建使企业财务由集中式转向了共享式,可以有效实现财务集成,这是企业财务创新管理的新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可以降本提效、支持企业规模化、降低财务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但在实务界,随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人们发现这种新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新风险和新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财务共享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在学术界已出现越来越多的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随着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的继续深入探索,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问题会被逐一解决。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大智移云”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会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和积极推广,并进一步促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Robert W Gunn,Davrid P.Carberry,Robert Frigo,Behrens S.Shared Services:Major Companies are Reengineering Their Accounting Functions[J].Management Accounting,1993:60.
[2]Moller P.Implementing shared service in Europe[J].Treasury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1997.
[3][英]奎因,[美]库克,[美]克丽斯 著,郭蓓 译.公司的金矿:共享式服务[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9,379.
[4]Bergeron B. Essential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M]. John Wiley & Sons, 2003.
[5]陈虎,董皓.信息技术领航——财务共享服务的信息系统支撑[J].财务与会计,2008(20):63-65.
[6]何瑛.企业财务流程再造新趋势:财务共享服务[J].财会通讯,2010(06):110-113.
作者简介:周洁(1997- ),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乔莹(1997- ),女,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人,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公司理财与管理控制